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我想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小孩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孩能成为“别人家的小孩”,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按时睡觉起床,不乱吃零食,做作业能自觉完成,不需要大人催促焦急。
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出有更强自控力的孩子呢?
001 父母培养出自身的自控能力
老喻在《小孩的人生算法》中,分享的第一个家庭教育的底层思维就是,赢在父母,父母才是小孩真正的起跑线。
这边所说的赢在父母,不单指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认知能力以及父母言行、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很多家长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小孩的身上,给小孩很大的压力,却没想到,着眼在自己身上才是重点。
对孩子狠,不如对自己狠点。
与其希望孩子过上你要求的生活,不如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去影响孩子。
如果家长的自控力很好,或者不断努力让自己的自控能力加强,一定会对小孩有好的影响。
比如父母养成早睡觉的习惯,孩子一般不会睡得太晚;父母饭后锻炼身体或阅读,孩子肯定不会想着看电视;父母总给家里备好健康丰富的食品,孩子肯定不会吃很多零食。
002 从语言上引导孩子
《父母的言语》中讲到,命令、侮辱性的言语会挫伤孩子的价值感,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而更多地采用建议性的、正面的语言,能增强孩子的价值感,让孩子有更强的自控力。
我身边有一个妈妈,现在大宝上二年级,他说自己的孩子做作业特别不积极,拖延非常严重。
可我印象中,他的这个男孩挺乖的,挺愿意合作。之前来过我家几次,我都有这种感觉。只是我发觉这个妈妈总是用命令或侮辱性的语气对他说话。
“XXX(孩子全名),你又在吃糖果了,看看你一天要吃多少糖果!”
“XXX(孩子全名),把手机还给我,再不还给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XXX (老公全名),看看你儿子什么样子!”
这些都是在周围有旁人的场合说的,听得我这个旁人都觉得很不舒服,何况小孩。
最近接触这个小男孩,发现他确实总跟妈妈作对,但我想他的叛逆跟妈妈的言语关系密切。
其实做父母的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当我们批评指责孩子的缺点,孩子容易重复这个缺点,当我们用心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积极地去肯定他,他就容易重复这个优点。
我们家大宝今天因为一件事情不顺心,发脾气,还在房间扔起了东西。不过我发现他在扔东西的同时,还是会小心翼翼地把装满水的杯子移开,不会动到我的电脑。 扔的都是一些他认为不会弄坏的东西。
这时,我就大声对小宝说,你看到了吗,哥哥虽然在发脾气,但是他其实还是挺能控制自己的,他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能扔。
我知道大宝认真地在听我说话,而且听我这样说以后情绪比较缓和了。
后来大宝情绪告了一个段落,他自己就主动拿了一个扫把把地板扫干净,还把凳子扶正,这确实出乎我意料。
每当大宝和小宝有争执的时候我就会鼓励他们找到两个人都开心的方法解决,并提醒哥哥他常常有办法,哥哥也确实总是能相处更好地办法去解决。
找机会用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孩子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
003 给孩子锻炼自控力的机会
黑幼龙老先生在《慢养——做不焦虑的父母,养育更优秀的孩子》课程中讲到,培养小孩的自控力要多放手。
他提议在小孩上学以后,不要再拉Ta起床,监督他做作业,这正是Ta自己锻炼自控能力的时候。
可能刚开始Ta会因为迟到或者作业没有完成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但这正是他需要承担的后果,去面对的事情。
可以跟Ta一起提前讨论解决方案,比如自己定闹钟等。让他自己去面对,逐步培养出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
确实,我们常常觉得小朋友还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并不是小孩自控能力不行,或者就是没有给他控制的机会。
自控力更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锻炼的,越早锻炼小孩就能更早地拥有这种能力。
希望我们能给小孩榜样的力量,用语言引导Ta, 给与他们耐心,相信用正确的方法,孩子的自控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好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