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成为你自己
当你登上世界的巅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象、能体会吗?一个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瑰丽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么,从山上下来后,就给一个女孩打电话,说他爱她。
你只须问问自己: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个秘密?是不是,每当有了一个重要的体验,或有了一个秘密,你都渴望有一个聆听的对象。
除了看破人际关系的迷雾外,也需看到,我们的意志本身也常是一团迷雾。譬如,为什么“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意志。如果意志得不到实现,我们便会执着在这个意志上,于是,那些“得不到”的,便成了我们无比重视的事物了。
这也引来另一个奥秘:如果想让一个人对你好,便请他帮你一个忙。这是因为,多数时候,我们看似是在爱别人,其实首先是在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
这也是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因好人多在付出。那么,在一个关系里,对方既然只是得到而没付出,他自然就不在乎这个关系了。看破人际关系的迷雾后,也可以去编织更多的迷雾,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Part 1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定律一的破碎:我们被选择,被决定
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回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因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通过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自己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精神胚胎得以发育的唯一途径。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
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
亲戚们对他普遍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离别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立没多久就又断裂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害。
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定律三的破碎:关系最容易伤人
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很低的水平。
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一个感觉丰沛的人,一个体验丰沛的人,是存在过的。要有丰沛的感觉和体验,就要勇于投入生活的洪流,就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
存在与不存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哲学命题,而是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人生命题。
尽管遇到了很简单的问题,仍有很多读者给我写信说:请问我该怎么办?我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办。假若我这么做了,我既剥夺了你选择的机会,也侵害了你的存在。我为你作选择时,我存在,但你不存在。
定律四: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这叫投射。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心灵改变的机会。
与人相处时,我们需意识到,我们面对着的那个人,并非一个简单、单一的人。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关系,即这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
A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他们在家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要是谁在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会被瞧不起。
A看似很在乎优秀不优秀,但是,他很喜欢与B这样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为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去。
B的父母或家人经常拿B和别的孩子作比较,并且会斥责甚至羞辱达不到他们理想要求的B。这导致B和A一样,内心中也有一个“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当A遭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羞辱时,他可能也会安之若素。至于B,他也会去羞辱不如自己的人。然而,假若B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那么他就会不吃A那一套,会对A的羞辱加以还击。
这就是投射不认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
我们会遇到一些温暖的过客,他们的温和、爱与宽容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在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我已讲到,所谓的自爱,如果从内在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同样,我们可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孩子学会自爱。当然,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渐做到,而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这是一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来访者的“可怜”是一种心理防御,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或成长的责任。这时,假若心理医生选择了认同,并帮他完成一些他渴望的事情,那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
他须意识到来访者的投射但不认同,不去按照来访者的渴望去“帮”他。相反,可以把它拿出来与来访者讨论,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
