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名师教学艺术与课堂技巧100例》《为学而教》等多本书,其中这两本书对我帮助很大。谈一点浅显的感悟。
沈百军在《为学而教》里提到一节课一般设置三个环节,导入、探究、练习。在这里说说对“导入”和“探究”的体会。
1导入要“简约”而“有趣”
华应龙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时导入新课的设计
(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如下图)
师:想滑哪个?
生:第三个。因为刺激。
师:哈哈.三个滑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矮一些,最后一个最高。
师:还有不同吗?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台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华应龙老师创设的滑滑梯的情境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华老师知道,滑滑梯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老师把常见的生活情境引到数学课堂中,与教学内容衔接得恰到好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我没有对导入引起重视,看了名师的教学,才真正对导入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探究“缓慢”而“透彻”
新知的探究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把最宝贵最多的时间放在新知的探究上。
在学生初步认识“高“的含义和尝试在自已庄练习本上画高后,为了让全体学生掌握画高的要领,陈庆宪老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画高的教学过程。
师:谁愿意上来画出黑板上这个三角形的一条高?
一个学生上来画,可能是由于初次接触画高,该生拿着三角板带直角的一边对准顶点时,而另一边却偏离了三角形的底,但当一边对准三角形的底时,却另一边又偏离了顶点。
师:谁愿意上来帮助她呢?(这时学生纷纷说:我愿意!我愿意!……)
师:只能请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在下面继续观察好吗?
在另一个学生的帮助下终于画成了高.并标出了“高“、“底“、“垂足“的位置。
师:(先问第一位学生)刚才你一个人在画高时碰到了什么困难呀?(这位学生说了点对边、边对边的不容易)
师:你们俩能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画高的吗?
生:(边拿着三角板演示边说)先拿三角板带直角的一边对准三角形的BC边.移动三角板的位置,便另一边对准顶点A,然后画一条垂线从点A到边BC。这条垂线就是BC边上的高.
据说陶行之先生在为他的学生讲课时曾演示了这样生动的一幕:先生手抓一只鸡走进教室,在讲台上撒下米粒,随后向下按着鸡头强迫鸡吃米,鸡却拧着脖子坚决不从;先生又扒开鸡嘴往里面硬灌米粒,鸡还是昂着头、挣扎着不吃;先生松开了手,只见鸡在讲台上甩甩头、抖抖毛,自由活动了一会儿便悠闲自得地吃起米来。
先生用如此浅显生动的情境把深刻的教育原理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这个原理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进行探究。
陈庆宪这节课也体现了这点。具体为两点:
第一、善于等待.
如当一个小朋友画高有困难的时候,面对此情此景,很多教师都可能会马上伸出援助之手,帮孩子一起扶正三角板然后顺畅地画出三角形的高。我可能会更加焦虑,会换个好点儿的学生来画,或让学生下去,自己动手来画。
可陈老师没有这样做,他在等待,等待下面的同学都观察到这位同学画高是如此的不容易后再说:谁愿意上来帮助她呢.陈老师在等待中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和机会,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课堂呈现无限精彩。
第二、善假于物(此‘物“乃学生之嘴也)。
当两位学生合作画成高后,一般情况下很多老师都在心里暗自庆幸,终于顺利通过了.但陈老师又没有这么做,而是让上台演示的学生自己来表述画高的过程与感受,教师针对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再次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和画高的过程.这一细节折射出陈老师“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表现出陈老师“以学定教”的教学风格,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给予孩子更多感知、体验和历练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学得“透彻”,很多时候就要大胆地给学生时间尝试、感悟,然后再进行巩固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