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记了十几年、几十年笔记。无论是听课还是读书、开会,我们都在记笔记,无论是纸质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好像我们只要会写字就「自然」会记笔记。但是对于笔记,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下面这些困惑:
我都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还要记笔记?
不记笔记,书像是白看了;但是记了笔记,依然会忘,连笔记也像是白记了;
辛苦记的笔记,用的时候根本找不着;
好不容易找到了,发现光看笔记还不行,还是要拿书来看,那么记笔记又为了什么呢?
每次记笔记用到的格式/标识都不一致,每次还要花精力在思考如何记笔记、如何排版。
许多我们以为「天然就会」的事情(比如「天然就会当父母」、「天然就会做丈夫/妻子」……)其实都是完全依靠「本能」而已,并没有刻意练习。
而这些环节恰恰却成为了制约我们的短板。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如何刻意练习「做笔记」。
好笔记的5R标准
市面上也有很多教如何记笔记的书籍和方法。但是真正有用的笔记都要符合下面的「5R标准」。
Record(记录)
Reduce(精炼)
Recite(记忆)
Reflect(思考)
Review(温习)
下面我就逐条解释在各个标准。明确了有用笔记的标准,我们就知道以往我们的笔记为什么是在做无用功了。
Record(记录)
大学时候我们给一个女生取了个外号叫做「笔记少女」,因为她的笔记记得特别特别详细。每次考试之前,我们男生总是去借她的笔记复印,只要有了她的笔记连书都不用看了。
她的笔记记录全面到了一个程度,连老师咳嗽一声,都会在笔记上忠实地记上「咳」!如果咳了三声,笔记上就是「咳咳咳」!
但是看她的笔记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太详细了!笔记是越详细越好吗?如果笔记记得这么详细,和书本内容差不多了,那么我们还记笔记干什么呢?不如直接看书了啊!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笔记记录的详略呢?
Reduce(精炼)
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泛滥,是根本不缺乏输入的时代。信息爆炸,我们的大脑随时都在输入;照理来说,我们有了这么多输入,输出应该也随之变得很容易啊。但是一谈到「输出」就尴尬了:
看了多年足球,对球星、球队的数据、八卦如数家珍,但是真要写一个球评就傻眼了;
号称是「吃货」,推荐别人餐馆也就仅限于用「好吃」来形容了,食评更是谈不上了;
……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读书学习输入的「信息」当成了自己的「知识」。这些「信息」还只是作者头脑里的知识,我们学了这些信息,作者头脑里的知识不会自动就变成了我们头脑里的知识。
这些信息就像我们从市场买来的食材,不经过烹饪是无法变成可口的饭菜端上饭桌的。信息也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变成我们头脑的知识;也只有内化成我们一部分的「知识」,到了应用输出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而笔记就是把信息变为自己知识很重要的环节。笔记应该像「知识的炼金术」,把一本书、一堂课的内容去粗取精,不断提纯知识,变为精金。
而我们平时记录笔记之所以「无用」,就是我们的笔记真的只是用「笔」在记,而不是用「脑」在记。
以前信息获取渠道缺乏的时候,我们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如果不把书里内容摘抄下来,一旦把书还回去了,就什么记录都没有了。所以在那个时代,我们经常做「摘抄式笔记」,大段大段的摘录书中内容。
摘抄的工作很辛苦,但是这时候完成的只是「信息的存储」,并不是「信息的精炼加工」,信息并没有转换为我们的知识。而有的人甚至只是把在书上画画线,当作了笔记的全部,这样更是毫无收获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信息唾手可得,再也不像以往时代了,我们不应该浪费生命去做「摘抄式笔记」了!对于信息存储的工作,计算机永远比人脑厉害,这部分工作我们应该让计算机去做,我们宝贵的大脑应该去做「信息精炼加工」的工作,把笔记从「笔在记」变成「脑在记」。让硬盘去存储,释放大脑去思考!宝贵的年华真不应该浪费一分一秒在摘抄上,只留下了一身疲倦和自我的感动。
Recite(记忆)
好的笔记应该方便我们记忆。我们的笔记往往习惯「长篇大论」,篇幅非常长,知识点非常密集,我们认知的负荷很大。
而好的笔记应该是降低我们认知负荷,让我们阅读起来更容易。比如,视觉笔记就是用图像的方式做笔记,图像的认知成本就比纯粹文字容易许多。
在知识管理训练营中,我们团队精心准备了视觉笔记,就是为了大家上完课之后,看着可爱的视觉笔记,能更方便地回忆课程内容。
但是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我在之后会展现我的笔记是怎么做的,如何单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笔记,却还能降低我们认知负荷,方便我们记忆。
