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会我们共同朗读讨论了第十四章《宝宝天生的道德感》。本章开始的部分大家很容易理解,关于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感的建立,我们对待孩子真的不能像“训练”小动物一样,所以需要我们去学习。学习什么?学着观察、感受和尊重。就拿画画来说,“他得要保持原来的乐趣,又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用别人了解的方式来表达”,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三个层级和阶段的故事。首先,我们在带孩子第一次接触画笔之时他们是不是随意涂鸦,而我们又是否允许孩子画出了方形的太阳和黑色的花草?那样的日子持续了多久?更多地了解和尊重就意味着孩子对画画保有更多“原来的乐趣”。接着,他们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作品,词汇的累积和表达的意愿让每一个孩子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我们是否让自己变得包容,接纳了孩子用不太准确的感受表达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第三个阶段,孩子总要接触越来越多的人,越是年纪相仿的同伴越是能理解彼此画作所表达的内容。那我们呢?怎样让孩子充分地发挥和自由地表达?除了自己明白以外,别人是否也能理解?除了耐心等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需要你的孩子给你,他自己的答案。
关于“尿床”,如果养育者多些理解和宽容,那这一次“试探”养育者(主要是母亲)是否“一如既让地爱我”的机会便不会轻易错过。关于攻击性,让孩子们体验到、感受到,并不受压抑地适度表达有助于道德感的建立,这也就是超我在逐步形成的过程。
道德感并不是简单的一句“你要听话,不能这样做”逐渐形成的,语言的作用也只有在有了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起到你希望得到的效果。规则如何才能发挥作用,爱与自由之间要如何平衡与协调,更多讨论期待你来参加本周六的正华心理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