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生。
心理问题越重的人,他的病态的投射与认同就越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投射但不认同,帮助来访者斩断这些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并由此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有问题的内在关系模式。
他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的问题,并且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自己不在咨询室中把这个关系模式强烈地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并诱惑来访者认同。
一个心理医生,他童年缺乏母爱,目前的生活中缺乏异性的爱,这导致他有一个“内在的饥渴的小男孩”。到了咨询室中,他有时会忍不住地想拥抱一些吸引他的异性来访者。这种渴望不是问题,关键是,他首先要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控制住它,并找自己的同行或督导老师倾诉并寻求解决,但他绝不能在咨询室中寻求解决,譬如主动去拥抱异性来访者。这样一来,即便没有进一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也是在向来访者索取,这就完全违反了心理咨询的职业设置——来访者付钱给心理医生,而心理医生付出自己的职业劳动,譬如理解和接受、爱和心理分析……
喜欢嘲笑弱者的强者一定是假强者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以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他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成那样。
非常有趣的是,这个私企老板招的大学毕业生,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开除他们。
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的。
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
定律五: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
所谓积习难改,并不仅仅是因为惰性,更深层的原因是控制感。习惯意味着,我们看见开头,就可以隐隐看到结尾。不管结尾是好是坏,只要能预见到就好。其实,我们最惧怕的,并非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们预见到,那么,从心理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甚至,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会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
我的理解是,我们主动制造的痛苦,比突如其来的痛苦,疼的程度更低一些,于是更容易承受。
拖累症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地帮助对方。看上去,拖累症属于美好的范畴,其实远不是那么简单。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假若对方是意志比较强大的人,那么就会讨厌拖累症患者,于是敬而远之。假若对方是有依赖习惯的人,那么就会和拖累症患者黏到一起。由此,他们逐渐沉溺到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你忘我地帮助一个人,而那个人会严重依赖你。
斯科特·派克还有一句话,可作为拖累症者的座右铭——真爱非常可贵,必须只给值得的人。
一个女子,她非常优秀,但最优秀的男人对她却没有吸引力,她喜欢的都是同一类男子——他们外在条件优秀但自我评价却极低。
她说,她一定能改变他们,让他们相信,他们有多优秀。这是她的一个重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而她也努力地试图拯救过两名类似的男子,但一次都未获得成功。
假若能深入地了解自己,他们童年时不是想拯救自己,就是想改变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童年时想改变亲人,其实就是想让亲人多爱自己。
但是,任何人,只有自己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假若一个人不愿意主动去改变,那么任何人想改变他的努力恐怕只有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可能。
谁的内在预言更坚定,谁就更可能成功地将自己的东西投射给对方,并让对方认同自己。譬如,我一个朋友说,她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大家都会喜欢她。
因为这样的一个信念,她会很自如地和每一个人交往,不仅在普通场合,她靠这个信念结交了许多朋友。在商务场合,她一样能和每一个人平等相处,不会因为对方地位很高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会因为对方地位低而自己趾高气扬。
于是,她在相当程度上跨越了商务场合的送礼、请客等烦人的潜规则的障碍,用一颗最简单的心获得了成功。
她为什么能有这样一个信念,这样一个积极自信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问过她这个问题,她想了一会儿说,那是因为她从小就获得了几乎所有家人和重要亲人的爱。
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别敏感、特别自卑,很容易在乎别人的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个消极的预言——我是不受欢迎的。这种消极预言的形成,常常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家中不受关注,或者他们的家庭整体上都对社会交往有强烈的抵触和自卑。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重要性,恰恰意味着,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动参与者,我们主要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谓命运给强加的。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只受一次还是理想状况,更可能的情形是,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重复同一种苦难,也即不断地陷入被同一个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轮回。看上去,这种轮回令人悲观。
外来力量,常常是我们自己请来的。你不仅请它参与你的生活,还将你的幸福寄托在它身上。最常见的外来力量,就是“别人”,焦点放到了别人身上。
用受苦来寻求道德上的制高点。当然,这并非这个女子意识层面的有意追求,而是潜意识层面的无意追求。她妈妈先用这个办法在家中取得了道德制高点,而她则把这个办法转移到了自己家中。