Reflect(思考)
笔记是你和作者共同写的一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更应该是自己想法和疑问的记录。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而已,而是要像是采访作者一样,在对话中既获得了知识,更是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想法、新的问题,笔记就是这个思想互动的记录。
让你的思想从一本书蔓延到另外一本书;这时候你就不仅仅是和一个高手促膝长谈了,而是像主人请客,邀请很多作者一起来家里聊天对话,你就是这些牛人的纽带。
Review(复习)
「温故而知新」,笔记很大的作用就是方便温习。但是我们的笔记往往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找到了之后,还要一页页地翻,不能迅速定位。这些都应该通过电子化的笔记解决,因为电子化的笔记非常方便我们检索。
但是即使我们把笔记记录在Word里,或者印象笔记中,依然很难实现笔记高频复习的目的,这个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会用一个工具帮助大家轻松落地解决。
Q&A笔记
介绍完了好笔记的5R标准之后。我就介绍我是如何记笔记的。下面这张图就是我的笔记,不论是什么题材的书,不论是书籍还是公众号、博客文章,我都用同样的格式来做笔记记录。
请大家可以看看图中笔记的格式,不用关注笔记具体内容。先带大家看看下我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
除了专业书籍,其他一些类型书籍我也同样是用相同的格式记录。大家可以先暂停,先看看图片中笔记的格式有何特点,留下一个印象。我会在之后再和大家详细讲解。
我把我的笔记方法叫做「Q&A笔记」。
1. Q(question)就是问题,可以是我在阅读时候想到的问题,也可以是作者在书中尝试回答的主题,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应用上节课说到5W2H模型拆解之后形成的主题问题。
2. A(answer)就是答案,针对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答案,或者是作者给出的答案。
下面举个例子。比如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老是失败,总是被妖怪们虐」?
我就把这个问题放到「Q」的部分;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了一些我的答案放到「A」的部分,用Q&A的形式记录。
我发现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辉煌到取经一路老是败给名不见经传的妖怪们,和我们个人学习成长有非常类似,比如我们也经常一直在「吃老本」,以至于我们人生知识的巅峰一直停留在「高三」;我们一直在重复过去犯的错,却为了维护自尊以及维护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完美形象」,而害怕承担错误,总是在客观上为失败找理由;畏惧尝试新挑战,停留在学习的舒适区,没有刻意练习……我就把这些答案整理到Q&A笔记中「答案部分」。
Q&A笔记就这么简单,没有门槛,人人都能轻松上手。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瞧这样的形式,形式虽然简单,威力却巨大。Q&A笔记有两个很大的特点:
问答:以问题为先导,先有问题,再有相应答案;
卡片化:以单一干货为核心,核心知识点形成知识卡片
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绍,我长期实践这种笔记方式让我个人的获益。
私人知乎
Q&A笔记我也称之为「私人知乎」。知乎就是一种问答形式,由一个好问题勾出一串好的回答。Q&A笔记也是这种问答的集合,只不过这都是你私人的,你不用考虑「抖机灵」去讨好别人,也不用去骗「赞」。就是你和作者之间真实的对话,也可以是你在内心的独白。
每一个问题和答案构成的组块,就像以往我们做的读书卡片。只不过以往我们是把这些纸质卡片夹在了书页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书之后才从中飘落;而Q&A笔记是把这些读书卡片集合起来,不再是散落在书页当中,便于管理。
一本书读完之后,就变成了这一叠Q&A的卡片的集合。每个Q&A卡片就是作者写这本书所用到的干货素材,也是作者盖房子所用到的砖头。
作者就是用这一叠Q&A卡片构建了有序、宏大的著作;从一本书到一叠Q&A卡片笔记,就是把书从厚读薄的过程。Q&A笔记不仅仅是记录(Record)书中的内容,更是践行了5R标准中的精炼(Reduce)。
笔记与阅读的无缝对接
很多人不做笔记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懒得做笔记,而是不知道怎么记笔记;因为不知道怎么记笔记,就更懒得记笔记了。
如果我们不理解书的内容,那么我们不知道如何记笔记也很正常。但是,照理来说,我们理解书中内容了,就应该知道如何做笔记。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知道如何记录呢?
