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最近热播,跟着刷了前部分剧,剧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和宋佳饰演的南俪, 由于家庭观和育儿观的不同,导致两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田雨岚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人上人,所以,她十分看重儿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她的儿子田子悠努力学习,是班级里的学霸,圆周率可以被送到小数点后2000多位,除了学习,田子悠没有别的兴趣爱好。
而南俪,思想比较开明,注重女儿夏欢欢的整体素质培养。在她的培养下,夏欢欢多才多艺——绘画、唱歌、主持都很精通,但唯一不足的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在班级是垫底的存在。
这样的时候,是还继续践行快乐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报名各种补课班,赢在起跑线上。 我想,这是很多父母现阶段面临的难题。一到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和赶场一样,一个班接着一个班的上,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只为让孩子能够考到一所家长眼中的理想大学,未来成为一名专业的人才。
可是,不管是让孩子把注意力专注在语数外上,还是专注在某一特长里,家长们都让孩子在进行着“刻意练习”,那这种“刻意练习”下培养出的孩子真的能赢在起跑线上吗?
《成长的边界》这本书告诉我们,答案是不一定。
本书作者大卫.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纽约时报》No.1畅销书作家,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目前在非盈利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担任调查记者,同时也是《体育画报》的资深撰稿人。他经过大量资料和心理研究的对比,得出结论。认为比起抢赢起跑线,这个世界更需要通才。
作者在书中横跨体育、教育、音乐、天文、艺术、科学、商业、医学、职场等领域,用世界上成功人士的案例总结出不同于主流的成长路径,深入剖析过度专业化的弊病,最终对通才在AI崛起时代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给予肯定。先涉猎后钻研、多方尝试、横向类比思考和坚持自我发现的能力才是这个时代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比尔·盖茨推荐这是“一本戳穿专业化神话的好书”。
01 什么是真正的“刻意练习”
《成长的边界》一书告诉我们,与其“刻意练习”,不如去“刻意体验”。当亲身体验后,就会有自己真实的感受。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就会更容易发现自己最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从一开始就兴趣广泛,随着自身的不断进步,不断拥抱多样化的角度和体验。也就是‘通才’。
这便是现在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刻意练习”,当然也有成功的“专才”。但是随着社会日趋复杂,科技日益发展,计算机承包了很多领域可以重复、用经验判断的事情,因此,社会更容易接受孩子成长为“通才”。
虽然,作为家长,会有焦虑,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着自己家的孩子比别人家孩子慢半拍,心里总会自责,没有教育好孩子。
但是,比起让孩子的某一技能很小就突出,全面的教育才更容易让孩子赢得一生。
02 掌握三个要点,成为新时代“通才”
(1)快慢不重要,迁移是关键。
在学习中,如果老师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短期内学生会记住,同时成绩也会变得很好。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生思考,学生也无法深刻理解学科的知识内容。
反之,老师如果通过建立联系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也许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暂时的考试成绩没那么优秀,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是可以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成绩可以稳固地提高。
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迁移。当学习时跳出“快慢”的执念,针对事情的本质去思考,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2)规划短期目标,寻找发展道路。
树上春树想当一名音乐家,但是他弹不好乐器,二十九岁时,他在东京经营一家爵士酒吧。当某一天他看棒球比赛时,一记漂亮的击球给了他启示,他可以写小说。树上春树的十四部小说都与音乐相关。
所以说,我们对生活、对工作、对目标、对梦想的看法,不是一成不变,是随着人生阅历的改变在变化的 。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好,不知道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只要做就好,也许做着做着,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
(3)抛开固定思维,启用成长思维。
人的思维一旦设限,就会陷入固定的条条框框中,很难走出来。 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判断,究竟什么样的事情值得为之付出努力。如果有幸找到,即使是不擅长的领域,也不妨全心投入地坚持下去,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惊喜!
03 总结
机遇与挑战,从来不会在原地等待,它时刻与我们同行,只是等待合适的出现时机。
请记住:不给自己设限,人生才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