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孩子教育方面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呢?
识字启蒙阶段,最有效的当然是睡前故事。几乎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父母需要做的,是精选品质过硬的绘本,给孩子讲。语调尽量平缓自然,该配合情节紧张的地方也要适当加快节奏,让孩子体会到变化。这种变化长期积累下来,会帮助孩子形成阅读期待,为将来的自主阅读播下种子。
自主阅读之后,要经历一个“见字就读”的野蛮式阅读阶段。在五六岁孩子能自主阅读之后,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孩子读起来。从各种各样的绘本,到注拼音的简易读本,甚至身边的广告册子,都可以成为阅读素材的来源。这个时候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扩大词汇量,并通过身边真实的情境让孩子认识到文字的魅力。
这个时候的阅读材料,极其有限。在读了足够的绘本之后,孩子会觉得绘本不过瘾;但同时,国内适合一二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籍并不多,所以,这个时候可能一些质量并不高但比较符合孩子趣味性要求的一些校园类文学,会较多地占据孩子的读书案头。尽管知道这种书读100本也不代表阅读量大,但确实是较为尴尬的一个阶段。适时补充一些国外精彩故事的译本,如罗尔德达尔系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三年级,或者有了几百万字的阅读量之后,是时候适当介入了。要告诉孩子,读书也和吃饭一样,有的味道甜美,但未必真有营养,一些质量一般的书,就像这种好吃却没营养的垃圾食品一样。
告诉孩子,故事分两种,有虚构类的,有真实的。前者是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幻想类故事,后者也同样精彩,它告诉我们,在几百、几千年前的人们,做了哪些精彩的事。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它的名字,叫历史。
这样,就可以慢慢地把孩子的阅读视野扩展到历史领域。一个爱读历史的人,会比同龄人更早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大都是历史的爱好者。
如果说历史是关于对人的认知,那么,科学就是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要及早地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从蚂蚁的群体活动,到蜜蜂采蜜,从雷电的作用,到雨雪的来源,都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激发孩子的思考,从而把他们读书的视角,再次扩大:进入科学领域。
在科学和历史领域的阅读达到一定量之后(比如各100万字),可以在案头放置基本哲学类书籍,这会给孩子打开另外一扇窗户。
这样,孩子阅读的领域就基本确立了:故事类、科学类,哲学类。而故事类又可以适当加大历史类的分量。
与历史类书籍同步进行的,是逐步渗透英文读物的阅读。告诉孩子,世界上多数的精彩故事,都是英文写成的,包括你读到的绘本,多数都是翻译来的;世界上科学领域的最前沿,也是用英文报道的,所以,如果你学好英文,就可以自由阅读更精彩的故事,更前沿的科技。
任何的学习如果失去了原发的动力,都走不远。所以,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读书,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获取了多少知识,而是怎样激发了孩子自主阅读的欲望。如果欲望还没有被激发起来,哪怕再等一等,也不要急着去灌输。否则,灭掉了主动汲取知识的渴望,就是灭掉了孩子的童年,灭掉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