受苦,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心理问题,如果深入到其内核看,都有一个共同点:爱的缺失。
有心理问题的人,几乎必然受过苦,但受苦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因为,在受苦的原因和受苦的结果之间,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你如何看待自己受过苦这个人生真相。
假若你承认自己的确受过苦,不去扭曲这个人生真相,那么,你就自然而然地会得到解脱。因受苦太多,你也许会有些忧伤,但你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为,怪罪是一种逃避,是将已成年的自己的成长责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愿意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而只是一味地怪罪父母或其他亲人,这就是一种沉溺性的情绪发泄,没有益处。
我们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然而,我们长大后,与父母的现实关系的重要性,就不如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了。
因为,虽然我们与父母的外在关系改变了,但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仍然没有发生重要变化,你的性格还是老样子,那也意味着你的命运一样不会发生改变。
要想得救,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到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上。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自我觉察——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A,即Affair(事件);B,即Belief(信念);C,即Consequence(结果)。看起来,事件直接导致我们的行为结果,但其实,这中间由我们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
如果我们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价值,我们必须对B进行深度了解。
假若对B没有丝毫了解,那B对我们而言就完全是一个“黑匣子”,而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是纯粹的自动反应。一个事件直接激起我们的一个特定反应,我们或许感觉很爽,但我们对这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控制能力。
假若对B有了深度了解,那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深度的了解一旦发生,B一定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即便暂时没发生变化,它也不再是一个“黑匣子”。
自我觉察,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
一旦你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信念和教条背后藏着的潜意识的“黑匣子”的内容被自我觉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着你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就可以消失了。
对此,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
停下来,聆听,而且什么都不做,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办法。
一坐在电脑桌前,你就会有点急不可待地想打开电脑。那么,试着就是不打开电脑。这时一定会有情绪产生,去体会这个情绪,顺着这个情绪往下想,看看最后究竟能看到什么,那个最后看到的东西,一定是很重要的答案。一旦找到这样的答案,你对电脑或网络的执着就可以放下了。
Part 2 人的命运为什么会轮回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当我形成这个初步结论后,审视了一下身边认识的人,发现的确有许多内向者,看上去非常富有爱心,非常乐于助人,大家很乐意和他们交往。但他们却一直陷于孤独中。
为什么,面对外向者,我们甘愿被索取?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是内向者为什么会内向的答案,但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复杂。
为什么习惯索取的外向者受欢迎?这个解释可以回答。因为,外向者主动和你交往,而且看起来喜欢和你交往,这证明了你是“好”的。极其外向的人,极其有感染力,所谓的感染力,我想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我喜欢你们,所以你们是好的”。
一个悖论是,越孤独的人,可能越喜欢那种习惯索取的外向者。越孤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强有力地敲开了他的保护壳,这种强有力的努力,会让内向者感受到,他是有价值的,他是好的。
外向的父母会向孩子索取,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外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付出的内向者;内向的父母会向孩子奉献,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内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索取的外向者。
对于这样的父亲,要想和他交往——即要获得他的爱,索取应该胜于付出,甚至必须要强有力地索取,才能打开他厚厚的壳,从而和他建立深厚的关系。
小时候是她主动在向爸爸索取,其实这是爸爸的渴望,他渴望有人能知道,他多么需要关系,多么需要走出孤独。
并且,如果妈妈对他好的时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整体上是“好我”,至于那些“坏我”,他也能接受其存在。相反,假若妈妈对他不好的时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的真实感觉就会很糟糕,他觉得自己“坏我”太多了,他不能接受这种感受,于是,他会使用一些自我保护方式,把“坏我”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最常用的方式是将“坏我”投射到别人的头上。
如果亲人在某些情况下给予了爱与认可,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情况下的自己是“好我”;如果亲人在某些情况下拒绝了给予爱与认可,甚至主动伤害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情况下的自己是“坏我”。
外向的索取者常藏着很深的内疚。并且,付出者一定会有情感上的价值感,而索取者一定会有内疚。于是,内向者容易清高,而外向者则容易成为被谴责的靶子。