记得小时候对学校组织看电影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可以不用上课,去看电影了;「恨」是因为每次看完电影都要写「观后感」,憋了半天憋不出来……是因为我电影内容没有看明白吗?是因为我看了电影之后「无感」吗?都不是!
那为什么写观后感这么痛苦呢?原因很多,但是很重要的原因是看电影和写观后感是脱节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活动;所以即使看电影的时候都看明白了,写观后感的时候也是重启炉灶,要从头开始自然就费劲了。
类似的,我们读书时候都理解了,却不会记笔记,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笔记和阅读环节是完全脱节的,是不顺畅的。读书归读书,笔记归笔记,互不相干。
书读完之后,做笔记过程像是重新再创作的过程,像是在写一篇「读后感」,像是重新写一篇文章一样,要重新构思用什么语言、结构来呈现书中的干货,自然就磕磕绊绊了。
而当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论语式阅读,以问题为先导,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完成和作者的对话;Q&A笔记同样也是以问题为先导,先是问题(Q),之后是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A)。
阅读和笔记的思路、思绪是连贯的,是一条主线贯穿,一气呵成的。笔记其实就是把阅读时和作者问答的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像是我们采访作者的采访稿。
我们阅读的时候是如何阅读的,笔记的时候怎么记录就好了,笔记就是你阅读过程「思维的外化」。
论语式阅读和Q&A笔记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问答的形式,阅读时候怎么思考的,笔记的时候就怎么记录。
记笔记不再是从头开始,推倒重来,也不需要重起炉灶,节约了精力消耗。磕磕绊绊不是流水线,那是小作坊;一气呵成,无缝对接,行云流水才是流水线!
为什么这么顺畅?都是因为这是刻意精心设计过的流程,而不是凭着本能在学习。看到这里,或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读书的时候要论语式读书,笔记要用Q&A的形式了。
这样的设计思想贯穿了整个读书闭环,如果你留心听后面的课程,会有更多发现和体会。我这里就卖个关子,先不剧透了。
笔记中的「无印良品」
爱因斯坦曾说过「事情尽可能简化,但不是简单」。无印良品(Muji)这个品牌的风格就是这样简约风格,朴实无华,但是又非常精致实用,处处是匠心。
Q&A笔记同样简约而不简单。我形容它就是笔记中的Muji,笔记中的「无印良品」。
Q&A笔记一眼看上去,很像「无印良品」的东西,觉得很普通,没有什么;但是你一看价签,当着这么多人,脸上风轻云淡,嘴上虽然什么也不说,心里早就是无数个惊叹号——「哇塞,怎么这么贵!这么个破东西怎么卖这么贵!!」;如果你用了以后,又会心满意足地说「原来贵有贵的道理」……
Q&A也是如此的不起眼;但是在我长期实践中,却发现了它惊人的力量!下面我为大家逐一介绍。
新时代愚公移山
在北京的地铁上,在拥挤的人群中站都站不稳的情况下,仍然经常能看到有人顽强地抱着大部头教材,或者抱着iPad艰难地在复习。
每次看到他们这样学习,我都会为他们心疼几秒。我把他们称之为在学习上「顽强的体能选手」。
眼睛看着密密麻麻、大段大段的文字,在摇晃的地铁上能不看错行吗?地铁一晃动,或者有人一挤你,你的眼睛还能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得到刚才读到哪里了吗?是不是又要重新开始一个个字地找找刚才读到哪里了?瞪大眼睛好不容易找到刚才被打断的地方,是不是地铁又快到下一站,要刹车了?地铁一晃,是不是又不知道读到哪里了?说得我都心疼!
