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忠心——大禹毛遂自荐治水
大禹乃被舜帝杀于羽山的鲧之子,因此为了表示忠于舜帝,更为继承父亲未完成的治水事业,大禹主动请缨。
2.前车之鉴——大禹以“疏”代“堵”
父亲因“堵”而使水患从天灾变成人祸,以致民怨沸腾,因此大禹考察九州并吸取父亲的治水失败教训而采用“播为九河,疏川导滞”的“疏水”方式。
3.组建“治水办”——古代F4
寻找到有效的治水方法固然好,但治水非一人之力所能成,因此大禹组建了“治水办”,即“古代F4”:大禹、伯益和子契,一同勘察地形,规划疏导方案。后稷则传授种植技艺,进行生产自救。
4.“丈夫”丈出九州大地
大禹身高一丈,脚长一尺,而他双脚走遍九州,测量了土地山川,成为“救民之大丈夫”。
5.大禹通过治水得了民心
大禹到了32岁,完成治水,汪洋泽国变成了山青水绿,人民安居乐业,赢得民心。
6.大禹因治水无形中掌握了国内实权
大禹通过治水全面调动国家人、财、物资源,便顺理成章地控制了国家机器。
7.大禹远征三苗,夺得兵权
长江流域的三苗不听号令,阴谋阻挠治水,因此大禹请命远征三苗,进而夺得了军权。
8.大禹通过舜的封赏而正名
舜因大禹治水有功而赐予姒姓,得以摄政,总理天下大事。
9.大禹通过“禅让”,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
大禹搞了一个隆重的权力交接仪式,即“禅让”,最终登上帝位。
10.大禹开启了“小康”时代
包括舜在内的五帝是“大同”时代,而大禹则开启了“小康”时代,但这一时代也直到“周武王”便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