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是这部书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也是胡雪岩一生的良师诤友。王、胡二人惺惺相惜,举手投足间都有彼此的痕迹。我们在聊胡雪岩之前,先在王有龄 角度看看,他们身边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他们能携手创造那么大的商业奇迹!
今天聊聊王有龄的贵人们!1
从王有龄出场,到“补了乌程县,署理湖州府,仍兼任海运局坐办”。这个期间,王有龄时运很硬,每逢关键时刻都会获得高人指点或领导提携,我们也可以理解他运气好。但人生不能只单单靠运气,运气和努力共同作用,人生才会有更大的复利效应出现。
“贵人”胡雪岩。
胡雪岩跟王有龄并无深交,胡被王改捐功名造福一方的抱复所打动,毅然将“倒账”的500两银子送给王有龄,作为回吏部报道的本钱。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王有龄融到的第一桶金,为此胡雪岩还搭上了自己的信用。以结果看,胡雪岩这笔投资回报率很高!
从胡雪岩初露峥嵘时的做事方式看,相当洒脱,颇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味道。诚心诚意的对待人既是一种高超处世态度,又是一种高度节省注意力的手段。对方就是你的镜子,对方对待你的态度,就是你当时的态度。好吧!可以嘚瑟一句辛弃疾的词,总结一下表达的意思: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贵人”杨承福
王有龄到通州后巧遇跟随钦差的贴身护卫杨承福,两人因住房巧遇,因礼貌相互欣赏,因乡音而倍感亲近。距家乡千里之外,同乡偶遇自然颇感近乎,进而互通有无;王诚心以待,杨也为王进一步指明方向,并借机引荐给钦差何桂清。
编剧常“以巧成书”,但生活中这种“巧”无法刻意去寻找,当努力到问题接近无解的时候,“巧”就应运而生。关于这个“巧”我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另一个称呼。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运气,但运气是全力以赴的努力后的副产品。没有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就不会有这个收获的成果。
何桂清少年时是王有龄家的陪读书童,后王有龄家道中落,随父亲迁居杭州,自此分开。何桂清发奋读书,多年后成为国家重臣。王有龄经杨承福引荐,与儿时伙伴何桂清重逢。身为钦差大臣的何桂清不忘儿时旧情,不仅送王有龄800两银子的资费,还为王有龄前程指点迷津,并且给浙江巡抚黄宗汉写推荐信,同时还送给王有龄一个跟随一生的忠诚管家--高升。可见,何桂清这事干的相当厚道!他在王有龄生命中有绝对重要的分量。这么看,是王有龄的父亲当年援助了何桂清一家;后来的何桂清知恩图报或者是为了拓展自己的仕途根基,又成就了王有龄的仕途!?
无论我们的人生是哪种前提,无常的人生中,善待生命中经历过的每一个人,才是生活稳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