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节中,尼采用了马太福音八福的语气,来为行进者表示祝福与激励,可以说是全书的重点内容。
人的伟大在于他是桥梁而非目的
尼采望着走神索者的表演,说道:“人类是一条系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条高悬于深渊的绳索。要从一端越到另一端是危险的,行走于其间是危险的,回头观望是危险,战栗或踌躇不前更是危险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而非结果。”
人类是一条悬挂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就如走绳索者一般,不知道未来究竟如何,只能义无反顾向前走。人类的伟大和可爱并不在于他们将会永远是一个矛盾的二分体,而在于他是与超人之间的桥梁,在于他是不断前进、下行的过程,而非完成的终点。
人类的伟大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这句话并不是说人的一生重要的是体验过程,这两者并不等同。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时刻注意的是,这绳索的两头分别是动物与超人。桥梁,一则表示进化到超人的一个过渡状态,另一则表示必须要前进、下行的运动状态。如果反推,当人类是一个目的与结果,那么人类停留在这样矛盾混合体的状态,还有人会称赞其伟大与可爱吗?当人类停留、享受安逸之时,便成为了末人。末人将会在下一节讲到。
18句祝福
“我爱那些不知道怎样生活的人,他们只知道做个下行的人,因为他们是向彼处过渡者。”
这是在赞扬那些不断下行与前进的人。那什么是下行?就是要将人生的目标下降至大地,要基于人的本能与生存价值去生活。我觉得下行如同尼采下山,从高处向下去奉献自我的智慧,我将其理解为一种奉献的激情与血气,如同第一节中的阳光从高处向下照射,传递光与能量。前进就是在大地上认识、工作、发明和甘于死亡,代表着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
“我钟爱那些非凡的轻蔑者,因为他们正是非凡的崇拜者,以及渴望彼岸的羽箭。”
因为足够尊重伟大,所以蔑视渺小,所以既是非凡的轻蔑,也是非凡的崇拜者。正因为其对伟大的憧憬与渴望,所以他们对一切保持怀疑与蔑视。
“我钟爱那些人,他们不先向天际以外去寻一个位置牺牲的理由,确默然殉身大地,以期大地终有一日能为超人所有。”
这是在赞扬那些不迷信宗教,不向上帝、老天寻求依靠的人们,他们不会想着进入天堂、极乐世界,而是甘于死亡,希望上帝的阴影散去,超人终将到来。
“我钟爱那些为求知而活,同时为使超人出世而求知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在追求着自己的完善。”
追求自我的超越,同时能够认识到大地和超人的意义,理解从人类到超人的生成过程。
“我钟爱为构筑超人的栖所而工作,并向超人提供大地与动物而创造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在追求着自己的归宿。”
如果从表面说,值得赞扬的是我们为了超人的诞生而打工、思索,可能我还不太理解。但从追求归宿、激情与血气,在结合工作、思索、大地、动物、人,我会这么理解这句话。我们作为有着动物本能的人类,在大地上为了自我的完善、超越,挥舞着一腔的血气与激情进行工作与思索,这是值得赞扬的。也可以说要为了理想而工作,不能贪图安逸,当然这里的理想不是指金钱权利地位。
“我钟爱那些珍惜自己道德的人,因为道德是自我完成的意志与一支憧憬的箭。”
起初我对这句话并不能太理解,对于尼采来说,道德是虚构的、障碍的,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的他,又如何钟爱那些珍惜自己道德的人,但他又说道德是自我完成的意志和一支憧憬的箭,是什么意思?首先他谈的是珍惜自己道德的人,而非遵守道德的人,既是如珍宝一般惜爱,那就会辨别、选择,而非听从世俗的道德。此处的道德更是指代为了超人的来临而下行的意志,可见尼采对道德进行了价值的重估与定义,区别于我们常规理解的社会生活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的意思。
“我钟爱那不对自己的精神做任何保留而期望化整个精神为道德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在精神上跨越了那座桥。”
延续上一段对于道德的定义,完全成为自己的道德之精神,就是不加保留,完全奉献,完全下行的意志。
“我钟爱那使自己的道德于自己的志趣和命运合而为一的人,如此这般,他就可以为了个人道德而生死相期。”