当我和极其外向的人聊得深入之后,都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封闭程度,和他们的外向程度成正比。
索取总会导致内疚,索取太多,内疚就会很重。不管一个关系多么亲密,索取都会导致内疚,如果这个内疚无法处理——即索取者无法给予付出方回报,那么也会让一个人形成“坏我”。一般意义上的“坏我”,与关系的另一方是否给自己爱与认可有关,而这个意义上的“坏我”,更加本质一些。
美国政客马修斯才在他著名的厚黑学著作《硬球》中说,一个优秀的政客必须学会索取,而且是理直气壮地索取。
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付出的内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委屈的,因为你的付出多于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受欢迎的,的确有许多人需要你用索取敲开他们厚厚的盔甲。同时,你也需要去审视一下,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着一个无比隐秘的地方,那个地方,锁着深深的内疚。
正是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所揭示的道理,付出与接受,是关系发展的两个要素,丰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会推动一个关系发展。我们既不能只付出,也不能只接受,否则,一个关系要么会陷入病态中,要么就会进行不下去。
一个越以好人自居的人,就越想打打杀杀,他首先想消灭自己内心的恶,这个愿望投射出来,表现为他特别想消灭其他的“恶人”。
因为他认为自己太正确了,所以他在设定“恶”的标准时,特别苛刻,很容易将太多人视为“恶人”,并在消灭“恶人”时尤其理直气壮,尤其可怕。由此,庄子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就越容易宽容,首先是对自己宽容,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他看似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是对自己得到爱有信心。
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
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我不答应你时,我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错了。不含诱惑的深情,即我爱就爱了,没有条件,也不会诱惑你,弄出是你需求我的境况。
任何时候,通过玩策略而获得别人的关注,都会伴随着羞耻感与孤独。不玩策略,该怎么办?科胡特给出的答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我爱你,向你坦承我的心,直接地对你好,没有条件,没有防卫,也没有对你如何回应我的预期。同时,对你的回应,我的心又保持敞开。即,我在和你的关系中,我尊重你,并且,我向你敞开。文学作品中,一旦有对不含诱惑的深情的表达,都会很触动人。
这位女子,是骡遇到的无数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被他的丑陋所吓到的人,她看待他,就像看待一个普通人。或者准确说,是将他视为一个人而给予了尊重与呵护。唯独她,给了他无条件的爱,也即不含诱惑的深情。
所有的自卑,都是因爱的匮乏。所以,要疗愈他的心,关键还是一份无条件的爱。
电影中,当杀手们只是冷酷的杀手时,他们无所不能,但一旦爱上了一个女人,死亡就容易降临了。如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但顶级杀手们,还是一个又一个地被爱击中,他们都知道,这是救赎。
骡的渴望,也是阿西莫夫的渴望。阿西莫夫有恐高症,惧怕坐飞机,一辈子都在写全宇宙的故事,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喜欢幽暗狭窄的地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也是被父母的有条件之爱,锁在了一个很小的现实世界,而驰骋全宇宙的想象,则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
我们要的爱,都是发自对方的本心,他们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施加了什么影响才对我们如何,而是他们自己想这样爱我们。是不是本心,特别重要。
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我有一个坚定的、与你不同的立场,我拒绝你,不按照你的来,但是,我对你完全没有敌意。以前,还不知道这个句子时,我有一个不够诗意的表达——温和而坚定。我坚定地守住我的立场,绝不动摇,但我情绪温和。
我们忍不住想统一思想,统一对错,即达成看法上的一致,好像这样关系才能维系。但实际上,我们是两个人,看法上不可能一致,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也在所难免。这时,不必非得与对方闹,你可以很清晰地告诉对方,我有这样一个立场,在这一点上我很坚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错的,我也尊重你的立场。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都是:本真、自然,先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而后能面对别人的真实。
怎么办?其实,这根本不是垃圾,相反是如珍珠般珍贵的礼物。特别是,当我与来访者构建了足够信任的关系后,来访者向我敞开心扉,原原本本、不带修饰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我常觉得是在听天籁之音。
当来访者的感受全然地流动时,我的心也懂得了他的感受,也跟随着一起流动。那一刻,会有恋爱的感觉。
本心与本真,是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却忘记了。非常普遍的是,我们不认为真实的自己是值得爱的。我们认为,必须成为更有力量、更优秀、更会讨好、更会奉献……的某类人,才会获得爱。
我有朋友去过乔布斯的办公室,知道他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房间,很空,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个打禅垫。挑选产品前,乔布斯会先打坐,心静下来后,他才让人把各种样品摆在他面前,而他就是凭感觉,决定哪个要哪个不要。听到这个故事,我想,我对苹果笔记本和手机的完美感与忠诚感,就是这样来的吧。跟随自己的本心,这是所有的超一流人物的共同之处。他们改变世界,不是因为迎合了世界,而是世界跟随了他们。
谁制造了乱世佳人的宿命
我在我的周围也屡屡发现,很多人憧憬某类异性,但当对方真要接受自己时,他们却开始莫名其妙地退缩,而最终选择了一个自己貌似不喜欢的异性。接下来,他们和配偶在婚姻中不断战争,同时也不断思念那梦中情人的美好。但这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们并不敢真正接近,那会令幻想破灭。这不只是斯佳丽的宿命,这也是故事中白瑞德、艾什利和梅兰妮的宿命。
人性又是渴望圆融和平衡的,若只有某一个极致,一个人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在这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会和在相反的那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纠缠在一起。
