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对我说,他厌倦了寻常风景,从此以后只关注“有灵魂的旅行”。
我问他,“什么样的旅行才是有灵魂的?”
他说,去墨脱徒步,去攀登哈巴雪山,去南极看极光,去秘鲁住悬崖旅馆,去印度寺庙苦修,去科罗拉多大峡谷划皮划艇……
的确,这些目的地和旅行的方式都非常地具有诱惑力。
然而,常人不易到达的目的地和“不寻常”的旅行方式,便是旅行的“灵魂”了么?
相同的目的地、相同的旅行方式,带给人的却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比如说,经过长途跋涉,克服种种生理极限,终于看到霞映雪山的美景,有的人感到的是直击心灵的震撼,有的人却只觉得“好大一块冰!”。其实,旅行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
不管是去远方看大漠孤烟、霞映雪山,还是在家门口欣赏小桥流水、廊前桃花,都是风景,都是一种美。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境界格局有大小,却不以是分“优劣”。
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景物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真正赋予一段旅行灵魂的不是路上的风景,而是走在旅途上的你。是那些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人和事,是你走过的人生旅途,决定了你眼睛里的风景反射在你心灵里的映像。
一个内心丰盛的人,于寻常中也能发现美好;而一个内心空虚的人,不论走多少的路,看过多少美景,也难以填满内心的空洞。
经常行走在路上的朋友们也许都有体会:一段旅行,让你记忆深刻的往往不是风景,而是旅途中的那些人和事儿。十月的川滇之行,无论是新都桥的初雪,亚丁壮丽神圣的雪山、辽阔的草甸,普达措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还是梅里圣洁的日照金山,都是些让人摈住呼吸、夺人心魄的美景。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亚丁仙乃日雪山附近遇见的一位转山的藏族老阿妈。她一共只和我说过八个汉字和一句藏语,音容笑貌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
见到老阿妈的时候她正坐在一个小山坡的树荫下休息,恼怒地朝一些想要偷偷拍照的游客挥舞着她的拐杖,看上去非常不友好。(藏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藏胞非常排斥让人拍照,他们认为这样会摄走他们的灵魂。)
看见背着相机的我靠近,老阿妈的脸上马上露出戒备的神情。我连忙当着她的面把相机收进了背包。对于别人的信仰和风俗,即使你不理解,也该尊重。
高原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老阿妈休息的地方是附近唯一的遮阴处。“我能坐在这里么?” 我征求着老人家的意见。
老阿妈有些狐疑地看着我,“不…懂……”,她有些生硬地说。看来她几乎听不懂汉语。
我小心翼翼地在距离老阿妈一米开外的地方坐了下来,尽量不让她觉得有被打扰的感觉。
老人家观察了我一会儿,见我便没有什么唐突的举止,也就容忍了我的存在。
高海拔对体力的消耗是惊人的,我拿出水和干粮准备补充一点能量。旁边的老阿妈却只是静静地坐着。转山的她,不觉得饿么?
于是我拿起一点鸡蛋、牛肉干和水果再次走到她身边,“请你吃!”
老阿妈抬头迟疑地看了我一会儿,还是接过了食物。“谢谢……”,看来她是真的饿了。
看着手中一袋袋真空包装的小食品,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又手把手地替她打开包装,并且“示范”着大口吃起来。
老阿妈学着我的样子,把食物小心地掰成小块,细细咀嚼。
我笑着问她,“好吃?”
老阿妈像个孩子一样地笑着连连点头,“好!吃!”
剩下的时间里,她看着我笑,我也对着她笑,虽然谁也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是却能读懂彼此眼中的善意。
学着我的样子收拾好食物的包装袋,老阿妈掸掸身上的尘土又要上路了。
“再见!”,临别前她双手合十,微笑地对我说,“ki la mon dun xu……”
我虽听不懂藏语,却能明白那是她对我这个陌生人的祝福。
原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只需一个微笑、一点善意的举动就可以消除。
还有一次深刻的记忆来自广州花都一个被“现代”遗忘的古老小村,独居的阿婆和她的猫。
阿婆吃着简单的午饭——一碗白饭和一条小鱼。不大的鱼,阿婆却没忘了和身边的猫儿一起分享;两只鸡过来抢食,被阿婆挥挥手赶走了。
在这个走在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的空落落的村子里,阿婆只有和猫儿彼此依靠。
和猫儿相守的独居阿婆,让人觉得温暖之余,又有几分心酸。但与村里那些独自一人呆坐的老人相比,阿婆还算幸福,至少身边还有猫儿陪伴。
本是去那里拍古祠书院老房子的,结果引起我思考的却是村子里的留守老人。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像这样只剩下老人的“空村”、“荒村”会越来越多。
古建筑尚会被保护修葺,这些老人的晚年又由谁来守护呢?
一次旅行,不管是去南极探险还是普通的郊游,只要能让你感到身心愉悦,获得一些感悟,引发一些思考,那么这样的旅行都是“有灵魂的”。
旅行的“灵魂”,其实与去哪儿无关,而与你过往的历练和旅行时的心境有关。
与其一味追求新鲜刺激的旅行,希望藉此实现灵魂的“顿悟”,不如先充盈自己的内心,透过内在心灵之旅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整理。
与其走马观花、“说走就走”,不如在出发之前好好了解一下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有些东西,倘若你不了解它的背景知识,是无法真正体会它的美的。旅行,不是走马观花地看景;修行,也不是单调无味地打坐。只要你想,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开始修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你也可以让你的旅行变成一种修行,只要你带上心一起同行。只要你放慢脚步,放松身心,用心去感受旅途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去感受其他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去回看和思考自己的人生。
旅行回来之后,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表达形式,释放自己的生命的能量,让自己和更多人的人生更加美好。
作者介绍:魔小喵,一只爱旅行的猫,和你分享有温度的旅行故事和生活感悟。
魔旅行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浏览更多魔旅行的文章,请关注“魔旅行”同名微信公众号、头条号,“魔小喵旅行记"同名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