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模版
在每一章的最后,放上一些思考题和答案,似乎是教材才有烂俗的套路。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很多网络上自媒体高手的每日一推,都会留下一些思考题给订阅者。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办法,既让干货的传播不再成为一种被动的灌输,也可以作为一个“钩子”来加强与订阅者之间的互动。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订阅者切换为作者,在做自己的知识管理最后的输出文档时,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技巧。(温馨提醒:回复关键字“输出文档”,有真相喔)
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自问自答模版对于作者的我们有什么价值呢?
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搭建起另一种结构。我们的输出文档编辑过程可能大多采用树形结构来铺排我们的观点,即总观点+分观点。而这样的结构在表述观点的时候,有优点也有缺陷。打个比方很像是登高望远,我们的确可以看得很远,但越远的也就越模糊,甚至我们不清楚远处的天和地到底有没有连在一起。所以,很有必要引进另一种结构,来梳理我们的输出文档,梳理其中的知识结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下:
1)香蕉是黄色的,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
2)橘子是黄色的,酸甜可口,是秋冬季常见的美味佳果。
问题:文中提到的黄色水果有哪几种?
答案:香蕉和橘子
(你可以无限吐槽这个例子的NC程度)
但是,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原来的结构是水果+各种属性,而问答帮我们从黄色这一属性切入,变为某一属性+各种水果 的全新结构。
有经验的读者,一定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不用思维导图(mindmap)等软件?
的确,思维导图的软件可以很有效地运用连接线等来搭建多重结构。但是,可想而知的是,如果结构多到一定程度,思维导图本身会变得非常凌乱。相比之下,在word类的输出文档里,把2种结构有序区分开来,反而视角更清晰。我的建议是,先把大脑里所有想要实现的结构都在word类的输出文档里确定好,再做相应的思维导图,这样会大大节约制作思维导图的时间,并能提高思维导图的质量。如果你的大脑本身就是混沌,你的思维导图只会是混沌的升级版——混混沌沌。
好了,关于自问自答模版的主要观点就啰嗦到这里为止。还想补充的一点是,知识管理里面的很多模版其实没有那么复杂,都可以随手拈来。如果你发现一个模版别人在用,而你从来不习惯用,那你就要试着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问一个为什么,可能让你对模版的理解,比别人更高一个层次。另外,也要跳出思维的高墙,不要因为应试教育体制下见惯了 “课后问题”,就习惯性地排斥。
让输出文档成为有多种结构的变形金刚,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