你知道我为什么称他们为「顽强的体能选手」了吧?这种行为就像「新时代的愚公移山」,希望用真心来感动上苍,发生奇迹,让神仙来把考试这个挡在我们前面的大山搬走。
这样做的勇气和精神都非常可嘉,但是方法不对,就是凭着蛮力在学习。运动健身的时候,如果我们不知道科学发力,而是使用蛮力,最容易受伤了;而这样使蛮力学习,不用多久自己的学习热情也会受伤。太多这样伤痕累累的新时代愚公了!
我们从小记笔记都喜欢拿个本子密密麻麻地写满一页,看着满满都是字的笔记,好有成就感啊!但是,复习这样的笔记需要大脑认知负荷强度很高,需要非常专注;相应的,复习这样笔记所需要时间和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这样笔记的复习只是适合在学校的学习。那时候我们有整块的、高质量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去复习,有安静的自习室让我们学习。
但是等到我们毕业工作以后,我们已经不具备这样条件了。我们的时间被「破碎化」了,我们学习的环境也变差了。
我们以前训练营的学员妈妈就曾经发照片给我们,这个妈妈一手抱着粘着她的孩子,一手拿着鼠标在电脑面前顽强地学习我们的课程。我们为这样的妈妈特别特别特别感动。
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残酷的现实。所以如果我们的学习方法不与时俱进,还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结果可想而知。
学习没有效果,还会长期坚持学习吗?肯定不会了!
大力出奇迹的前提是科学的方法,不然大力只会把我们弄残疾了……
Q&A笔记的特点就是卡片化、模块化。每一个问答就构成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问答和问答之间还用「空行」分割,非常明了;再加上Q&A笔记形式简洁,更加清晰。
我们在复习Q&A笔记的时候,每次所要看的文字少,而且单一知识点自成一块,大脑认知的难度大大降低,特别适合我们在碎片时间、环境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学习。
即使你真的勤奋到要在地铁上复习,那么是看一张卡片容易还是看一篇上百字的文章容易呢?肯定是看Q&A这样卡片式笔记容易啊。其实我本人强烈不建议这样拿着书本和ipad在地铁上这样学习,后面课程我会介绍更好的方法。
专注内容,忽略形式
Q&A笔记风格统一,都是固定的非常简约的格式。让你无论读什么题材的书籍,都可以用统一的格式进行。再也不用去思考要用什么符号,怎么样排版来呈现书中的内容;让你专注于内容,而不要分心去关心形式,形式不应该是让我们分心的。
像Word这样的软件,创作者一边码字,还要一边分心想着排版形式,实在是很反人性的方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当笔记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像重新阅读一篇全新材料一样。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确实遗忘了,对笔记内容变得陌生了,当然像重新阅读一样啦;但是另一个原因却往往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创造了困难,制造了陌生,人为地增加了复习笔记的门槛。
因为我们每次做笔记都没有统一的符号和格式;或者我们这段时期用的符号、格式可能相对固定,但是过了一段相对长的时期之后又变化了。
不信你可以翻翻以前的笔记看看是不是记录的方式变化了?
这样一来,时间一久我们再复习笔记的时候,不仅仅对于笔记内容陌生,对笔记的形式也陌生了,也就是说对当年记录笔记的符号、形式又不熟悉了。
如果从内容到形式都陌生了,不就是重新看材料嘛。这样的笔记就不符合好笔记「5R标准」中的Review(复习)的标准,不利于我们复习。
世道已经够艰难了,咱们在学习上就不要再给自己添堵了。时间久了,内容上我们肯定会陌生,但是在形式上克服陌生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
Q&A笔记的形式简单而固定,减少了人为造成的形式上的陌生。大脑习惯这个简单模式之后,隔了n年的笔记,在笔记形式上也会非常熟悉,直奔内容主题,省时省力。
我猜肯定有人会说:
有必要这样斤斤计较吗?不就是多看几眼,多费一点时间吗?又不会死……
但是我想说的是,「百米赛跑有必要斤斤计较一个动作姿势,就只是为了提高0.1秒吗?」如果你是偶尔跑步当然不需要啦,但是对于专业选手,对于经常跑步的人就需要!
