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吃瓜群众又有好戏看了:郭德纲和曹云金撕的很耐撕。
一个编德云社家谱清理门户,一个发7000字长文“你德没了,我云还在”;一个以“欺天灭祖悖逆人伦”之名“夺回艺名逐出师门”,一个反唇相讥“抱歉,云不是你的,是创始人张文顺先生给的”,更历数其骗徒弟学费、逼自己退赛、骂姜昆冯巩……
不懂相声,更不懂相声圈,总觉得,陈年旧事沉滓泛起,说穿了,无非一个钱字。
从郭德纲“欺天灭祖悖逆人伦,逢难变节卖师求荣,恶言构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鲜耻令人发指”的用词,不难看出这个师傅的气急败坏;出走的二云,对这些名词给出的解释是,“就因为不再给你赚钱了”就要赶尽杀绝置于死地。
在传统的师徒制里,师徒关系恰似父子关系,而且是,当一天的师傅,就是一辈子的父亲。这个父亲往往更趋霸权,这个儿子往往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所谓“艺不轻授,道不轻传”,徒弟为了入行为了混饭吃,必须在若干年里给师傅当牛做马。这原本只是一桩交易,问题在于,它非要绑上道德的名义。
我小的时候,村里的裁缝和木匠家里搞“双抢”最轻松,苦活累活全是徒弟们干;不过,除了过年过节要拜节以外,倒是没听说过需要额外缴学费,拜师仪式也就是一顿饭。当然,这是最低端的师傅。相比之下,在相声、京剧和武学的部分派系中,因为大有日后成角儿发财的可能,师傅的待遇要更高,徒弟的权利要更少,拜师礼金和过节茶水钱必不可缺。
电影《霸王别姬》里清晰呈现了传统的师徒关系,师傅绝对说一不二,错了也是对的,徒弟绝对不敢反驳,否则必然私刑伺候。到今天,诸如本山传媒和德云社,虽然早都是企业公司化运作,但奉行的依旧是师徒制,师傅的形象依旧光鲜,徒弟必须恪守本分。
一些人说,师徒制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其实未见得,只不过其中确有不合时宜的部分。另一些人说,相声的没落是因为师徒制的没落,我倒觉得,相声的没落可能恰恰是因为师徒制的坚挺。
为什么会有师徒制?一是因为过去没有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师徒制相当于私塾,而且门槛相对较低,能给穷人学本事的机会;二是因为这些行当在外人看来往往比较神秘,轻易不会外传,更谈不上教育的标准化、公开化、普及化。
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靠藏着掖着靠留一手,既能显得师傅牛掰,更能显得行业牛掰;而在今天,再牛掰的高科技也是可以在系统化的教育机构里学习的。一个行当要想繁荣发展,师徒制走向末路是必然的,要不然这个行业只会龟缩在小圈子里,成为小众的自娱自乐。
因为权责不够清晰,师傅和徒弟总会互相防着。徒弟虽然在师傅面前像个孙子,大谈情分,其实真正看上的,仍是师傅身上的那点东西,师傅当然知道徒弟的小九九,于是总要留一手。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很多藏着掖着的所谓精华,反而得不到光大。
相比之下,导师制的权责更为明晰,导师常常被学生喊为“老板”,这一点和徒弟给师傅挣钱一样,但导师与学生不是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关系,师生的情分当然有,但绝不是只要学生不继续给导师挣钱,就是“欺师灭祖忤逆人伦”——所谓人伦,在此处的定义是,学生的私利也需要被尊重。
师徒制是交易,导师制也是交易,只不过,权责明晰的交易,交易的成本要更小。更重要的是,在认知上,师徒制的认知模式是这样的:师傅知道一切,师傅掌握一切,师傅就是真理。徒弟出走单干,因此是寡廉鲜耻,若还敢跟师傅对着干,那就简直不是个东西。
相反,没有一个导师会觉得自己已经穷尽了人间的真理,学生不同意自己的观点,甚至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师徒制只能在一些以传统作为保护壳,不准备与时俱进,甚至只要革新就会完蛋的行当里继续存在,它不可能用于探索任何未知的领域,不适合那些“师傅也不知道”的行当。
师徒制并不承认金钱关系,只强调父子情分,相比之下,导师制更为诚实,师生情分却也不见得更少。学生给老师打工是短暂的,学习年限是明确的,徒弟能否出师,却全靠师傅说了算,“擅自”不给师傅挣钱,就要小心被“逐出师门”。
关于师徒制的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好的相声题材,德师傅还是云徒弟,谁来说一个?
文/舒圣祥(微信公众号:书生香评)
优酷自频道:书生香评,欢迎访问,欢迎订阅。
2016.9.5
NO.27:扒一扒万恶的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