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我大概有十来年没有体验过传统意义上的「跟团游」。
因此当带着我爸登上夏日莱茵河上的维京游轮时,水土不服的担忧持续了好一阵子。
在欧洲内河航行,岸上游玩的比重比一般的海轮大得多;一价全包意味着从上船起整个旅途全部由船司打理;而且是包船:餐饮导游到乘客服务人员几乎都是中国人——听起来,怎么着都与我以往的旅途画风大相径庭。
而后随河轮逆流而上,做了一些人间观察。慢慢意识到,像我这样分享旅行攻略起家的所谓「博主」,平时接触到的也大多是同好同行。「身边即世界」以己度人时,常常忽略了这种旅行方式在1.66亿的出境游人次中,是何等微不足道的存在。
我开始思考一个有趣的话题: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旅行。
大多数人都会选名气大的多瑙河航线,但我更爱莱茵。源于工作第一年为前东家制作德国的在线攻略时,读到的「浪漫莱茵」之美名。而且追溯到窜遍大半个欧洲的学生时代,这个行程很多城镇也尚未纳入我的足迹版图。
船上的乘客们
船上的乘客大约170人,大多来自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等一二线城市。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概括下来是高知,消费能力强,眼界开阔,旅行经验意外地丰富。
国内开始发展出境自由行是90年代初,很多船友在这之前就已借工作游历四方。国内「有钱有闲环游世界」的人其实一点也不比西方少,只是我之前几乎没有机会了解而已。
譬如遇见一位老人是50年代的清华校友,另一位公职人员在退休前借考察已游历过欧美诸国,一对夫妇已经涉足非洲、南北极等极限之地。零散聊下来,不少船友对旅行目的地很有见地。相比之下,自己40多国的足迹也平平无奇了。
受维京先前宣传的影响,我起初以为「年轻人带父母出行」是主流。但实际观察下来,退休夫妻、中年夫妻、中年人带老年父母(一方),以及携下一代的家庭出游大致平分秋色。因为当时是暑假,旅程中有30多位儿童和青少年。
出国旅行的00后甚至10后们,有更高教育背景、更强经济条件的上一辈。他们中很多对长途飞行与异国文化环境适应良好,也习惯接纳这个时代充斥的海量信息。在一次团餐中,我听到邻桌母子在谈论上个假期在夏威夷的旅行。一位14岁的小摄影师常常背着自己的单反相机。另一个高一的女孩(03年生人)已从一些书籍动漫中获取了多样的世界观,能熟练地与我讨论历史与文学艺术,甚至一些零散的政治体系理论。
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非常习惯于「跟团游」。希望舒适、不同于低价团的品质体验,又没有做攻略的习惯,渴求精妙设计以符合自身喜好的旅程。因此会选择维京游轮这样两者兼顾的中间地带。
因为市面类似的产品并不太多,有的「忠粉」已经在不同的航线上刷过好几次。
有人拿主意再好不过
他们对美景是向往的。却不太追求小众或本地化,也不抗拒被攻略小能手们所唾弃的很「游客」的景点与玩法。相反地,倒很喜欢一个目的地名片式、标志性,能体现强烈的「异域风情」的景致。
譬如瑞士的少女峰雪山与田园风光:
标志性到能撑起一座城的科隆大教堂:
以及能拍出各类海报宣传照所展示一模一样的照片的,荷兰风车村:
他们并非不爱另辟蹊径,但撇开购物,很多人对要怎么玩并没有特定的想法,有人「拿主意」再好不过。在每日总结会上,他们大多时间是静静听取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并表现出信任。也很少接收来自攻略或地图的推荐,而是源于带着他们玩的人——专业的人——的指引。
旅行团的形式出于迎合多数人的喜好(可能还有可执行性),拿下的「主意」大部分保守而大众化,这也是常规跟团趋于千篇一律的原因。
好些自由时间内我与不同的几拨船友同游,他们对于我的提议几乎照单全收。大约是经历过人人都有点想法的自由行结伴,这种不时出现的「我就跟着你走」的信赖感,还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在科隆,午后的一个选项是去杜塞尔多夫购物,而我们用半天的自由时间去逛了几个特色博物馆。
在海德堡小半天的自由活动,我们带着一对夫妇去爬哲学家小径。这条上山的林荫道不在大部队统一游览的行程内,是歌德、黑格尔等人在海德堡生活时漫步的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远眺城堡、内卡河与砖红色的海德堡老城。
