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回到家,看了下时间,已经接近午夜,二十周年高中同学聚会,每个人看起来似乎都很兴奋,而林夕虽然参加了,内心里却很排斥这种无聊做作的交际。
有些人努力“暗示”着自己事业的成功,或者生活的滋润,再不济也要表现出如簧巧舌、左右逢源,一些平庸的也会时不时附和几句,完美地配合着几个爱出风头的人,热闹的场合也常有个别个性孤傲的冷眼看戏。
林夕就是属于最后一类人。不得不参加这种无聊的聚会,是因为怕成为同学们眼里口中的异类。
洗漱弄妥,睡到床上时已经凌晨1点。到了这个点,反倒没了睡意,林夕索性斜躺在床上看起手机来。
忽然语音提示收到一条微信,她很诧异这么晚了还有谁会给她发信息,边想着边点开来看,原来是罗康,一句简单的问候:“到家了吗?”
林夕没有马上回,对于她来说,罗康这个名字曾经是那么熟悉,但这个人现在对她来说又是这般陌生。毕竟二十年基本没有联系,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小城市,也没有过一次擦肩而过的重逢。
想到这林夕不免有些感伤,虽然不再是情窦盛开的年龄,但有些人无论现状怎样,他或她是一辈子都不会忘却的吧。
林夕放下手机,恍惚起来,过往的一切如放电影般在脑海里呈现。
罗康和林夕是高中同学,那个阶段正是林夕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难以跨越的坎。
林夕的父亲,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开小作坊的老板,一夜暴富,吃喝嫖赌,又缺乏管理能力,报应来得太快,五年不到,就走了下坡路,再死撑个两三年,终于彻底垮了,家里常常被要债的吵得鸡犬不宁。
要债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有一次林夕一个人在家,要债的来了,她赶紧躲到楼上的房间。
听着来人重重的、一步一步上楼的脚步声,林夕身体僵直,吓得大气不敢出,心跳得胸口生疼,好像就要从嗓子眼里弹出来,在林夕躲藏的房间门外,脚步声戛然而止,可怕的静谧在持续,来人一定正用可怕的目光扫射她们破败的房间,此刻的林夕觉得时间凝固了……幸亏最后来人并没有踹门,又重重的、一步一步的下楼了。
林夕终于撑不住了,身体软下来,瘫倚到门上,没有哭,眼泪却迅速模糊了双眼,轻轻一眨,大颗泪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后来突然有一天,林夕回到家,一点声音都没有,一个人也没有,爸爸妈妈跑了,哥哥嫂子走了,谁也没告诉她他们去了哪里,她该怎么生活。
她就这样成了一个有家人的“孤儿”,一个毫无安全感的女孩。她甚至羡慕那些真正的孤儿,能被人同情和关怀,而像她这样的,感觉就是被亲人抛弃,又遭全世界鄙视的可怜虫。
林夕在镇上的高中读,成绩一直遥遥领先,班主任很看得起她,让她当了班长,但因为家庭的变故,她的内心是自卑的。成绩是她维护自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其实林夕心里明白同学们多少是知道她家里的情况的,所以她的内心很敏感。
大概是高二吧,罗康和林夕坐在了前后排,罗康是个心地善良,性格有些腼腆的男孩,林夕是个情感细腻,学习优秀的女孩,一前一后,接触的多了,懵懂的年纪总能在彼此的眼睛里读到刻意躲闪的情愫。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罗康常常会帮林夕买好了菜放在宿舍窗台上,买了零食放在课桌肚里,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礼物……
林夕虽然人穷志不短,但对罗康的帮助却没有拒绝,也没有客套。在林夕的心里,罗康胜过家人的存在,他的关爱所带来的温暖是成倍累积的。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每日看似雷同的学习生活下,同学们都有一颗躁动压抑的内心,悄悄演绎着各种自以为是的小故事。
林夕和罗康之间也依然是纯洁的友谊,林夕虽然是女子,但内心有着远大的抱负,将来要做个成功的商界女强人,拯救自己的家庭。所以她并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儿女情长中,不过对罗康的内心想法她还是有一种恶作剧般的好奇。
有一天夜自修等同学们走光之后,她探身从罗康的课桌里拿出了他的日记本偷偷看起来,“我是不是喜欢上了她”,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林夕的心突突地跳,因为她断定,罗康对她是有那么一点意思的。
