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阅读罗辑思维第五期《洞察》这篇文章,我心随所感转发下图这段文字,引来一系列反应。及时分享、沟通、行动,收获惊喜。
文章中,主要讲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之一的刘润老师在与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小米生态链的负责人刘德聊了一通后,他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洞察。
通过“遥控器电商”“动车组与火车”“烤红薯生意”“生活耗材”等几个比方,把小米生态链中的一些商业逻辑说得非常清楚。详见文章。这里重点提到什么是洞察?能做出精妙的比喻,就是你有洞察力的表现。这个效应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让知识穿过身体。
之后,罗振宇老师举了一个某音乐教育家讲小孩学音乐的例子,见下图。
重点是: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从信息到概念,然后储存;另一种是从一种感受到别一种感受,然后输出。后一种方式,也是让知识穿过身体。
洞察,当你可以用一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来比喻当前事物的时候,你就已经学会了和外行沟通。注意,如果你只能用术语,对熟人才能把这件事讲清楚,对不起,你对这事的理解还远远没到究竟(我正在学哦)。你只是转述别人的表达,你还没能使知识穿过你的身体哦!
我总结为理性学习和感性学习的方式。
由以上,有感而发,想到马上分享。第一,分享给妈妈群,对于孩子如何学习,有帮助。第二,我突然明白了,一直关注的一位朋友,她的读书会为什么如此成功。
得到一:孩子在听故事、读诗词、看画、听音乐时是什么感受,什么颜色
我分享到了一个妈妈群,果然引发妈妈们的赞同。可以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一位妈妈说到,想起有一天婆婆和小宝贝读《马诗》,说怎么好像不太高兴似的;又说到小时候自己读泰戈尔的诗,有一种粉粉的温馨的感觉。我也记得,网络上钱儿爸和儿子迈克读诗,他在与迈克讲的时候,会问他这是什么颜色的,高兴还是有点悲伤的。
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妈妈们说学了一招,我也更重视起来。纠正了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个认知,用起来吧!孩子更适合用感受来引发感受,她们在这个时候,心灵更纯净,感受能力更强;保护孩子的感受力、想象力。
更需要学习的,反而是我们大人,普遍思维固化得厉害。向孩子学习,去多看优秀绘本。也是激发创意的绝佳方式!
得到二:感染人的阅读引领,在于她敞开心扉,信任
我转发给了子木,她凭着热爱、信任、臣服、利他创办了UP读书会,一期期走来,影响越来越多人。
我说,你的读书,就是从感受到感受。特别感染人,吸引人,激励人。与众不同!
交流间,她更明白了自己的独特价值,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师承同一位老师,我却相差那么远。
我对她的状态“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调频不好。原来在于:我的心有防备,有封闭,不能全然信任,没有打开,又怎么能调频好呢?我理性上懂,但是许久以来,其实是压抑情感的,害怕很开放的袒露真实自己。
参加第五期猫叔的剽悍行动营,通过每天的写作思考,我就发现,文字里理性多,说教多,感情表达、感染力不够。
最后的话
及时分享,马上行动,以心交心,结识朋友。
欣喜遇见真实的自己。
爱自己,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