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因沉重而决绝,因理想而无畏

一、繁星满天,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长津湖》首先是一个艺术作品,它不是纪实。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失误(或失真),就以电影中的细节,去否定历史的确凿。
文艺作品的评论有它的边界。
任何借助电影细节,却又跳出作品边界,皮里阳秋去污蔑先辈们功绩和牺牲的人,都其心可诛。
小丑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某大V以龌龊腐烂之心,不敢见得世间有片刻光芒;狂犬吠日终得锒铛入狱,实属咎由自取。

另一方面,文艺作品的呈现,会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作品呈现”和“观众体验”之间,会有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就是艺术观感。
它不是“长按,开机;短按,锁屏”式的说明书,它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情感。
对于艺术观感不足之处的否定,不是去否定烈士们的丰功伟绩,而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我们的情感。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当我们擦干余泪,走出漆黑,天上的繁星与地上的华灯,交相璀璨。他们在天上,欣慰后世的繁华。我们在地上看着他。
但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他。

image

二、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让我们还是回到电影的边界之内去谈论。
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一个是思想价值;一个是审美价值。
狭隘点讲,前者就是屁股坐得正不正;后者是拍得好不好看。
对于《长津湖》来说,整体思想是很正的,并没有夹带私货。
直抒胸襟不遮掩,这类夹带私货的电影,指的就是同类题材的其它电影。
有一部电影开篇就是:“他们说,胜利回去我们会得到一个大勋章”,这是对老一辈英雄觉悟的亵渎;
而同样题材几部战争片中,对于“回家” “残酷”的阐述,都是对所谓“高级价值观”的迎合;
而“不以反战为目的的战争片都立意不正”的言论,都是“只用眼不用脑”看美国大片看出的无脑。

回哪儿去?这是我们的国门,这是我们的首都,这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不回家,我们要做的是让强盗们回家。
我们不需要反思,我们需要的是饮冰吞毡雪泥削骨也在所不惜,就是要消灭他们的王牌,打掉他们的傲慢,让他们滚回去反思。
我们不要用摄影机反战,我们要用拳头去反战。
以武止戈,以战止战。反战从来不是靠感动,而是靠鲜血和生命。

因为世界是黑暗丛林,不是好莱坞。
群兽畏首,是因为心怀“清澈的爱”手持钢枪的震慑,而不是阴恻恻的圣母玛利亚的感召。
“敌人打你的左脸时,你把右脸也伸过去”,得到的只有对手的怜悯。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才可以掷地有声地说“没有人有资格说从实力的角度和我们谈话”。

战争残酷吗?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白骨蔽平原千里无鸡鸣,城门大开,30万人血流成河,才是真正的残酷。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誓扫匈奴不顾身,是为了御敌国门之外,春闺里安然入梦。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这种情怀,某些无良大V,永远也不会理解。

洋人看不起我们,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
他妈的美国人想把战火烧到我们境内,这个决不允许。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长津湖》中的很多很多台词,很好地避开来那些所谓“人性挖掘”的陈词滥调,堂堂正正。
我以堂堂之师,保家卫国,光明正大。敌人就是敌人,有什么不敢说的呢?
朋友来了有好酒 ,豺狼来了有猎枪。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如果连黑白就不敢泾渭分明,又怎么表达出英雄的浩然正气。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他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任何人不能让我们趴下。这是我们的新中国。
不要炫耀武器和装备的差距,不要低估我们的勇敢和志气。因为领土和人民,从来不是仅仅用武器去守护,而是需要一代一代人,用鲜血和生命去守护。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这应该是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基本精神面,欣慰的是,《长津湖》基本上没有背离。

image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三、这是我们的家,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

麦克阿瑟说,中国的军队是一群农民,如果真的参战,那将是一场灾难。
他的话说对了一半。我们的军队,(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一群农民,但更是一群人民。
只有我们的军队,叫做人民子弟兵。从人民中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军队,也是人民,密不可分。
所以他不是同一群农民作战,而是同中国人民作战。这就是他失败的根源。

军队是人民的军队。
无论是战时、还是洪水、还是疫情, 人民军队给予人民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这种信任来自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细节,来自于说话要和气不强买强卖的平等,更来自于在危险来临的时候,自始至终的党员在前、军队在前,不让老百姓受损失的铁律。

