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是谁?如果你还记得你人生中的第一篇朗诵并阅读原文的古文的话,你应该对“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还有印象。没错,这篇《童趣》正是来自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偶然想起翻了翻《浮生六记》,才发现这本自传体散文,尤其其中成就最高的《闺房记乐篇》,实则一部“恋妻日常甜宠文”。“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而沈复本人也说,之所以会写下这本传记,也是担心“春梦了无痕”故下笔记录之。
《浮生六记》之所以能闻名后世,最重要的还是得到了现代文学大家林语堂的赏识,并将其翻译成英文出版。书中女主角芸娘更是被林成为“中国文学史中最可爱的女人”。
大清还没亡的时候,封建社会可不像现在自由恋爱。能与心爱之人结为夫妻已属不易,而婚后还能如此伉俪情深更是难得。也许他们的结局并不完美,但不能否认的是,芸娘在世的年岁当中,她在沈复心中必定是最最重要的人。(因沈复本就是个普通文艺青年,几乎没有其他资料可查,故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原文记述。)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开头,只是“青梅竹马”而已。
芸娘是沈复舅舅家的女儿。初初见时,沈复不过十三而已。
芸娘大沈复十月,父亲死的早,却已能凭借女红养活母亲和弟弟。不仅如此,她的聪慧在牙牙学语时就初见端倪。《琵琶行》口授一遍,已会背诵。故而后来芸娘总说,白乐天是她第一位师傅。
芸娘不同与当时普通女子,不但女红极好,还偶会作几句小诗。可诗句却总是太短,作不成一首完整的诗。对此,她笑言道,“哎呀,我这不是没有老师教嘛,有个知己能给我当老师指点一二就不错啦。(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而已。)”可就是如此,她也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好句子。
那时候沈复打趣她作不成完整诗,给她的诗上题了个“锦囊佳句”。后来沈复回想起来,却惶恐这样的话似乎是为芸娘早逝的埋下伏笔。(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已伏矣。)
那天夜里还发生了一件小事,让年少的他们第一次有了彼此深刻记忆。
是夜,沈复将家人送至城外,回来已过三更,饿的不行,仆人却只给几个枣儿吃。我们的沈少爷嫌枣儿太甜,压根吃不下。这时候聪明的芸娘偷偷扯了扯沈复衣袖,将这娇生惯养的弟弟带到她房间里。原来,芸娘早就给他藏了一碗暖粥,甚至还有小菜作伴。
可惜还没下筷,就被芸娘堂兄抓了个正着。没吃到粥的堂兄立刻埋怨芸娘偏心,并嘲笑她,“芸妹你可以啊,事前问你要碗粥,你说粥喝完了,原来是藏在这儿给你的小相公啊。(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那时候的女儿家哪受得了这样的戏谑,更何况芸娘这样遵从礼数的人。此时自然气得小脸通红,愤然离去。自此以后,甚至开始躲着沈复,不愿再遭人嘲笑。
但如此这般也没关系,咱们的沈少爷心中早已下定决心娶得芸娘回家。十三岁的他直接跟母亲说,“话说在前头啊娘,要给儿子讨媳妇儿的话,儿子可是非淑姐不娶的哦!(若为儿择妇,非淑姐不娶。)”
就这样,他们定下了今生姻缘。
洞房花烛夜,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
多年未见的芸娘还是那样瘦瘦小小。他小心翼翼掀起红盖头,看到新娘的那一刻,两人倾心而笑。
他们认真行过交杯酒,并肩用着晚膳。这时的沈复已抵不住情动,偷偷探过手去握住那双思念已久的小手,心儿怦怦直跳——这是怎样一双手儿,像她这个人一样,那么小,却又暖暖的,柔柔的。
这时沈复发现芸娘不吃荤腥,细问之下才知道芸娘为了他几年前出水痘祈福,便开始只吃素。沈复感动地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只好说,“你看为夫现在玉树临风,安然无恙,淑姐可愿为了为夫从此开戒呢?”芸娘深情望向丈夫,这才羞涩点头应允。
婚期忙碌,可晚上归来,沈复却见芸娘仍在看书。“淑姐连日辛苦,为何这么晚了不休息,还有精神看书?(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
