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看了《我的诗篇》,是由吴晓波策划,吴飞跃、秦晓宇执导的纪录片,这次观影活动也是由吴晓波书友会众筹组织的。
其实,对于影片,抛开真正的质量来说,名人效应占了很大一部分。
名人效应从导演到演员,大导演执拍、知名演员参演,即便电影一般,还是会非常叫座。如果导演没名气(毕竟有名气的导演就那么几个),又没有明星演员,基本上就决定了电影的小众市场命运。
纪录片尤为如此。纪录片是很难在院线上映的,看的人数太少,只能在网上传播。而大家习惯了互联网的免费,一旦上网,即便是收费的,就网络的复制和传播能力,就预示着已经开放了。
所以大多数纪录片只能先在线下默默的小范围的传播,由小团体包场观看,等到在网上开放版权,可能已经一两年以后了。
但是对于《我的诗篇》纪录片来说,我觉得算是开了纪录片的先河。首先预示着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成熟了(预热宣传,众筹渠道的打通),其次表明了社群的强大威力(吴晓波品牌社群),最后中国人的付费习惯正在养成。
对于诗来说,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已经被边缘化了。诗的边缘化,也表明了情怀的丧失。
我觉得纪录片里的制衣工邬霞说的很对,诗是抵达灵魂的最直接的方式。因为人在最感慨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往往是诗,就像你站在大海前面,海风吹着,大浪涌来,即便这样感慨:“大海啊,全是水!蜘蛛啊,全是腿!”,此时,你也绝对不会去编故事。
诗,是由内心而发,表达了心的声音,发于情。而故事,是编给头脑看的,讲究的是逻辑。
现代社会,已经是逻辑胜过感情。诗就像直接给你一颗珍珠,太直接了,没意思。而故事呢,是由一层层包裹的,打开一层还有一层,包裹的纸又有红有绿,种种惊喜和悬念,引人入胜,拆到最后,发现是一石头。但是是不是石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的感官已经在拆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从用心去表达,到用头脑去表达,表明情怀已死,理性战胜感性。
就像高晓松说的,在大革命时代,共产国际不分国籍,无偿地跑到某个国家去支援革命,宁愿献出生命。这种举动在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是无法理解的,就像我的父母说建国初期,人人热情高涨,夜不闭户一样,也是我现在无法理解的。
当然,这两种无所谓好坏之分,只能说随着商业社会的完善,更加看重的是理性和逻辑思维,我们不容易被感动了。顺应人性,顺应趋势,就是天道。
对于诗,已经是遥远的印象了,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讨论话题。
最近的一次是15年的诗人余秀华,因为她的那首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引发,再加上余秀华本人的特殊经历,导致了她的偶然爆红。爆红大部分不是因为诗的内容,而是因为诗的话题,大胆,直接,赤裸裸。后来她还出了几本诗集,即便这样,相信她的生活也并没有太大改观,因为诗的市场太小了。当然,余秀华比纪录片中的六个人幸运太多了。
现在看到有人写诗,其实我内心深处是有一点心疼的。能写诗的人,都是灵魂丰富的人,但是诗却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相反,由于诗人地位的下降,往往还让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就像记录片中的六个打工者,全部处在社会的底层,充绒工,纺织工,流水线工人,爆破工,挖煤工,失业者,生活有太多的无奈和辛酸,而诗的感性又反哺了他们的简单和善良,在这个头脑取胜的社会里,显得越发单薄。
如果是写小说,写故事,整天去研究人性,研究怎么取悦读者,研究社会的百态,锻炼头脑思维,反倒对于改善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毕竟是头脑的市场。
当然,纪录片里要表现的主要不是诗歌,更重要的是诗所反映的底层人的艰辛生活,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国还并不是一个发达社会。
诗歌式微的时代,对于这群依然坚守诗歌,用诗歌表达自己灵魂诉求的群体,我们应该致以敬意,并送上最深的祝福。也许他们,才是真正的战士。
附: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