一个男子对我说,他有一种很深的信仰,觉得一切都是注定的,无论他怎么挣扎,结局都不会改变。听起来很哲学,很宿命,而假若辩论起来,也极有说服力。但我知道,根本在于,他的父母控制欲望极强,一切都帮他安排好了,他只能接受而不能反抗。
再劫面包店——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他的短篇小说《再劫面包店》中写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
抢劫很顺利,面包店老板没有反抗的意思。不过,作为交换,他想请两位年轻人陪他一起听一下瓦格纳的音乐
于是,在陪着老板听了瓦格纳的音乐后,两个年轻人“如愿以偿”地拿着面包走了。然而,“我”和伙伴非常震惊,连续几天讨论,是抢劫好,还是交换面包更好。两人理性上认为,交换非常好——毕竟不犯法。但是,从直觉上,“我”感受到一些重要但不清楚的心理活动发生了,“我”隐隐觉得还是不应该和店老板交换,相反该用枪威胁他,直接将面包抢走就是。这不仅是“我”的感觉,也是伙伴的感觉。后来,两人莫名其妙地再也不联系了
忽然间仿佛彻底明白了村上春树这个短篇小说的寓意:未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脑子里蹦出这样一句话后,感觉上,记忆中藏着的许多恍恍惚惚的事情都在刹那间得到了无比清晰的解释。
美国男子盖茨比是一个亿万富翁,他再次遇到前女友戴西。戴西因渴望纸醉金迷的生活,早已嫁给一个纨绔子弟汤姆。汤姆的家境已没落,但戴西仍浑身上下散发着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不过,盖茨比对她仍痴迷不减,继续狂热地追求戴西,并用巨资资助她的家庭。然而,戴西也仍和以前一样不在乎盖茨比,不仅和丈夫一起利用他,甚至还参与策划了一起车祸,害了盖茨比的性命。
这是没有结果的初恋留下的诅咒。对盖茨比而言,没有在戴西身上实现的愿望,犹如一个魔咒,他似乎只有实现了这个愿望,这个魔咒才能解除。这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描绘的一个悲剧。
不曾完结的初恋是最常见的魔咒之一,令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精力。
马德峰老人和初恋女友因为组织的反对而不能结婚,这不是自己意志的结果,并且,分手后,两人失去了联系。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导致马德峰在这一件事上的心理图形有很大的不完整感,这是令他在后来的47年间不断寻找初恋女友的重要动力。
我们的意志无处不在,并且很容易受到阻碍,于是,我们也很容易有许多愿望不能实现,也由此很容易受到“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她似乎一直生活在过去中,她的行为似乎一直是过去数年前被压抑的愿望的展现。她不尊重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此时此地的愿望,相反却压抑它们。她以为,这些感受和愿望可以轻易被否认、轻易被压制。然而,过了数年后,这些未被实现的愿望成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就如魔咒一般诅咒了她,令她不能自拔。于是,现在她为5年前的愿望而活着,5年前又为10年前的愿望而活着。总之,她一直不能生活在此时此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愿望被压制,我们现在所表达的,常常是过去被严重压制了的愿望。
最常见的现象是,小时候,我们所产生的但不能实现的诸多愿望,都会在长大后表达出来。哪怕这些愿望看上去再不合理,它们也仍然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尽管我们理性上意识到了它们无比不合理,却难以摆脱它们的控制,就像中了魔一样。
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我很少玩耍。这个行为,看上去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但是,少年没有不贪玩的,这是孩子们的自然愿望,也是一个必经的心理阶段。童年时,我这个愿望未被实现,结果它被压到心底,成了我的一个魔咒,到成年后反而剧烈地爆发出来。读研究生期间,我曾长时间严重地迷上电脑游戏,有两个游戏打到可说是“全球无敌手”,甚至工作以后,也仍然会偶尔消失一段时间,疯狂地打电子游戏。
这是一种愿望的弥补。童年时所失去的,成年后又追了回来。
“中了魔一样去实现未被实现的愿望”,能够解释无数的现象。前面提到的,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愿望。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个未能实现的很小很小的愿望所诅咒,而去干一些傻事,犯重大的错误。
所谓意志的引诱,即一方用各种方式,让对方主动为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样一来,对方投入了自己的意志,他就渴望看到这个意志的结果,于是很容易陷入到这份情感中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的名著《爱经》中描绘过这种技巧,他奉劝恋爱中的男子说,你可以慷慨许诺,让对方以为她可以得到很多,并先给予了你回报。但是,你只给出许诺的一小部分,总之要低于她的“回报”。这时,因为她投入了她的意志,并且看到她的意志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同时她多少又相信你的许诺是真心的,于是她会加大自己投入的力度,以换取你兑现承诺
《再劫面包店》中,本来“我”的意志是抢劫面包,如果成功了,就是“我”的意志的胜利。然而,面包店的老板用瓦格纳的音乐做个交换,就将“我”的意志给抹去了,变成了他的意志。意志的较量可能是人际关系中最普遍的现象
承认失去,学会悲伤
以前,我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提到过一点:悲伤,是完结的力量,是帮助我们告别悲剧的几乎唯一途径。学会悲伤,也许是最重要的人生智慧之一。只有学会悲伤、懂得放弃,我们才会从无数大大小小的魔咒中解脱出来。
悲伤,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医生做心理治疗时的一个核心工作,敏锐的心理医生随时会发现,来访者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接受失去并学会悲伤。
假若我在读大学时接受了心理治疗,那么,我就会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说出这样的话:“是的,童年时做小大人,没怎么玩过,这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是令我非常非常难过的事情。以前,我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现在,我承认它是个事实,是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承认在这一点上,我的童年的确并不快乐。”理性地说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但假若我说这句话时,带着强烈的悲伤,甚至泪如雨下,那么,随着这个悲伤的表达,我也就做了一个结束工作,即结束了我心中的那个魔咒——“不行!我一定要好好玩耍!我一定要把失去的给弥补过来!”
