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贴标签,最熟悉的产品莫过于马化腾家的 QQ。「好友印象」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基于标签的产品。尽管好友印象现在已经被取消了,原因众说纷纭,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管理中的标签现象。
为什么我们会贴标签
这是由于我们的认知习惯引起的。我们无法理解过于复杂的事物,于是化繁为简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把复杂的分解成若干个简单易定义的,再打上标签,我们就能了解它,并方便我们与他人交流。
比如,问起「新来的大学生小李怎么样?」
我们首先想起的是小李的一个个鲜活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都是共性的,并不是小李独有的,也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标签。
我们可能会说,她长得挺漂亮的,很勤快,做事踏实等等。这里的「漂亮、勤快、踏实」就是我们无意中给她贴上的标签。
贴标签的消极面
为什么说管理中要尽量避免贴标签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我们以为把一件事物拆分成若干标签,再把这些标签综合就能还原整件事物。这种纯数学式的「分解还原」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实。因为现实中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我们将其拆分的过程中,其实是做了很多的假定,否则分解将无法进行。
举个例子: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在各位盲人的心目中,我们可以把大象分解成若干标签「柱子、绳子、扇子、墙...」。那么我们把这些标签综合起来就能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么?显然不能!
再比如上述的大学生小李,即使别人告诉我们「小李是漂亮的、勤快的、踏实的」,我们就能够准确的获知小李是怎样的人么?那么我们转述别人的评价时,是不是也会不由自主地重复这三个标签?但实际上,我们并不了解小李。
二、产生偏见
正因为我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擅长给事物贴标签,但事实又不总与标签相符,于是误解与偏见就产生了。
还是拿小李为例,现在我们知道她有「漂亮、勤快、踏实」的标签。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是不是很放心带她去见客户(漂亮),让她处理内务(勤快),或者让她负责一件繁琐的事情(踏实)。但假设她见客户时穿着举止不得体,处理内务时丢三落四,负责的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我们会不会大跌眼镜?错在哪里呢?是标签错了吗?还是我们被标签误导了?
另一个被标签误导的是我们很容易犯下的「刻板印象」,标签对我们的影响会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讲个小故事——
张三丢了 100 元钱,怀疑是隔壁家的小孩偷拿的,于是他给小孩贴上了「手脚不干净」的标签。再以后,他遇到隔壁小孩,总觉得他行为举止鬼鬼祟祟,穿着打扮邋里邋遢,逢人就说小孩的不是。
不久后,张三在沙发角落里发现了这张 100 元钞票,原来是宠物猫弄下去的。他现在知道自己冤枉隔壁小孩了,「手脚不干净」的标签也被摘除了。于是他再看到隔壁小孩就觉得他机灵活泼,爱玩好动,也不再说小孩的是非。
小孩还是那个小孩,因为张三给他打了标签,于是看法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就是标签带来的「刻板印象」。
再比如前段时间上映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所有的学校给她打上「不能好好说话」的标签,没人肯录用她。并且那个她后来执教的 9F 班,是个公认的「放牛班」,所有的学生都被贴上「顽劣、贫穷、不上进」的标签。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放牛班」逆袭为第一名。
如何正确的使用标签
使用标签的积极做法需要用到心理学的「一致性倾向」。
什么是一致性倾向?
简单地说,人们的行为需要和自己的认知保持一致性。拿上面的《嗝嗝老师》来说,因为所有人都认为 9F 班是放牛班,于是 9F 班的学生为了保持这种一致性看法,他们的行为举止十分顽劣。恶作剧、取笑老师、打架都是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保持这种一致性。
那么,管理者如何应用这个「一致性倾向」呢?
我举两个事例:
如果你发现某位新员工上班时不时的迟到,在没有其他客观原因下,我们可以推测这位员工可能时间观念不怎么好。但我们可以给他/她贴上一个「做事及时负责」的标签,并公开你的评价。当所有人都认可你的看法后,这位员工就会以「及时负责」的标签约束自己,也就是说他/她以后的行为会保持这种一致性。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么你会很容易从你的小孩身上观察到这种「一致性倾向」。比如,你觉得你的小孩还不够自立,太依赖别人,打算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用到「一致性倾向」。你可以抓住小孩的任何自主行为的机会(比如自己穿衣、洗碗、做功课等),及时表扬他,并在他人面前反复提及这个优点。这样,小孩就会逐渐认可「独立自主」这个标签,以后也会自觉用这个标签约束自己的行为。
结语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这种随意给别人贴标签的现象,一方面是我们自己认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主观看法被影响。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需要警惕贴标签这种行为带来的巨大负面作用。
比如 HR 对人力资源的评估总是会被一些片面的标签所左右,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比如管理人员需要做出决策时,如何尽量避免做出草率的决定,那就需要他跳出其他人贴上的标签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