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幸听过毕飞宇老师的讲座,讲座时间不长,一个多小时,却响起了十几次如雷的掌声,我和其他听众一样,也被老师的智慧深深折服。没有ppt,没有讲稿,听众现场提问,老师临场解答,思维逻辑严密,语言风趣幽默。从此,我就喜欢上了这位十分有魅力的智者。
我是一个幸运的读者,还未拜读其书,就先见其人,说来其实很惭愧。但是,读书,永远不晚。最近,我又翻开老师的长篇小说《平原》,“饥渴”地读起来,我很爱读它。
我爱它的语言。小说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苏北兴化县王家庄的故事,书里出现了许多苏北方言里的词汇与语法,同为苏北人的我,读起这些文字,仿佛见字如面,就像一位亲密的长者站在我的面前回忆,向我娓娓道来发生在苏北大地上的故事——苏北少年端方的故事、王家庄的故事、一代人的故事。
毕飞宇老师的语言还带着魔力,一种幽默,能产生共鸣,让人陷入思考的魔力。就如小说之初,主人公端方与其继父割麦的情节,端方到底是刚从高中毕业的少年,对割麦子这种农活毫无经验,麦地里的端方脱掉衣服,一马当先,把继父甩开一大截子,他存心了,“他要让继父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光会吃不会拉的软蛋子”,继父轻瞄了一眼“作死”的端方,心想:庄稼人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身子骨泡在汗水里,用盐腌过了,腌成咸肉,这才硬挣,这才有嚼头。鲜肉有什么用,软踏踏的只配烧豆腐。每每读到继父的这段心里独白,都会忍俊不禁。“腊肉”与“鲜肉”的比喻通俗又贴切,又让我联想到娱乐圈经常提到的“小鲜肉”这个词,不就是有这么一层“只配烧豆腐”的讽刺含义在里面吗?在这本二十世纪初期创作的作品里读到现在的流行词汇,有趣有趣!继父的心理独白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年轻人的耳朵塞不进别人的舌头。我总觉得“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词语带有那么一丝讽刺含义,讽刺年轻人的莽撞、年轻人的自以为是甚至是不可一世,毕老师的这句话也正是这个意思。一次割麦的场景就把儿子和继父之间微妙的关系展现出来,通俗幽默的语言道破了年轻人身上的致命弱点,在继父这个不识字的庄稼汉面前,端方这个高中毕业生还是太嫩,或许,年轻人通过读书学到的生活经验与人生道理,还是太浅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