如果盖茨比接受了已经失去戴西的事实,并为此深深悲伤,他就可以不必再次沉溺于对戴西的迷恋了。
学校和家庭不该是“养鸡场”
无论“养鸡场”掌控者的目的看似多么好,这个逻辑最终都会导向一个恶果:“培养”出无数缺乏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好孩子”,以及无数叛逆成性的“坏孩子”。
创造力的源头是自由意志,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如果老有人替他做主,老有人安排他的人生,那其实就是在说,你的感觉是错的,你的判断是不可靠的,一旦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和判断的尊重,就不可能拥有丰沛的创造力。
“啃老”的种子常是父母种下的
专注的确不是努力来的,而是你沉浸在一件事物中,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关注。当你沉浸在其中时,你会产生“感应”,你是靠感应来切豆腐,靠感应来装卸步枪,而不是靠理性的分析和计算。当然,理性的分析和计算一定有,但最后当你砍下那一刀时,靠的不是理性,而是感应,或者可以说是感觉。
Part 3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每多有一种快乐,我们就多少会产生一种渴望,希望能在未来继续复制这种快乐。快乐越多,这种渴望也就越多。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就会被一层又一层的渴望所缠绕,从而失去了对当下事物的关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特点是没有审美疲劳
因为自我实现者能全神贯注于当下,他们不会执着于过去的体验,不拿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作比较,于是每一时刻的体验都是全然的、新鲜的,审美疲劳也就无从产生。
他在留恋过去的快乐,他脑子里有妻子太多的过去的形象,但当他执着于这些时,他就不可能看到妻子当前的美,也就不能单纯地享受当前的时光。
过去的感觉不可复制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我开玩笑说,最好不要和太好的男人或太好的女人谈恋爱,因为他们是毒药,一旦遭遇,最好有结果,否则这毒无解,或许只有比他们更好的人才能解。
这也是多数爱情故事的共同遭遇。某些感觉太好了,于是我们想一再重复它们,结果这些感觉成了阻碍,令我们看不到当下的美好。
总想着目标是浪费时间不能活在当下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我们容易被目标所淹没。
我的预言不是瞎说的,因为我看到她有一种可贵的品质——能全神贯注地做事情,非常投入地为顾客着想,不仅不厌其烦,而且还很快乐。有这种品质的员工一定是人才,而那家家具店的管理看来也不错,我相信这个店的老板能慧眼识人。
大多数有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的动力都是过去产生的,主要是父母给他们心中种下的压力,他们的关注点也是这些压力,而不是学习本身。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假如,你突然拥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生活吗
斯克里奇还在坚持一份虚假的坚强,这份坚强曾帮助他防御过去的痛苦所带来的无望
内心藏着太多痛苦的人,非常害怕失控,而从空中向下自由坠落,是他们最恐惧的事情之一,不知有多少人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失控,等于死亡。”
彻底的失控并不会带来死亡,反而常常带来自由。
在心理治疗中,我屡屡发现,一旦与过去的痛苦取得了链接,一个人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别人的感受了。
据佛教的说法,对于缺乏觉知力的灵魂,在生与死之间的空间中,命运之风就像暴烈的鞭子一样,令这些灵魂无比恐惧,于是不断地狂奔,而无形中就投胎了。
在治疗中我发现,当一个人能够逐渐与过去链接时,他的心就会发生巨变。当一个人能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现在的自己时,他的心也会发生相当的改变。
至于看到未来,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治疗中常用一个技巧——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如果你现在死掉了,你的墓碑上会有什么样的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你想要的吗?
许多哲学家也说,死亡是最严肃的哲学问题。这也是同一个意思,你死去的时候你的心会突然拥有一种能力,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一生。但那时,你已经没有了改变的可能,如果是严重的懊悔,那该是什么样的折磨?
我们所有的言语都来自于头脑。
概括而言,头部的感受常常和对别人的不好评价联系在一起,胸口的感受是关于爱与非爱的,而小腹部的感受则和力量有关。由此可以说,一个声音越是发自于身体深处,这个声音就越有力量。
你能不能很好地守住你的一个立场,关键就是,这个立场是不是来自于你身体的深处。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因而也可以说
你为什么太在乎他人的评价
她问我:“你难道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你自己吗?”我反问:“我知道我是谁啊,干吗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于是,我们俩都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彼此。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我这种很少把别人评价放在心上的人,我也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她这种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人。
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我的感觉没有被破坏,所以我做什么事情都有清晰的立场,而这些清晰的立场,都是建立在我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之上。也因此,我自然地不把别人对我的评价当回事,倒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个性。我想,正是因为我这种性格,我基本上是干一行爱一行,很容易做随便什么事情就上瘾。因为,当自己与某一事物的关系没有受到别人的妨碍时,那种全身心投入做事情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奖励
喜欢一个老师时,这门课成绩就很好;不喜欢一个老师时,这门课成绩就差很多。
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来自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老师喜欢他们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高,这带动了他们的成绩上升;当老师不喜欢他们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变低,这导致了他们成绩下降。
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现在就去检视一下你的成长历程,这会帮助你从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从而投入地去做你喜欢的事。
自我价值,为谁认可
无条件的爱才是安心的爱最后这一幕是最动人的,我们会说,这是爱,他爱她,而她也爱他,以前有过错误,他们要重新再来一次恋爱。
这才是价值感的更高体现。
成为富甲天下的富豪,不够;有性能力,不够。必须有那个爱自己的人的认可,才够,这是一种终极认可。并且,那个人认可自己,最好不是因为自己富甲天下,更不是因为自己有值得夸耀的性能力,或者其他任何能力。
这个目标对他意义重大,他不愿意透露是什么。好吧,我对他说,我们不谈你的目标,但我问你:自我价值,为谁认可?这个问题击中了他,他愣住了。我对他说,那目标不管是什么,肯定是为了体现你的自我价值。
设想一下,那目标实现后,你设想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你就真满足了吗?你还会有什么期待?别着急,闭上眼睛,慢慢想象一下,你还会期待什么……
种子的力量——你如何创造了你的现实
什么最有力量?种子!
