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最开心的是收双十一的包裹吧?
这两天乘地铁打车是不是会稍微留心一下旁边有没有书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两件事儿就给联系到一块了。
因物质占有的快感,进行了一次消费狂欢;
好开心,我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占了大便宜,哈哈哈,实际上花了不少本不该花的钱。
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节日因为花了好多钱而聚众庆祝。
又因精神炫耀的满足,进行了一次传播躁动。
好傲娇,我是个有文化爱阅读的青年,让我丢出的那本书,成为乌央人海的一股清流吧。
然而最后,发现家里的书真的很爱的,舍不得丢,可以丢的,又觉得有处理垃圾的嫌疑,还是不给清洁工人制造麻烦了。所以最后,我并没有丢出一本书。
而这两件事,好像让参与其中的人,感受了一次颇有仪式感的经历,并深深地记住了。
仪式感很重要,虽然仪式感有时候并无意义,且让深卷其中的人忘了追究其实效性。
(被新世相拉上的品牌商,大概就是酱紫吧,然而也可能只是资源置换,并不知道给了多少联合推广费)
你记住那一刻,却忘了后续结果。
这也是新世相被骂的缘由吧。
被诟病的一部分原因也正是近来对文艺青年式的只顾形式不顾后果的举措之反感。
这不是一次成功的实效营销。
没考虑到环境,书被丢弃,话题更多在营销人的圈子传播而非大众;然而这些人正是二级传播的积极分子。
同样请了明星,为什么之前的冰桶挑战赛就没被骂?
新世相应该把参与丢书活动的热情度转化为善款用来做公益是不是会好些?
倡导别人关注公益捐一笔钱,和倡导大家培养一个好习惯,到底哪种应该被鼓励?
但确实一次好玩有趣的秀,包含了游戏、人与人的互动以及商业目的。
我们把这个活动当成一次简单的信息交流来看,符合三个元素,
简单,意外,具体
动作简单——丢书,捡书,传递。
意外感——明星参与;每日往返的地铁发现书
具体细节——某几本书的名字,具体投放的时间,地点。
任何的沟通,符合以上三个元素,基本上就不会失败。
当然,前提是正确的洞察——我们都愿意赞同多阅读有益处这件事,而显得自己是有追求的(虽然最后不一定会看)
那么,案例既然是成功的,那就应该被拿来琢磨研究一下。
不管是逃离北上广,还是丢书大作战。
新世相在制造一种让大家躁动的仪式,真的擅长。
他们总在扮演那个点燃爆竹的那个人。(然后,好像就不顾后果了)
但相较于天猫双十一“仪式感”裹挟全渠道营销,实效性确实打个问号,然而今天人家也在公众号说了,这是一次尝试。你觉得这个游戏不合实际情况,但是否“实际情况”就有该被改进的问题呢。
想改变潮水的方向,至少先游起来~
来个小结
总之,有趣的,无害的尝试,应该被允许甚至鼓励的。也许会zuo出一些有益的仪式感,增加生活的趣味呢。
就像你说,看新世相的文章,总有一种中年大叔欲欺骗懵懂少女上床的嫌疑。
然而,没有这些被你批斗的“作死”之事,我们的生活该少多少八卦谈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