老大(这是夫人对他的称谓,怪可爱的)年方六十左右。已经游历过好几次欧洲,但不是出差就是跟团,大都是有人安排。如果不跟我他们就会去逛街。
在莱茵河谷核心的葡萄酒小镇吕德斯海姆,夜间坐过小火车后不强制统一回船。我与船上认识的同龄姑娘找了一家小酒馆小酌,听乐队演奏,两家人谈天说地,再吹着莱茵的夜风散步到码头,如此美好。
妹子很爱旅行。但她常用的方式是投奔生活在当地的亲戚朋友,或者是点开一些知名旅行社的小团行程,然后问我这个靠不靠谱。「自己做攻略」并不是个认知范围内的选项。
异国文化与舒适区的平衡
或许是出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壁垒,选择这种旅行方式的人们的追求,比起拓展认知,更多在于放松和享受服务。「探索」不一定就要折腾,(相对于硬核的「钢铁旅行」)他们想尽可能追求悠然、低强度的探索,以及一个兜底以保持日常生活般的舒适度。
在维京游轮上,这个兜底就是餐饮和纯中文语境的服务。
所以船上每日全包的三餐是中餐+当地特色菜肴的自助搭配(对于我爸这种宇宙变态级的忌口简直省心到落泪)。所有设施和洗漱用品用中文标识,图书角堆满中文书,船上配备麻将机和全天开放的煮面吧。当地艺术家会不时上船举行特色演出,但工作人员都中文沟通无碍。
途中遇到了维京的美国船,发现是另一套饮食风格和工作语言。我们的大副(法国人)之前就在美国船上工作。
不过,维京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地方,是足够多的游玩选择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虽然每晚都住在船上(不用收拾行李太好了),但并不是一直在移动。譬如在德法交接的斯特拉斯堡,游轮会在码头过夜。下午的「既定路线旅行团」结束后,选择舒适区的我爸可以跟车回船休憩晚餐——有中文领队照料。而选择探索区的我能用半天自由时间逛一逛市集小店,吃个当地晚饭再打车回。
在阿姆斯特丹,岸上活动常规的运河游船和博物馆游览解散后。有人去购物、有人自行订好了梵高博物馆的票、有人闲逛拍照打卡,有人参加领队组织的免费红灯区导览,或者另付费的升级体验。这其实已经很接近自由行的逻辑。
选择与增值体验
我偶尔会惊诧于很多国人在旅途中对「买」的执念。消费常常成为他们展现旅行价值的一种方式,相对地途中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会低一些,预算常常为整体旅途体验让路。促成了船上专职购物礼宾的指导,与一些增值活动的推出。
我问购物礼宾:咱们船的乘客都会买什么?他说,啊,什么都会有。钟表箱包护肤保健品,也有特色小吃和Lamy钢笔之类的小物。
如果多样的游玩项目选择向自由行画风靠近,主打深度的「入乡随俗」与另付费的升级体验则接近一种更加精品的定制旅行风格。从5欧元的音乐盒博物馆到大几千的直升机米其林晚宴,从轻松的风车村骑自行车到华丽的热气球日落——升级活动的乘客比例出奇的高。
在吕德斯海姆,逛逛小镇和葡萄园不用花一分钱,另有多达三种不同类型的付费体验可选。
在巴登巴登,放自己购物或在异国街道闲逛(并给你推荐好吃的当地冰淇淋店)当然好。但也可以缴纳一些升级费用,去历史悠久的温泉浴场戏水游玩。
这使得同一个行程下更加千人千面了。
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旅行?
其实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主流的中庸含蓄、家庭观和边界感带来的处事方式都让我不是很习惯。磨合到旅程近半,转换到旅行产品设计的视角,我才猛然悟到:内河游轮是对标传统跟团游这一点。
聊了好几个同船乘客,获得一致好评是维京的「小红人」领队们。水平非常高,节奏也比较适中(原话:语速比较慢适合老年人),完全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介绍。当地导游的英文讲解甚至能实时翻译。不尴尬调动气氛(有人说,车上比较安静不唱歌,这很好,我很想问对方是经历过什么……😂),更不强制购物,而是能感受到他们在提供切实的帮助。
引用一句船友的概括:船上是中国,下船是外国。比自由行更完善的兜底舒适区,比传统跟团更多的可选组合与自由度。面对这样的客群的产品,也在摸索二者之间的边界。
在这里,很大一批人有着我极少接触的另一套旅行方式,并为此怡然自得。切身意识到这一点,我的世界也变大了一点。
这次不是来自莱茵河畔的风景,而是来自同游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