如果偶尔记笔记,当然可以不在乎;但是如果你经常做笔记,就值得你这么去做!一篇笔记下来,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差异,做得多了之后,差异就出来了。
想想从小到大你复习的笔记还少吗?每次复习笔记能节省一点时间和精力,累计起来就不得了啊!并且,Q&A笔记的形式这么简单,并没有增加你什么麻烦啊。真是值得去尝试。
克制极致
在武侠小说当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物刚出场,就形容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你基本可以判定这个人肯定不是主人公,而且肯定活不长,不出几个章节就会挂掉!
这样的人往往就是街头卖艺、「胸口碎大石」的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真的不是什么好词……即使到了现在,如果形容一个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不一定是一个好词。
很罕见的情况,这个人真是大牛;更大的可能,他是「琴棋书画样样稀松」,什么都会点,但是都拿不上台面。所谓的「精通」只是骗骗外行而已。
而真正武侠小说里的主角,都是只会1-2样绝招,而且反复就是使用那一两招,但是敌人还就招架不住。
小能熊对于工具的理念一直都是「克制极致」。在工具的使用上,不要追求纷繁复杂,花拳绣腿,而是要克制;也只有克制才能追求极致。市面上做笔记的方式各种各样,纷繁复杂;Q&A笔记又是再一次在工具使用上「克制极致」,打造我们在笔记上的「内功」。
「一力降十会」说的是一个力气大的人,可以战胜十个会武艺的人;Q&A笔记就会让你科学地「大力出奇迹」,不需要你会画画,不需要你写字漂亮,人人都能轻松上手,只要你练起来就行。但是往往就是大家都不愿意实践。
电子化笔记
图片.png「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电子书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这个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有人还是喜欢用纸质书籍阅读,或者有的专业书籍就没有电子书。
但是笔记一定要用电子的,要在电脑上写,纸质的实在太不方便了。所以我的所有Q&A笔记都是在电脑上记录的,如果记录在知识管理软件印象笔记上就更方便了(具体如何便利,可以参考陈华伟老师的《知识管理训练营》)。
只要输入关键词,立刻可以检索到相关内容;如果要修改、添加笔记,也非常简单;最方便的是笔记可以随身携带,只要我存放在云端,手机上和电脑上随时同步,再也不会出现在工作单位要查考一个笔记,却发现笔记在家中的情况了;搬家时候这些笔记也不会觉得搬起来太麻烦,扔了又舍不得的情况了。随时随地可以「温故知新」。
好了,或许你会觉得我好啰嗦啊,通篇都是在给Q&A笔记做广告了!说实话,我也觉得自己好啰嗦……人都是容易被外表光彩华丽的事物吸引,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就是生怕大家因为Q&A笔记简单而轻看了它,而不愿意去实践;而Q&A笔记不经过长期实践是体会不到它的威力,所以才在这里反复「安利」Q&A笔记。啰嗦就啰嗦吧,只要听到朋友能真正从心动到行动,啰嗦的目的就达到了!(我又开始啰嗦了……)
Q&A笔记具体如何做?如何真正实现「脑记」而不是「笔记」?如何实现从信息存储到信息精炼加工,以实现信息到知识转化?
这部分内容我们会在明天具体和大家讲解,之后大家会发现Q&A更强大的另一面。并且会列举不同类型、书籍内容的Q&A笔记的例子,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
复盘
最后我们来总结回顾下今天内容。
我们首先介绍了真正有用笔记的「5R标准」;
Q&A笔记是我们「私人知乎」,是读书卡片的合集;
问答形式的Q&A笔记是你对作者的「采访稿」,和论语式阅读无缝对接,形成行云流水的读书流水线;
Q&A笔记是笔记中的「无印良品」,简约而不简单;
Q&A笔记适应新时代学习特点,让你不做「新时代的愚公」,不被「大力弄残疾」了,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大力出奇迹」;
专注内容,忽略形式的Q&A笔记打造笔记「内功」,克制而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