在家里,他感觉到冷漠与孤独,在家外,他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的贵人。为什么他总遇到贵人,因为他在自己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非凡的种子。
自我觉察,解脱之道
一旦你当真放下改造梦想,放下对别人的执着,你势必会感到恐慌。因为,对别人的执着是被当作救命稻草的,你死死抓着它,以为它是唯一能救你的,那么一旦连它也放下了,恐慌很容易到来。恐慌的背后是答案
恐慌了,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任凭自己恐慌,由它去。这个恐慌也是一个虚妄。我们执着于某个事物,是为了逃避一些人生悲剧的真相。这个被我们紧紧抓着的事物,一旦被放下,我们就必须去面对真相,但我们一直是惧怕这个真相的,于是当看到自己就要面对它时,恐慌一下子就来了。
但恐慌过后,你的生命真相就会涌出,而不管是多么凄惨的人生真相,一旦你拥抱了,你就会发现,原来拥抱真相本身就是解脱。
她一直试图逃避“没有什么人爱我”的人生真相,但这个真相不在别处,就在她心里。那么,无论她走到哪里,这个真相都紧紧跟着她。于是,她越想否认人生真相,就对别人的爱越执着,同时对别人的不爱越敏感,因为一点不爱的信息,就会触动她的潜意识,让她不得不去暂时面对人生真相。
或许,你尝试过去拥抱人生真相,你悲伤了,你愤怒了,但于事无补,并且心态好像变得更加糟糕。那么,我建议你好好去体会一下,你的悲伤和愤怒中是不是仍然有着对别人的执着,你仍然渴望改变别人,于是悲伤成了哀怨,愤怒成了怨恨。只要掺杂着对别人的执着,你的悲伤和愤怒就不会是
无数人也有过放声痛哭的经历,但这种痛哭中,多数人总还有亲人可以期望,于是无意中继续着对他人的执着,但Z不同,她身边再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她对所有亲人都失去了期望,并且她还没有一个朋友,她只剩下了她自己。她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放弃改造梦想,她放弃得如此彻底,于是奇迹产生了。
这两天是打算斩断一个重要关系,但那样会令自己陷入极其孤独的状态,而当还执着于别人时,那么再没有人牵系的孤独其实就意味着最大的恐惧。
当你对自己的执着不够了解时,这份执着就会控制你,但你一旦认识到它是什么,那么你立即会发现,这个执着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了,那么相应的,依附在这个执着上的恐慌也就可以破掉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拥抱真相的事例,假若你这样的事越来越多,那么你就会觉察到并破掉自己许多不必要的执着,你的心灵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成长。
我们渴望方法,是因为我们发现,尽管知道了无数道理,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这些道理和你还没有关系,它们还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须通过自我觉察,清晰地捕捉到这些道理的确在你自己身上的展现,等你捕捉到这些信息后,好的转变自然就会发生了。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后,这些道理才成了你自己的。
看到的境界与达到的境界
比财色更有诱惑力的,是权力。控制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这就是权力。
我深信,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能说出多么好的道理,他仍然只是一个凡人,并且必然有一个凡人的苦恼和脆弱。由此,任何试图装扮成神的,要么别有用心,要么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势必会不断地重复一个轮回——他们不断被“半神”的独裁者重重地伤害。但这个灾难,不是那个“半神”自己制造的,而是这个民族集体参与的。
我们须明白这一点,并永远保留自己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永远拒绝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因为那个人不管多么贤明,他一定仍然是个凡人,他仍然一定会谋他的私利,而最大的私利,其实不是钱财名利,而是权力,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欲望。
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
我们通过这个作品,与这个作者,与这个世界的某些本相相遇。这种相遇,是我们内心感到充实的根本,是我们的心灵能得以安稳的根本。
在导演《千与千寻》以及其他动画片时,他首先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感觉。
如若你的心中涌动起一种感觉,那么彻底放弃与它抗争。不管它是什么,你都可以由着它在你心中自然地游走。如此,它最终会在你心中开花结果,而且一定是你意想不到的花,意想不到的果。
随手翻起了友人送自己的一本书——《灵魂的黑夜》。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于一场困扰的婚姻或其他种类的关系中,或者觉得自己被驱使着追求社会成就或经济成就,也许你需要的就是一场大扫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天早晨整理床铺就是一种精神举动。”
Part 4 七个心理寓言
