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3年7月19—24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棉花帝国》
阅读范围:第二章
阅读感受
不知道是我断断续续读的时间太长,还是这本书写的本就凌乱,总觉得框架很散乱,很多事件都是简单罗列,逻辑性不强。不知道其他看过的书友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这一章讲的是欧洲如何从棉花的需求方变成了棉花产业全球化的操纵者。这一章的标题叫《缔造战争资本主义》,让我想到了鸦片战争的历史。有些人肤浅的认为,这些人是“帮助”闭关锁国的清朝打开市场,发展经济。实际上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割地赔款,开放港口,不能自行决定关税,还需要接受列强倾销的商品。本地市场也因为舶来品的冲击而一蹶不振。
书中讲到的是“棉花”我们面对的是“鸦片”其内核是一致的。
武力打开全球贸易网络
上一章提到,当时的棉花生产核心在印度,欧洲虽然有毛纺织技术加身,奈何缺乏原材料,棉织品的进口国尤其依赖印度。“大航海”时期,为了绕过陆路贸易的封锁,打通海上交通线,航海家们在欧洲贵族的支持下开始拓展版图。
关于为什么欧洲人成为海上霸主,而其他大洲没有做到,我在阅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时得到过答案,这本书中也进行了简单的概况。武力贸易的力量使欧洲能够建立起一个复杂的、以欧洲为中心的海洋贸易网络;财政——军事国家的缔造使得力量得以投射到世界上遥远的角落;金融工具的创新——从海运保险到海运提单——使得远距离输送资本和货物成为可能;法律制度的发展给予遥远地区的投资以某种安全保障;与远方的资本家和统治者联盟,可以接触到当地的纺织工人和棉花种植者;攫夺土地和贩卖非洲奴隶创造了繁荣的种植园。
此时的全球棉纺织贸易由欧洲的武力连接在一起。非洲是劳动力来源,美洲掠夺的土地成为原料来源,亚洲是制造业的核心,而当时的欧洲是主要的需求市场。有人也会用印度织工的产品在非洲购买奴隶,然后把奴隶贩运到美洲的种植园去,生产供欧洲消费者享用的农产品。帝国扩展、掠夺土著和奴隶制成为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三个步骤。资本主义也诞生于此,当然支撑这一制度关键还是“战争机器”。因此作者称之为“战争资本主义”。
从客户变成强硬的买家
战争资本主义依靠富裕且强大的欧洲人,将世界分为“内”和“外”两个区域。对于母国还是遵循着国家的制度,而对“外”宗属国的原住民则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以棉纺织业的核心产区印度为例,当时欧洲在印度建立了东印度公司负责贸易事务。在国家的武力支持下,这些公司可以直接干涉当地的主权,从价格公道的贸易者变成了强买强卖的统治者。从事棉纺织业的农民以前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向心仪的买家供货,现在他们失去了议价权,与东印度公司想成了雇佣关系,他们只能向唯一的公司提供产品,他们不得不接受棉纱作为报酬的一部分,被迫成为了受薪者。他们的制作过程还受到住在村子里的公司代表的严苛监督,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纺织工人而不是个体手工业者。
不甘心只做买家
可以随意操控卖家还是不能满足欧洲人的野心,当地人开始反对进口的棉织品,声称大量的扰乱了本地的市场,特别是羊毛制品的市场。反对棉纺织品进口的声浪一直是17和18世纪的英国政坛的常见主题。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1690年,关税增加了一倍。1701年,议会规定进口印花棉布为非法行为,只能进口白棉布到英国来进一步加工,这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棉布印染业的发展。一项1721年的法令甚至禁止人们穿着用来自印度的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的衣服。最终,售卖印度棉布完全成为非法行为。这些保护措施并没有帮助到羊毛和亚麻制造业,之后英国只从印度进口原棉,再到本地进行加工,这样反而刺激了国内的棉花生产保护了民族产业。
由此,欧洲人彻底从卑微的客户,变成了棉花产业的操控者。他们不仅减少了进口,甚至将欧洲棉倾销到非洲、美洲和亚洲。帝国扩张、奴隶制、土地掠夺——战争资本主义——为欧洲各国国内依然很小且技术落伍的棉纺织业奠定了基础。战争资本主义为棉纺织业提供了活跃的市场,还提供了获得技术以及重要原材料的渠道。战争资本主义也成为资本形成的重要引擎。
一个松散、多中心、水平式的旧棉花世界急剧地转变为一个整合、集中、等级森严的棉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