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妈妈感冒了,为了避免传染给3岁的孩子,一直与婆婆睡觉的儿子改为与我睡觉,与我睡觉一周后,小孩现在变为只认定我一人,其他任何人都不行,他不愿再与婆婆一起睡,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帮忙穿衣、洗漱。
最近最令我头疼的问题是——孩子的磨蹭。
起床问题
要上班的我7点叫醒他,结果这孩子8点才起床。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声......最后磨磨蹭蹭穿好衣服,动不动就过去1个小时了。眼看马上就要迟到,孩子还一点不急。气得你想在他睡懒觉的时候当头一盆冷水泼下去。
白天小睡
白天小睡醒了后,就是不起床,衣服还没穿好就在床上玩,尤其是最近天气冷,平均温度只有5度,叫孩子起床又不愿起,而我总怕他因为没穿好衣服又着凉感冒了,前不久才因感冒住院两次了。待穿好衣服又是2个小时过去了。
洗漱
都快10点半了,儿子还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还在玩玩具。催一声没动静,再催也没动静。
马上就要出门了,拿着鞋子半天各种不配合。好不容易穿上了,觉得不舒服又给脱了。
干什么都磨磨蹭蹭,好像什么都故意跟自己唱反调。
曾经,心理咨询师凌想做过一个调查:“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结果,很多家长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磨蹭。
为人父母的你,家里一定也经常发生上面这样的场景,也有类似的烦恼。关于“孩子太磨蹭”,我想很多父母都有话想说。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说了一遍又一遍收效甚微,总压不住火。“快点!别磨蹭了!”你是否经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自己急的怒发冲冠,孩子依旧岿然不动。
最近通过学习了解到,孩子“磨蹭”其实并不是故意,而是由于他们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1、孩子的计划,执行能力差
有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孩子做起来却很难。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讲,专注、计划、执行的能力,主要由于大脑前额叶发育远未成熟,所以孩子做事情不会像大人那样高效。
2、孩子很难预测未来
我们经常提到朋友们说“大人着急,孩子不急”的情况,这是因为大人能预见到事情对未来的影响。比如孩子饭还没吃完,妈妈会想象出门了会堵车,会迟到,甚至会被领导挨骂......而孩子呢,他只是“生活在当下”不会预测后果。
3、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时间的概念,时间感知能力弱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具体如下:
2岁半以前的孩子,完全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他们完全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焦虑;
到了2岁半,孩子对“时间”“先后”这些词才有了初步认识;
2岁半到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分得清了;
4岁的孩子,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还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开始喜欢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对于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时间了,却是他们最磨蹭的时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对于现在只有三岁的孩子来说,他既不明白“马上”有多快,也不理解“30分钟”或“7点半”是什么意思,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日程的生活等现象初步感知时间,比如天亮了,天黑了,吃饭的时候等等。
反思:
1、一切前提是懂孩子,然后根据情况帮助孩子。
2、早睡早起留足足够的时间。
3、帮助建立时间概念,同时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沙漏、定时器。
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学会使用“今天”“昨天”“明天”“星期X”“去年”“今年”“一会儿”“不久”“很久”等。
还可以在家里悬挂钟表、日历,教宝宝认识它们。
让宝宝做事时,提出明确的时间,如“再过10分钟把电视关掉”“明天是星期六,不用去幼儿园”“6月1日,是儿童节”等。加强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为以后拥有时间观念、懂得惜时、远离“慢性子”打下基础。
4、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训练他们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5、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
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若改变方式加入比赛小游戏,生活中只要你希望孩子干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游戏的项目。
一些生活琐事(如刷牙、吃饭、穿衣服),没那么有趣,孩子一开始会因为新鲜感想要亲力亲为,但很快就会找各种借口推脱不做。
如果把这些每日必修课变成游戏,就截然不同了。
孩子总是热衷于比赛,而且很想赢。
学会把枯燥的生活变得有趣,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事!
什么时候能够不磨蹭?很抱歉,不存在这样的时候。因为不管多大年纪的孩子都会磨蹭,这是人的天性。
磨蹭是孩子的必经阶段。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