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其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行动的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亲密的寓言:独一无二的玫瑰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流行空虚的“亲密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因网络而泛滥的一夜情。我们急着去拥有。仿佛是,每多拥有过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多了一分。网络时代,拥有过数十名情人,已不再是太罕见的事情。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不是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Part 5 心灵成长书吧
《中毒的爱》(原名《中毒的父母》)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这句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会比现在至少要美好100倍。譬如,如果希特勒的老爸不狂暴地虐待自己的儿子,世界上就会少一个战争狂人。做孩子的,需要去面对这个真相。做父母的,一样需要去面对这个真相。
《爱是一种选择》
“好人”很可怜,“坏人”很可恨。这是这个世界最常见的情感,这种情感正是家庭中的“好人”所需要的,他们会因为和“坏人”绑在一起而产生道德上的优越感。
他们这么做,其实是在寻求潜意识深处的快感,而这快感是受虐性的,当被人虐待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会认为自己是个圣人,认为自己是道德君子
《少有人走的路》
自1978年出版以来,这本书连续652个星期排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是美国最重要的图书排行榜)上,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
我们必须学会及时地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从而走上爱与成长之路,这是这本书的全部宗旨。修正心灵地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让童年缺少爱的人重新学会自爱和爱别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假若你决心这样做,那么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
《沉重的肉身》
太多的相遇是误会,是错过,心理学能帮助你懂得,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却无法帮你把一个错误的相遇变成美好的。
我多年前买这本书时,并不知道刘小枫是谁,只是在书店里读了几页,感觉到这本书能温暖我当时那颗正疼痛的心,于是买了它。
后来,在自己的人生暗夜中,这本书也一次又一次给我温暖。这种温暖,可以令我更温和更宽容,而不至于变成一把锋利而冰冷的解剖人性的手术刀。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但是,每一次选择都是赌博,而用以投掷的骰子,就是我们的肉身。
肉身之外,是否有灵魂单独存在?
选择特丽莎,就要承担她生命的重量,这是沉重;选择萨宾娜,就不必承担任何人的重量,萨宾娜不干涉托马斯与其他女人交往,她也不允许托马斯干涉她与其他男人交往。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切实体会到,心理学的著作,回到的只是“为什么如此”“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类的问题,只能解疑,却不能回答“我们该如何”的问题。后一类问题,是伦理学的范畴。
《爱的觉醒》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放下一切念头,方能看到真相
克氏屡屡讲到,最重要的是通过你自己的冥想,看到真相,而真相就是爱,看到真相即是智慧。并且,真相一定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当你放下头脑中的一切时,你与世界的自然相遇。
外在的优秀,或令我们更自卑
克氏给出了答案:承认自卑,因为自卑就是真相。自卑必然是有这样的原因——童年获得的爱太少。那么,围绕着这个事实,当事人势必会有很多感受,如悲伤、愤怒、嫉妒等。
你不必离开生活去苦修
克里希那穆提说:真理就在你的当下,它不在遥远的异国,它就在你的眼前。真理就在你的所作所为之中。你不需要去剃度或做一些人类早已做过的蠢事,因为真理就在你的眼前。
不要追随任何人,更不要追随任何组织,“组织化的宗教其实是在做生意,我们会接受它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实在太空虚了,但所有的人为组织,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都跟实相扯不上任何关系。”
关于权威,我想,许多权威都在做这样的事:他发现了一点真相,而后他或他的追随者就围绕着这一点真相,盖起了一个华丽的、迷宫式的大厦,并用温柔的或粗暴的种种手法,诱惑或胁迫他人相信,这座华丽的大厦,就是真理。
一旦我们信了他们,并膜拜这座大厦,就连那一丁点的真相也远离了,于是我们对外在的人或组织越虔诚,我们对反相的东西就越执着,我们的自我也就越虚妄,而智慧和灵性就离我们越远。
想拥有智慧和灵性,我赞同克里希那穆提这本书中的方法:回到生活中来,先来觉察你在这个生活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