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至。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此篇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禽与子贡之间的一段的对话,“子禽问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君主们便会召见他问政,是孔子有意求于政事抑或是君主们主动召见他,子贡答道,孔子是因为具备“温良恭俭让”的德行而有从政的机会。夫子求于政事的方式与常人不一样而已”
这段话留给后世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圣人形象。这些高尚的德行不仅在当时为孔子赢得了众多弟子们拥护,也深受到各国君主们的亲睐。通读论语会发现,孔子一生有志于出仕从政,尽管当时已是世道不通,但他仍然有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想法,有志于入世是儒家有别于后起的道家和释家的关键。那孔子是因此有意做出高尚的德行来吸引君主们的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便是伪善。但读过论语的人都能发现,孔子的这些德行在他注重内在的自修基础之上,在与人交往之中自然而然体现出来。对比我们当今社会的许多人表现的道德高尚,却对己不严格自修,这样伪善的人遭到了我们的严重鄙夷,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严格自修并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收到众人的尊敬。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也就是讲道德高尚的人,自然会有各种外界的赞誉和实现自我的机会,一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自修。
希望孔子这些高尚的德行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继续宣扬和传承下去,“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这个时代太缺少这样的品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