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来到北京,这和她之前呆的小城一点也不一样。这里的人们彬彬有礼,但也少了很多热心。在中原城市,一向重视关系,这同学那同学,人们习惯呼朋唤友似的。在这里,只感觉只要事情合理办事人员真的按规则办事,也没有故意不给你办这种情况。
硕士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故乡和专业方向,课程开始涉及很多文献及研究方法,和本科一点也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老师,习惯让自己的硕士生去干一些报销之类的杂事,偶尔谈谈学术,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硕士喊导师为老板。
梅子印象非常深刻地记得有一次财务处年末提前关帐,由于报销实在太多,开始实施银行银行的排号制,那个初雪的早晨,天还不亮凌晨四点跑到财务处去排号,从财务处的门口到楼梯口排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她拿到了23号,她甚至听说有学生睡到了走廊为了拿号。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教授有些愤慨,他说自己从来不让自己的学生跑过来报销,可是他六点早上跑过来排到了后端的位置。梅子听出了很多无奈,中国的研究生体制,科研制度啊,确实现实比较残酷。
她经常穿梭在财务处和教学楼,因为导师给的报销的单子从来没有对过。不是缺这就是少那,或者数字错了。财务处老师也不会一次给你交代清楚,就这样一遍一遍来回跑来跑去,直到事情close掉。
这种事情一直到了她出去实习,有小师妹接替她报销才休止,她也练的厚脸皮的本领。她在一家资深500强外企做一个税务实习,跑遍京城大大小小的税务局,和税官们打交道。税务局有的单独一个楼,有的在soho里,有的更神奇,在院子里,导航都不好找,她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税务局人员,认真门清的,业务不精的,还有在变革期问也问不清楚的。
公司的邮件是英文的,公司的电脑系统也是英文的,公司的复印机是英文的,甚至马桶和洗手液也是国外的。连带她的姐姐说话也是中文夹杂着英文。还有很多次电脑培训和电话会议,也是英文的。每次坐着回学校的班车上,车里静悄悄的,偶尔能听到全英文的电话,梅子不由得羡慕起来,她的英文还没到畅谈自如的地步。
每天早上带着胸卡进出园区,在食堂里吃点早餐,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吃完饭还可以午休一段时间,这对比她之后的工作生涯简直不能好太多,带她的姐姐也很好,很可爱的一个姐姐,梅子最满意的是,中午在食堂吃饭可以拿一袋酸奶和一个水果。在食堂里甚至每个实物都有样品,上面标注了卡路里。下午下了班车回学校有一个大叔住在学校旁边,他们很能聊得来。大叔说小时候住在大理,那里山清水秀,家里的墙壁上长满了仙人掌。工科男人一干技术几十年,就在企业里没有出来过。梅子想起入职几个月以来,财务的office 里坐在小隔间的领导一圈只剩下两个隔间的领导还在,果然还是商科的人比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