因为在成立之初,他们就深知自己的使命:
他们不是任何团体的工具和打手,他们是跟随伟大的组织,为中国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战士。
他们当兵不是为了自己吃饷,是为了身后万千和自己一样家庭的父母能吃饱饭。
千千万万怀着同样目的的儿子,就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保卫了千千万万的父母。
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这就是人民,这就是家乡。

image

这是我们的家乡,祖辈生活的地方

这个家乡,也包含他自己的那一处:东北的黑土地,山西的老槐树、三秦的黄土高坡、中原的平原大山、江南的小桥流水。

---那里都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起的时候,金黄色的麦稻随风波动,香飘两岸。那里的人民信奉勤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人家有余庆。从不坐船越洋去抢劫。

他会写信:把地种好,把老人伺候好。天冷了,别让儿子往井台上去,结了冰,滑。离大牲口远点,别让儿子从牲口屁股边儿过,踢到下身可不得了。

他不太会用语言表达,他不太懂freedom和love,不会说honey 和Sweety,更不会夸奖孩子乌黑的头发和漂亮的眼睛,他关注的都是一饭一饮一点一滴。种好地、伺候好老人、儿子命根子别被牲口踢伤了,好传宗接代。从当父亲的那一刻起,他就从幻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踏实主义者,这是生命的阶段,赋予他的责任。他为保卫它们,不惜放下锄头,拿起枪,不畏惧烈火焚身、冰雪刺骨。

他是勇猛的战士、他是木讷的农民、他是寡言的父亲。在上一代的故事里,提到父亲,就联想到了家庭和家族,联想到了土地,联想到承担。

中国传统的父亲,不是温柔细腻的暖男形象出现的,他不苟言笑,沉默寡言,沉重而隐忍。一头挑着家族,一头挑着子女。如果国家有难,他还扛着家乡。留着他自己的,可能只有片刻闲暇、一壶老酒,收音机咿咿呀呀,里面放着《岳飞传》或者《杨家将》。

麦克阿瑟说,中国的军队是农民。这就是中国农民的气质。虽然土,但不缺少担当。它根植于5000年的文明和大地,像山一样厚重、像河一样广阔。

所以不怕挨骂地说,虽然我也在流泪,但却并不喜欢《长津湖》里“疼,疼死了!别,别把我,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那种台词。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祖父辈们不会说出这种矫情的语言,而是这种台词里迁就着一种港式的江湖兄弟主题。

这都是对于英雄境界的窄化。这种事情不是不会发生,但选材时,更应该以小见大反映那个年代普遍的精神面貌。

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黄继光舍身堵枪、邱少云烈火焚身、冰雕连志比冰坚。舍生忘死,是源自于对祖国、对人民那种充斥着全身汹涌澎湃的感情。

因为这种感情,所以深知责任重大,所以不敢自比艰辛。

image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关键是,我们是否从内心深处相信曾经有过这样一种铺天盖地的感情,无私的爱。如果不相信,以为观众也不相信,就不会自信,那会找一些“战争残酷” “团队精神” “军人尊严”的元素去丰富主题,以为观众也会喜欢。

这也是对观众的看-低。上亿的观众带着孩子涌进电影院,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战争残酷或者团队精神的,是为了让他们感受立国之战和国家骄傲的。

军人尊严的主题,不是说不好,而是境界不够,对主题也形成了干扰。西方的电影里,战败的一方放下武器、脱下白手套、鞠躬言和。他们也说这是军人尊严、绅士风度、愿赌服输。

我们的意志和信念,难道仅仅因为军人的尊严(不认输)吗?不是,他是来自身后的东北国门。那是鸭绿江、海参崴、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旅顺口、松花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918-松花江上》

同胞和爹娘,这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我这次回家,每次出门上街,都有人对我点头微笑,他们不认识我,但是认识我身上的军装。
---《长津湖》

爹娘的骄傲,同胞的微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我们不需要任何时髦价值观的承认。
这份认可让我们饮冰卧雪,气贯长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
打败MD野心狼,

image

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

四、抚摸伤痕,昂起头颅;吞下屈辱,烈心如火

中国人有血脉相传的性格和气质,对我来说,电影一开始就有两个泪点。
第一个点:就是一开始,(解放)战争结束了,归来的战士抱着哥哥的骨灰坛,坐在船头,打量着家乡的草木。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华男儿,自古面临国与家、忠与孝的选择,从来就不含糊。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父母的大义和艰辛。

第二个,就是宋时轮将军在战前动员时:

他妈的美国人想把战火烧到我们境内,这个决不允许。
保家卫国。前进前进前进,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歌声响起,让人一下子就热泪盈眶。这是磅礴庄严的力量。
这支队伍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得百炼成钢。召之即来,来者能战!
南昌城军魂生根;
井冈山筚路蓝缕;
五次围剿九死一生;
两万五千里万险千难。
南泥湾自救生产,
江南一叶千古奇冤……

