小朋友嘛,之所以喜欢躲猫猫,是希望躲好之后,有人去找他。
——题记
“老师,小杨又没来吃饭,我们到处都找不到他。”小杨?刚接手一周,孩子们的名字和脸还没完全在我的大脑里一一对应,我努力回想,依稀记得那个小刺猬发型的可爱男孩,第一天自我介绍时开朗大方非常捧场的孩子。他为什么没来吃饭呢?小朋友为什么要说“又”呢?
搜寻了一圈,终于在风雨操场与他迎面碰上,他低头不语,有点儿尴尬,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很好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没有责备,第一时间带他赶去食堂,看着他慢悠悠吃饭的样子,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初判断,这个孩子,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前任数学老师陈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确实不像表面上那么阳光,他有点儿敏感,这样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他将是班级管理的好苗子,用不好,也会平白无故惹出一些事端。
难就难在,我这个新老师,还不知道怎么抓住他的特点,让他为我所用啊。我能做的无非就是事后,找他沟通了解一下情况,孩子沉默不语,我便无计可施,只好打电话求助家长,希望回家后能够问出点什么。
我当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不了了之,为我事后处理问题埋下了多少隐藏的祸患。
接下来的几周,教学、家长、学生......接二连三的问题,从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我几近崩溃,深深怀疑起自己与教师这个职业的适配度,在心底打起了退堂鼓。
同事、家人看出了我的疲累,纷纷发来关心,为我出谋划策,向我推荐了不少他们觉得有用的书籍。我努力地汲取知识,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最快的方式解决掉这些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棘手问题。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抓刺头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小杨同学已经从个人行动上升到了团队行动了,两三个孩子学着他的样子,午餐时间、活动时间、技能课时间......只要他们觉得不舒服,便玩消失,让老师同学一顿好找,找回来便沉默不合作,实在撬不开那一张张不肯说话的嘴,我只好无奈摇头,让他们先行离开。这个问题属实困扰我许久,可我一下子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每一次的不了了之,让他们变本加厉,愈加放肆。
当我们足够诚心,积极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幸运会降临,在转角,遇到了一群带给我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