把自己的道德变成自己的偏好和宿命,甘愿为了自己的道德生存或死灭,赞扬有着激情与狂热之人。拿最近的人物打比方的话,电视剧《狂飙》中安欣应该便是这样一人,为了分清黑与白,愿生死相期。当然这黑与白未必是尼采会认同的道德,毕竟他的善恶观十分独特,容我慢慢了解。
“我钟爱那不吝于灵魂、既不受谢也不致谢的人,因为他常贡献而不藏私。”
这是赞扬常常做出贡献的人们,查拉图斯特拉下山也是希望能够贡献他的智慧给世人,他的目的是向下创造达到幸福。因为是一个贡献者的角色,而非祈求撬动对方的利益,所以不求回报,也无需回报,便无所谓谢谢。
“我钟爱因常赢骰子而感到惭愧的人,他会自问:我是一个作弊的赌徒吗?——因为他输得起。”
这是赞扬羞于侥幸成功的人们,结合《快乐的科学》186中对于无不正当而平凡的自己感到心绪不宁,期望成就非凡卓绝之举的人,258没有一个胜利者相信偶然的机遇来看,更深一层还是会回到自我否定与超越之中,保持对一切的怀疑。
“我钟爱行而后言、践履甚于允诺的人,因为他追求着他的自我完成。”
“我钟爱肯定未来而救赎过去的人,因为他愿为眼前的人效劳/灭亡。”
这是将历史看作超人生成的过程,由此认识未来和过去的人的意义。过去,大家生活于上帝之下,如今则于上帝的阴影下生活,而尼采不惜灭亡而要和现在战斗,企图传递智慧。
“我钟爱对上帝“爱之深而责之切”的人,因为他必将因招引神怒而亡。”
这里反用了《希伯来书》12,6“因为上主惩罚他所爱的。”爱神而惩罚神,保持对一切的怀疑,即使这样的怀疑将会触怒他人致死。这是要用愈加严格的态度锻炼自己信奉的理想,使它逐渐提高。
“我钟爱在受创时依旧能够保持其深邃的灵魂,而细微小事也可使他为之赴汤蹈火的人,他这样就会欣然跨过那座桥。”
虽失败而不失灵魂的深度,对小小的体验也能认真把握,以自觉自己的不成熟。这在《快乐的科学》38节中也有可参考的观点,吸引青年人的东西是做某件事的热情——宛如燃烧的导火线,而非事情本身。在失败时能够保持深邃的灵魂,但也要保有激情。
“我钟爱因心灵过于丰实而忘己,与万物合一的人,万物因此成为他的归宿。”
在《快乐的科学》19节中说到“毒剂可使弱者走向毁灭,但对于强者,它无异于增强剂,强者是绝不会称之为毒剂的。”可见万物都有助于其成长,不论善于恶,而造成弱者死亡的毒剂会使强者更强。
“我钟爱精神与心灵两皆自由的人,他的头只不过是心之内腑,他的心则促使他完成自我。”
尼采的自由,与常论之意不同,首先他认为所谓没有高低之分、民主的智慧的自由,不过是用现代理念来奴役人们。伟人们大多是在什么环境生长的?往往是在苦难、悲剧中成长。
生命意志必定升级为无条件的权力意志,而一切种类的严酷、暴力、奴役,暗巷里和内心中的危险、隐秘、廊下派、诱惑艺术、魔鬼行径,一切恶的、可怖的、暴政式的、如毒蛇猛兽一般的东西,人身上的所有这一切,作为“人类”这一物种的对立面,对其成长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善恶的彼岸》44节
《流浪地球2》有句台词很应景“要让人类生存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毁灭。”
尼采认为让伟人成长的环境是极具苦难与悲剧的,如果将周围变成安全、安逸、平等的环境,长成的会是庸人、中等人,甚至末人。所以他的自由,并不止于是善的自由,更在于恶的自由,当然哈他绝不是赞成暴力、侵略。我认为其主要是重新定义了本能的恶与善,认为这都是自由的,而恶的本能,也有利于保存人类。
仇恨、奸邪、掠夺、统治欲,还有其他许多被称之为恶的东西,均属保存本质的行为,自然是代价高昂的、糜费的,且大体说来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但它们毕竟属于屡试不爽的、使人类得以保存至今的诸多因素。——《快乐的科学》1节
“我钟爱那些人,他们像一颗颗来自天顶乌云降落的沉重雨点,预报着雷电之即将来到来,并如预言者般逝去。”
这雷电就是超人,参考《快乐的科学》371节,这是预言者崇高的厄运,他们扎根在邪恶之中,像树一样生长,不断向上成长,直到离雷电更近了,甘愿为了向人们传递这一信息,而成为了落地的雨点,即使被误解、曲解、混淆、重伤、忽视。
这向上成长也就如查拉图斯特拉上山,成为雨点则代表着他下山,一个是自我更新、超越,达到一个溢出的状态之后,向下去传递他的智慧。
书籍参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余鸿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快乐的科学》、《瞧,这个人》、《善恶的彼岸》
课程学习:赵敦华:尼采哲学
全篇90小节 前言1-10 | 卷一1-22 | 卷二 23-44 | 卷三 45-60 | 卷四 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