无论经历多少困难,多少挫败,信仰不改,志气不灭。
洪山泛滥,他们用身体做堤。
大地陷落,他们用生命做梯。
一声令下,义无反顾,心怀人民,气雄万夫!
这就是党的队伍,这就是毛主席的战士。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1840年起,从来没有过这么一股气概在神州大地上驰骋纵横,涤尽污浊。

image

时局图

当1842年英国军舰横陈长江,炮轰镇江,逼迫我们签城下之盟的时候;
当1900年列强联军踏破北京,君王梦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
当1937年侵华日军长驱直入,南京城内,30万人民如同草芥任由宰割的时候;
当1945年二战进入尾声,全世界都在反攻,我们却经历豫湘桂大溃败,丢失146座城池、30多个飞机场以及几十万军队的时候;

image

海兰泡受辱的中国农民

海参崴大屠杀;
海兰泡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曾国藩天津教会案;
杨荫榆被日军杀害案;
卡车司机47年被美军杀害案;
大清驻美外交官受辱自杀案;
南洋华工血泪史,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这片土地已经被做成蛋糕公开放在餐桌上分切,这土地上生活的父母安得保全。

image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过雪山

风吹雨打, 铁蹄践踏.
火烧刀砍, 列强侵占。
抚摸伤痕,昂起头颅。
吞下屈辱,烈心如火。
如果你不能营造出那种屈辱感,你就无法营造出那种决绝。

image

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你们又来了吗?你是最傲慢国家里最精锐的部队吗?
我们就是要成建制地消灭你!多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
烈火焚身,我们与大地同在。
寒冰销骨,我们与长空共存。
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犯我华夏者,虽强必诛!

image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过去那种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架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元帅

一锤定音,这是我们民族的志气。
我们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我们不是劣等民族。为了洗刷这份屈辱,领袖的孩子第一个报名,几十万农家子弟一声令下开赴边境。
这场战争的沉重和责任,伟大和意义,并不是爆破场面、团队英雄、蛋壳外部破内部破这些个人成长的内容可以承担的。
所以,媒体津津乐道表扬的大场面全部真实拍摄,没有用一点历史资料片我并不感冒。
相反, 我非常期待哪怕有两分钟的资料片,将一百年的屈辱史一幕幕的翻过。我们就更能体会那种悲壮。

我们的战争是家国的战争,不是盟军敢死队,或者第一滴血。我们战争是别样的战争,是家国的战争、是雪耻的战争。

image

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庆祝八一。 初心不忘,祖国不容分裂!

很遗憾,电影里对于全局的意义,着墨不多。中间香港导演拍摄的部分,更是醉心于电影技术。钢七连送电台、帮友军、打老虎团。我尊重这部电影,所以不敢说导演们用游戏过关的方式,消解了那种庄重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那种耻辱感和使命感渲染的不够,整体的格局没有打开。
这就是为什么《长津湖》尾声冰雕连出现的时候,有些观众会觉得突兀(感染力不够),不是电影前面对于寒冷的呈现太少,而是关卡式的情节太多,整体的氛围营造不够。
实际上某网站对于电影下半部《水门桥》的介绍就是:钢七连接受新任务,三炸水门桥。

image

这种观影心态下,对于英雄的行为发出“值不值得”的疑问,乃至某些丧心病狂之徒对英雄进行辱骂,也就不足为怪了。

多说一点,以我经常性地写小说失败的经验来看,一个故事可以是传记型的(如小兵张嘎)、事件型的(如英雄儿女)、全景型的(如上甘岭)。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处理手法。
电影取名《长津湖》,很显然是最后一类。有些观众觉得电影不好,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讲长津湖,有一定道理。有媒体说三位导演毫无拼接的痕迹,那就是剧本的问题,又像是伍万里的成长史,又像是钢七连的英雄史,对于长津湖战役的全景描述,确实少了一些。

经典的《上甘岭》只用两个镜头就交代完了故事背景:战地日记第一页,战地日记第二页。剩下的就是上甘岭战役全景、和英雄群像。
如果《长津湖》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用两分钟交代一下百年屈辱史,营造出悲壮感和使命感,再用几分钟交代一下长津湖战役的目的(十面合围,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然后把时间平均分配给钢七连、杨根思班、冰雕连等,会更接近于电影的名字。

五、一声同志,无穷的力量

对于《长津湖》这类电影,我一直有两个担心:

一是前面说的,掺杂着“回家” “好冷” “残酷”之类的美式思维(不知道是不是要在海外排片的原因);

