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有何妨。
日与月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
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间风光,谁不是把悲喜在尝。
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
浪滔滔人渺渺青春鸟飞去了,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风潇潇人渺渺快意刀山中草,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摇。
今天,电台里传来了这样一首歌,爱恨情仇、世事变幻换着辛晓琪天籁的声音而演绎的淋漓尽致,记得这首歌是1994年版《倚天屠龙记》的片尾曲之一,叫《俩俩相忘》,而这首歌的作词人厉曼婷也是非常的牛,虽然是个女词人,但仅廖廖百字,就将江湖、侠义、哲理、情爱写尽,有着鲜明的风格与古典飘逸的独特美感。其豪迈程度不亚于稼轩、东坡之前人了。
而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也曾写道: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词中所表达的道理与境界极为相似,叹人生之苦短,笑意恩仇、快意江湖,洒脱于人世间才是乐事。
由厉曼婷我突然想到了武侠小说里的一个人,梁羽生先生写的《云海玉弓缘》里的厉胜男,因为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所以印象特别的深,厉胜男对金世遗情有独钟而不能自拔,西门牧野命令她必须杀死金世遗。但她怎么可能杀他呢?为了保住金世遗,她使出了一招能致敌于死地的天魔解体大法。但这武功很邪门,使用这招的人也终将经脉尽断而死,这是同归于尽的绝招。当厉胜男使出了这招杀死了西门牧野后,最终在与金世遗成亲的当晚死在了他的怀中。真是令人唏嘘不已,也算得是个情深意重的奇女子了。
今天我不是讲武侠的,我只是由这首《俩俩相忘》而想起了这些相关联的记忆。其实我想讲的是“拈朵微笑的花”,即“拈花微笑”的故事。世人常说心心相印,即是从此而来。
西方灵山,七彩光华转动,绚丽无比,一众大梵天王捧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释迦牟尼佛宝相安详,却一言不发,只是拈起一朵金婆罗花遍示大众,。一众梵王与天人、伽蓝面面相觑,都不能理解佛祖的意思,坐在莲花座前方的一金色头陀老者突然破颜而笑。当然不是大笑,而是咧嘴微微一笑,他就是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就是那个号称头陀第一的大修行者。于是,释迦牟尼佛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简而言之是这样的: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佛陀于是把自己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给了迦叶。这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而咱们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尊奉为禅宗第一代祖师。而后来传法东土震旦(中国)的达摩则被中华禅宗奉为初祖。从而演绎出了一花开五叶的禅宗传奇,而让那个目不识丁的樵夫惠能成为了禅宗六祖,还捣鼓出咱们中华禅宗自己的经典《六祖法宝坛经》。在禅宗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修治身心、舍弃贪欲”第一的迦叶本就无贪欲,其实在他未出家之前还有段浪漫美妙的爱情故事呢。他曾给他的妻子妙贤写过这样的承诺:我不和你结夫妻的缘,
但我与你允同修梵行的诺。我若得遇明师,必记挂你还在红尘漂泊。我若得度,必来度你。
他们是真正志同道合的伴侣,这就是修行者的浪漫。
禅宗讲究心心相印,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类似的事发生呢,很有默契的朋友或情侣之间,只需要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就能知道对方的想法,这就是心心相印的一种,当然“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样的心心相印的境界要高很多了,那其中的微妙究竟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在灵山对迦叶所传示的是一种不垢不污、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东西——真如妙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也是后来在中华佛学中流传最深远、影响力最大的禅宗的初始。
在普遍的世俗观念中,家族的传承需要香火的延续,是通过血脉相传,而在修行者的思维中,思想也是需要传承的,这就是法脉的传承。为了能使教法更好的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佛陀亲自选择了一个他认为能传承他法脉的修行者,摩诃迦叶是佛陀的上首大弟子,其威望者在众人的心目中本来也是最高的。拈花一笑,其实只是一个禅机而已,谁能明白佛陀要传递的讯息和心法。就能顺利地将佛陀度人的事业传承下去。
横渠先生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的“为往圣继绝学”说的就是法脉的传承。佛家修行讲究“悟”,真如本性可悟不可修。只有悟到了,才算是有智慧的。佛陀拈花,是要众弟子们去悟。同时,也是用这种方式,传递将来众生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人们都需要在悟中去修。“拈花一笑”不仅仅只是传递佛陀的衣钵,而是告诉今后的人们怎么去依照佛法修行。
同样,在滚滚红尘的芸芸众生里,人生短短几十年,得一知己,彼此默契,凡事皆能心领而神会的话,一定可以得心应手,无往不利。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被那种生死不渝、互相信赖、默契无间的友情、亲情而感动。那种默契与信赖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与体验,亦非文字所能形容。诚如佛陀所说的那样:不可说,一说就错。因为那种心境和感受是语言及文字所无法精确描述得了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同等经历的人方能体会。打个不算太恰当的比喻,就像做父母的容易知道孩子们的需要,而孩子们却很难理解父母的苦心;就像李白在《将进酒》里写的那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是因为懂得他们的人太少,能与他们心心相印的更是少之又少。唯有体验相等的人,只要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就表达出全部的感受,完成了彼此的沟通,有发射方,有接收方,彼此同频,这便称为“以心印心”。
这就是大诗人李商隐在诗中所描述的那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禅者的悟境,虽不是人人可得而经验的,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众生之间,由大而小,由著而微,总会有若干相通、相共、相同的事情和经验状况吧?所谓同舟共济,我们同居地球、同吸空气、同饮食、同取暖、同求生、同畏死,算一算,相同的地方太多了。正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一个是明明白白的在拈花,一个是会心地微笑,众生看到的是表象,又有多少人透过这种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呢?说无秘密,只有心心相印方知;说有秘密,拈花之人看似并无传授什么。此是禅宗传心法门的一种大机锋和大用处,确非局外人所知,因为拈花是心要拈花,微笑是心自微笑。花非花,笑非笑,是名花与笑罢了。
南师怀谨有偈曰:禅自拈花一笑来,灵山花蕊满灵台;如何净土华严界,又道花开见佛回。
拈朵微笑的花,看一段人世芳华,不执著、不妄想、无分别,阅尽世间繁华,得人生大自在。
名词释注:1、头陀第一:意为“修治身心、舍弃贪欲”第一的人,即修无执着行的第一人。
2、迦叶尊者: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叶”字读音为“摄”音。
喜欢的小伙伴们请举起你们高贵的小手来收藏、关注哦!欢迎小伙伴们一起来讨论交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欢迎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