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我一届的朋友,有985在读的大二学生。前几天告诉我她已经自卑到要经常找心理老师聊天的程度,我很惊讶,因为她一直很优秀,开学时是新生发言代表,因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快又被老师挑中做团总支。她专业是计算机,在保持成绩上等的同时,目前正打算开一个电台节目。很多人喜欢她在荔枝app上温暖治愈的声音。可是她还是惶恐,因为微胖的身材,因为英语课上不算标准的发音......因为收获了更多的关注,所以觉得自己还远远不够。
她一直在奔跑,一直在追逐。最初的确收获了很多赞美和艳羡的目光。可是内心还是极其不安定迷茫,或许是大学生的心理通病。每个人有不同的迷茫,但都大同小异,不过是想象中的自己和现实有差距。因为害怕平庸,所以焦虑,因为焦虑,所以只能拼命填满自己的空闲时间。我们需要驻足思考,合理把握住这种焦躁,问问自己,大众眼里的成功是我们内心的需要吗?别人口中的你应该如何是我们真实的诉求吗?怎样找到阻力最小的路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他们没有时间跟自己来一次诚实的谈话。
麦家说,人们学会了极端的展览生存,却同样极端的,遗忘了幸福之根本。人们总是在不停的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当你的灵魂跟不上你的步伐的时候,不妨停下来等一等。看似静止的驻足,其实是流动的思维在进行内在的整合。
不要让无意义的忙碌充斥自己的生活,也不要让泛滥的物欲堆满自己的内心。
裸贷,卖卵等惊心动魄的新闻,一条又一条。人们似乎已经见怪不怪,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带偏了大众的价值观,仿佛一个精致的外貌就是一切,所以为了名牌包包,香水这些我们现阶段本不应该追求的奢侈。越来越多的女孩陷入深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欲望是危险的。当我们被冲昏头脑的时候,请理智一些,驻足回望以前笑容清澈的自己。过重的物欲只是束缚,是青春不能承受的负担。
培根在《论虚荣》一文里说道。虚荣却是使人进步的助力。我同意这个观点。欲望本身没有毛病,我们应该怎样满足自己的欲望,是走捷径,还是脚踏实地。想选择怎样的生活,挥霍青春还是把握青春。使我们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是欲望过大,有所求,求不得。人永远都在追求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东西,由此产生痛苦。而反观正是这种痛苦激励我们在苦海俗世里挪行。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暑假先去上海打了一个月的暑假工,做的是房地产销售类的工作。业绩好的人在朋友圈展示着大摞的钞票,招新员工的说辞都是读书无用论,唯金钱至上,同事也不乏95后,个个都像打了鸡血。我每天坐来回四个小时的地铁,打上百个客户的电话,查找房源,发网络广告,一身疲累。自己都做不得身体的主宰。时刻被环境驱使,一直在路上,却没有目的地,虽然那段时间崩溃过,但是最后还是庆幸有这种经历,体验过,也明白自己极度的讨厌这种生活。
我们需要慢一点的节奏。我们需要生活,而不是生存。需要经常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审视。是否满意现在的状态,生活分为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耳食肤受自不必多说,精神生活更应该得到很好的款待。如果囿于眼前的五光十色。终究只能“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烦意乱,空手而归。”
朱熹有言;“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在这个人生的节点上,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若是能够驻足当下,着眼未来,不弃国有之礼教,不鹜时尚之纷华,必能守住初心,不迷茫,不胆怯,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