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曾开玩笑说:“我最烦现在的年轻人在一点儿基础都还没有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成为下一个马云,他甚至还不如马云长得好看。”
他又说:“即便是我,也很难看清未来甚至五年后的走向,而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和我愿意每天都取得一点进步是有关系的。
有很多人有个共性问题:可以加很多的班,但很少去思考未来该如何发展;会对“35岁淘汰”有所焦虑,但很少铺路。今天焦虑一下,过后该玩游戏的打游戏,该刷抖音的刷抖音。
我们不甘平凡又害怕努力。中岛敦曾说过,“我不敢下苦功琢磨自己,怕终于知道自己并非珠玉;然而心中又存着一丝希冀,便又不肯甘心与瓦砾为伍。”
而满腹的抱怨似乎是最容易的,将问题归咎于公司,归咎于寒冬,归咎于“35岁”,简单地得出“我的薪资与能力不符,想跳槽”。
跳槽后依然陷入这个怪圈。
我们需要抬头看路时,也要忙不迭地低头赶路。确认自己的理想目标,分割大小目标,落实到月周日的目标上,多一些自律,少一些纵容。像俞敏洪说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来延长我们职业和薪资的“无限游戏”。
最后送上一句话给大家:“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项目,而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子项目生命周期。在进入下个阶段时,需要找到按照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来完成迭代和增量修补。有的人增量体现在肚腩皱纹和年龄上,有的人的增量体现于知识、技能和才干。”
愿你会成为后面的那一种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