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自己的看书学习方式有问题,但只知道病症,找不到病因,更找不到解药,虽然快,但看完两眼一抹黑。直到听到圈妈的速读课,恨不得移民到武汉去跟她做邻居。因思维导图,在网上有幸认识圈妈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我与她儿子同名,也算是失散多年的亲戚,以至于现在经常要给别人解释,圈妈不是我,她是大咖,是我的偶像。终于盼到圈妈再开速读课,武汉和北京,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去北京上速读课(武汉明明更近好嘛,所以这是个疯狂念头),历经一番波折,终于成行了,终于要见到日日思念声音头像都那么熟悉的小伙伴了!终于要见到活的偶像圈妈了!真是爱死她的声音了!没上之前是有些打鼓的,担心一天就7小时的课程能有什么收获,而且因为担心强度太大,怕自己跟不上或者犯困。事实上,一天下来,不仅准备的醒脑神器没有用上,而且还意犹未尽,不一定记住了全部的知识点,但收获的干货满满的。
上课之前,对于读书,自己梳理出以下几点困惑:第一,随着生活的忙碌,大段整块的时间少得可怜,读书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第二,书中的每个字句都看过,但合上书本,不仅记住的关键点少之又少,想流畅表达出来都成问题;第三、因为没有时间读书,内心变得焦虑,试图买书来填补心中的焦虑,陷入:读不完——焦虑中——继续囤——读不完 的恶性循环中;第四、对了解过的内容没有新鲜感,不愿意再看;第五、读书的输出是线性记忆,并没有提取,没有串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圈妈的《呼吸悦读,成长加速》的北京速读和思维导图复盘课。
七个小时的课程,不仅豁然开朗,甚至颠覆了三观打通任督二脉。课程中印象最深刻,对我具有冲击力的认知有以下几点:
1、雨露均沾,每天换一本,存储式阅读变为流水式阅读
2、读书一定要带着清晰目标,或者说,读完必须有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从刻意练习开始,慢慢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
3、先阅后读,熟读三遍,其义自现。对于了解过的内容没有兴趣再次阅读,这毛病看来得改,一二三遍的阅读目的是不一样的,从快速浏览---有重点的粗读---提炼笔记的精读。快速阅读是了解题材结构,初步构建全书的框架,速读就应该有重点,去串起书本的脉络。精读的时候就可以提炼做笔记了。
4、知识的存储其实只模块化存储,并非完整语句,而且模块化的关键词。当需要对外输出表达时,大脑在存储体中搜寻到相应的知识模块,同时会进行重组加工的。读书时会走神的问题,是因为视觉输入的速度远远小于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说白了就是 不!够!快!
5、现场复盘思维导图课。线上几节课果然不如线下一节课来得生动。
理论终究是理论,还是要靠行动来内化。在课堂中,据圈妈在课中的粗略估计,《爱的五种语言》累计35分钟看完全书的内容(虽然我个人还是查测试部分),但重点是,这次看完,我能讲得出来!画完”精心的时刻“思维导图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竟然还算流利进行了讲解。第二天,甚至拿着导图,就与闺蜜快速分享了这本书,记住了全书主要的知识点。简直是个奇迹!
课后作业:
1、及时复盘。这是我的第一篇简书,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复盘,用文字输出所习得的内容。
2、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读书必须带着目的,必须要有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
3、学习的感受和触动是,原来自己对于阅读存在一个很大误区,想着一遍看完书,就能记住书上的内容,把书当成了老师。其实应该是一个可供自己随时查阅的资料库!
4、我的三点收获是:学会点读的技能;知道如何用输出去倒逼输入;只有让大脑多接受新鲜资讯或者不同类别的知识,大脑门卫才能让更多的知识模块进入大脑。
接下来我的计划行动是:
1、明日清理家中书单
2、两周完成一本书籍的阅读,并形成思维导图。
3、合理利用上午吃早餐后,晚上丸子入睡之后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其余时间机动
内心已经跃跃欲试,鞭子抽起来,行动拿出来,明天就开始读起来吧!
真心感恩遇到圈妈和身边的这群小伙伴们,在你们的带动影响下,我也在努力学习,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