第二个就是电影里出现一位叛逆英雄,加一位人生导师,转变过程中掺杂着一些心灵感悟和鸡汤;

(很遗憾,“一个蛋从外面被叼开,注定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很可能是只鹰”,长津湖里也未能避开)

image

我总觉得在国产的战争片里塑造个人传奇是不合适的。(小兵张嘎就是个孩子)。

以前我分析的原因有三个:

1、中国人的内敛性格,不像老美那么吊儿郎当;

2、我们的农民父辈们有朴素的价值观,想法没那么多;

3、穷人的孩子懂事早。

这是从人物气质的角度去分析,就像第三部分写的“中国父亲”那样。

但最近看了电影《英雄儿女》后,有了新的感悟,那就是集体觉醒、集团氛围。

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彭德怀元帅

是的,民族觉醒。

所以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或者和平时期的王进喜、雷锋等等英雄,不是个人传奇,而是集体涌现。

image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如果说他们的人生经历是故事,那就是那一代中国男儿的集体故事。

因为经历过沉重的苦难,所以背负着强烈的使命感。

暗夜是如此漫长,所以看到明灯后一往无前。

不需要传奇的心路历程和导师。一个个淳朴的农家弟子,有了坚定的目标和信仰后,就变成了钢铁战士。

一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教导 ,二是对侵略者的仇恨---《英雄儿女》

如果说他们的转变是因为导师,那么导师就是党中央、毛主席、和那个充满鲜花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官兵同吃同住、同学习、和人民一起生产。平等互助,乐观昂扬。目光清澈,意气风发。

image

1944年,359旅南泥湾

一声同志,一双紧紧握在一起的大手,中间包含的多深厚的感情!

工人阶级的同志含辛茹苦把我的孩子养大,没有经过他的允许,我怎么能够随便就相认呢?---《英雄儿女》

谢谢金大爷,谢谢朝鲜人民。--《英雄儿女》

你只要相信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曾经有那么一种氛围。你就会相信为什么乡亲们面对机枪屠刀也不出卖自己的队伍,为什么淮海战役几百万人民推着小车上前线,为什么那么多有志青年突破重重阻隔奔赴延安。

image

人民是根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新世界如此让人向往,是因为我们在地狱里呆的太久了。

那个地狱是花园口大决堤、是1942大饥荒、是“粮食是你们先吃,还是军爷先吃,军爷不吃饱,怎么保护你们”。

是官视民如草芥,民畏官如强盗。

image

清朝北京城里,卖儿卖女的人市

这就是国民党起义部队能在短短几年内脱胎换骨,在朝鲜战场上变成一支打不散的铁军的原因。

一声同志,背后就永远站着人民。一声同志,代表了远大的理想。一声同志,蕴藏了无穷的力量。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就是同志和兄弟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老电影时,时常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的原因。

因为它涌动着一种大爱,个人、家、国融为一体。这种大爱下,英雄们的集体涌现,就是革命的大熔炉。

image

1967年,河南林县,红旗渠

主席逝世的时候,我爸爸在下班的路上,听到了广播。 按照我们的思维,这个伤心的时候,应该向家里跑。但是我爸掉头就向厂里跑。等他回到工厂的时候,发现全厂几百人,全部都回来了。大家有个共同的想法:毛主席不在了,国家的财产怎么办?

这就是毛主席的人民。---知乎网友

为什么我们的电影情节合理性会受到质疑,就是缺少这种大爱的氛围。也许是时代变迁,集体、同志、人民、信仰等词汇已经被羞于提起,人们更多会关注个体感受和心理权衡,谓之人性。

然而这种理想和大爱正是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基础,离开了它,群体英雄的事迹就成了无根之水,这是无论多少心灵鸡汤,都无法弥补的。

image

1949年,祖国万岁,人民万岁,人民英雄万岁

六、愿祖国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

相对于《英雄儿女》,《长津湖》缺少的只是一首《英雄赞歌》用来点燃情绪吗?

它也许还缺了“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深情;

还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昂扬;

还缺了“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的志气;

还缺了“团结起来到天明”的热血理想。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攻击《长津湖》,我喜欢这部电影:

当我假期在长途的路上,交代家人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看的时候;

当我对朋友说,无论影评怎样,我回家一定要去看的时候;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任由泪水流淌的时候;

当我决定把500字的小感悟,改成5000字长文的时候;

我爱这部电影,所以希望它更好。

我爱我们的英雄,所以更想走进他们的内心。

我爱我们的祖国,希望它永远像英雄们的心愿一样,繁荣强大。

image

1988年,人民解放军保卫南海

image

2012年,辽宁号正式入役中国海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