两年的时间很快就将过去,林夕现在想来,这两年大概是她人生中精神世界很富足的两年,学习上很轻松的就能考到班上的第一,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老师们也都很看重她,除了家庭、物质,林夕觉得很知足。
后来各自读了大学,林夕也曾在开学初收到过他的一封信,也回了。至于信的内容全然不记得了。因为之后,再没有信件往来。
对于林夕来说,这段关系用友情来形容更为妥当,所以虽然没有痛苦,也多少有些失落,但一直以来对他将近两年时间的帮助始终心存感恩。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除了写信,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方式的。大学两年,专业决定了学习科目都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林夕怎么也喜欢不了,失去了学习优势,则更失去了自信。
毕业后林夕进入了县城的报社,当了一名编辑。之后成家,生娃,磕磕碰碰,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
毕业后的二十年里,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到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邮件、QQ、微信等等各种软件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无所不能。
林夕也和别人一样,陆陆续续和过去的同学老师朋友建立了联系。而罗康则像消失了一样,从同学们聊天的碎片中,林夕大概知道了他大学又谈了恋爱,毕业后分手,回本市开店卖电器,赚了些钱,然后买车买房结婚生娃,后来店关了,就没人知道去哪了。
这次二十年聚会,组织者大费周章的找到了他,才有了这次见面,让林夕见到了已被时间改变了的罗康。
刚开始同学们都很客套,表现出与自己所受教育相匹配的教养,礼貌热情的招呼,尽量显示着自己的成熟。
餐桌上几杯酒下肚,同学们立马都现了原形,完全没了秩序,有演讲式讲话的,有波浪式起哄的,有自顾扎堆私聊的,十足像一个没有老师看管的差班的自修课。
看着大家激动地泛红的笑脸,林夕也莫名的感动起来,最近二十年的记忆瞬间消失,回到了曾经那个胸怀大志又生活艰难的学生妹。
但是林夕知道,眼前激动人心的场景并不真实,当大家一夜沉睡醒来,生活会照旧,除了个别人会做回朋友,少数人也会时常问候,但大多人依旧是不会联系的。
罗康看起来也是特别激动,到处敬酒,各种问候,极尽恭维,经过时间的洗礼,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腼腆的大男孩了。
罗康敬林夕的时候,并没有特别,一如过去读书时,从没有说过一句表白的话,更没有一个超越友情的动作,只是在对方的眼神里,似乎都能看到过去的自己。
喝完酒,大家闹哄哄的又去唱歌了。林夕不大会唱,熬到了结束。分手时,罗康加了她微信。
于是,才有了开头收到罗康短信的一幕。因为当年的帮助,林夕很想发自肺腑的跟他说声谢谢,也想问问当年为什么突然断了联系,还有这些年忙了些什么……
可是,林夕最终只回了五个字“到家了,晚安”。林夕清楚,这辈子两人的关系只能定格在“友达之上,恋人未满”的阶段了。懵懂的青春,这种关系是甜蜜的,粗糙的中年,却只剩下了理性。
放下手机,林夕努力使自己入睡。
第二天林夕被电话铃声吵醒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中午了。电话是柳小秋打来的,林夕心里烦她打扰到自己睡觉,接通电话想开口骂她,结果立刻听到柳小秋夸张的声音……
罗康死了。死在回家的路上,两辆轿车相撞,其中一辆撞击后失控,旋转着甩出去,把正在走路的罗康撞飞,脑袋重重地砸在了马路牙子上。据说120到的时候罗康的上半身几乎都在血泊中。
摔坏的手机上,还能看到一条没来得及发出的信息“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该说的都说了。估计是遗言了”。是发给一个备注名叫“夕”的人的,家人都不知道这个“夕”是谁。
一语成谶。
人生会经历很多平常的告别,有时即是永别。
林夕感到心特别的痛,“我接受你那么多的帮助却没说过一声谢谢,而你喜欢对方这么多年却从没说过一句爱你。我们都自作聪明的以为人生还有很多以后,所以一再的错过。今日的‘我们’,再无以后。罗康,谢谢今生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