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课铃响之后,班里依然比较吵闹,毕竟大家刚回校,很多同学都在收拾东西。我欲使他们安静下来,这会,我本想喊一声“静下来”,但因为喉咙不舒服,都懒得喊了。于是,就坐在讲台上安静做我自己的事情,不一会,讲台下就有“嘘”的提醒的声音,然后,班里很快也就安静下来了,类似图书馆里的状态,这效果比我平时喊好几次“不要再说话了,静下来”来得更好。
仔细想想,其实也是有理。
孩子拖拉,可能是催出来的。单纯的催促,并不能够使孩子改变拖拉的习惯。经常催促,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催促,意味着时间快到了,但还没到。这样的想法让孩子反而是在“享受催促”,而并不会从中意识到拖拉的不好的影响。如何改进:首先自己不能拖拉,再者规定好迟到的惩罚,迟到了,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建立规则意识。
孩子不爱读书,可能是因为身边的人,都不爱读书。在空闲时间你是玩手机,玩游戏,然后叫孩子乖乖去房间看书学习,可能吗?有可能,除非是逼出来的,但这种情况下,真正学习到的又有多少?如何改进:示范作用很重要,想要孩子多读书,那至少在孩子面前,也需要有爱读书的形象,当然,最好还是能真正喜欢看书。
俗话说,有怎样的家庭,就有怎样的孩子,有怎样的班主任,学生身上多多少少都有老师的影子。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迫要求孩子做到,这很难,效果会反弹;想要孩子怎样做,首先自己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