芸娘解释道,“正准备睡呢,打开柜子却看到这书,不知不觉读得忘了神。早就听说这《西厢记》,今天才第一次看,王实甫还真是有才。不过写的也太过尖锐。”沈复笑着答道,“正因为是才子,笔墨间才有这样尖锐力道。”
两人这么一来一往,像多年未见的密友重逢。嬉笑打闹间,他偷偷将手探过去,发现她的心儿怦怦作跳,继而提唇一笑,“淑姐这是怎么了,心跳得如此厉害?(姊何舂乃尔耶?)”芸娘回眸一笑,青丝飘摇。美人如斯,沈复一时看傻了眼。拥之入怀,帐外红烛如豆。
可好日子才刚到,沈复便被父亲叫去学本事了。新婚就要别离,小夫妻哪受得了。日日思念家中的小娇妻,这书还怎么读。(芸虽时有书来…多勉励词…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好在师傅也是明白人,看沈复这般恍惚,也明白了七八分,随便出题考了考,就放沈复归去了。
人们都说小别胜新婚。这既是小别,又是新婚,更是不得了。
三月不见。沈复飞奔回房,便看到芸娘起身朝他走来。两人紧握彼此双手,一句话也说不出。用沈复的话说,就是两人的魂魄都化烟成雾,不知此身了。
小两口住的地方也是诗情画意,位于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有一间亭苑,夫妻二人取名曰,“我取”,意为“请斯濯缨,浊斯浊足”。在这样的小亭苑中,他们过着李清照与赵明诚一般“赌书泼茶”的日子。
古代才女极少。虽然芸娘无法跟李清照之流相比,但也胜过多少无知妇孺。沈复虽无惊世之才,却也算难得留名后世的文人一个。平日里谈论李白杜甫,《楚辞》《乐府》不在话下。不说那个年代,现如今能与知己成为夫妻,已是难得至极。
那年七夕,芸娘设香烛瓜果祭拜天地,沈复更是镌刻两枚图章,上面写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一面阴,一面阳,互相约好日后往来书信时用。
是夜,月色颇佳。夫妻二人并坐窗间,手持轻罗小扇,俯视河中。河水波光如练。抬头望向天空,飞云过天,变化万状。情动之时,芸娘问沈复,“世间如此大,只此一月,不知道像我们这样依偎赏月的人有多少?”沈复答道,“纳凉赏月的不少,品论云霞的人也不少,但那些夫妇在一起,讨论的恐怕就不是云霞了。”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两位文雅的夫妻,也有互相取闹的时候。
芸娘这个人呢,什么都好,就是个重口味。喜欢吃的东西,一个是“臭腐乳”,一个是卤瓜,两个味儿都特别大,沈复皆无法接受。
于是呢,沈复就调戏她,“淑姐啊,你知道吗?小狗儿喜欢吃屎,因为它没有味觉,不知道这玩意儿臭;蜣螂喜欢滚屎,后来化作了蝉,是为了修得高雅一些。淑姐你是小狗儿,还是蝉呢?”芸娘不服输,说道,“妾身小时候穷嘛,没钱吃好菜,臭腐乳下饭,所以老是吃。后来来了相公家里,就好像蜣螂化蝉,只是习惯还是习惯,改不掉了。至于卤瓜嘛,是到了相公家才开始吃的呢!”
沈复不怀好意地一笑,“这么说,你相公我家是狗窝咯?”
芸娘有些气恼,强答道,“屎这东西,哪儿都有,只在于吃或不吃。好比相公喜欢吃大蒜,妾身就受不了那味儿。(沈复你是不是吃了大蒜亲你媳妇儿了她这么讨厌大蒜。)臭腐乳就不勉强相公了,但卤瓜的话,还请相公捏着鼻子尝尝,吃了就知道它的美味了。”
沈复不依,笑着摆摆手道,“哎呀呀,娘子你这是要让相公我也当小狗儿啦!”
“妾身都当了这么久的小狗儿了,委屈相公也当一回吧!”芸娘狡黠一笑,夹起一块卤瓜,强行塞进丈夫口中,吓得沈复立刻把鼻子捏住。咦,怪了,竟然脆脆的挺好吃,放开鼻子再嚼,哟,味道挺特别啊。从此以后,咱们口挑的沈少爷也好上这重口味的卤瓜喽。
芸娘有情有义,又知书达理,沈复总感叹,“娘子如此有文识,可惜今生为女子,要为男儿身,我们一起相约拜访万千名山,游览名胜古迹,多好!”
芸娘回道,“这有何难,等妾身两鬓斑白之后,咱们一起去虎阜、灵岩,西湖、平山都可以啊!”
“可等娘子两鬓斑白,怕是走都走不动咯。”
芸娘暗下眼来,“如若今生今世不行,那么但盼来世。”
见芸娘有些忧伤,沈复却逗笑道,“那么,来世娘子当男人,为夫当女子,愿追随左右。”
芸娘这才被恢复笑颜,“要是来世还记得这辈子的事,那岂不有趣?”
沈复认真点头,“咱们因为小时候的一碗粥就有说不完的话,若有来世,洞房花烛夜,细谈今生,定是聊都聊不完了。”
话说后来这两夫妻搬离沧浪亭后,芸娘一直很怀念其中的日子。沈复便想出一个好办法:在附近找了个同样诗情画意的居所,租住了下来。七月炎热,在新居所,却难得绿树阴浓,清风常在。日落时,登山而望,随意联吟,便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感。
那时候芸娘曾为了去水仙庙一睹“花照”美景,竟女扮男装前去赴宴。听着这么像小说,但就是发生在几百年前的这两夫妻身上。
穿上夫君的衣服,戴上夫君的帽子,还真像那么一回事。混进庙里,竟无一人认出。几乎都逛完准备回家了,芸娘却因一不小心搭到一少妇的肩膀,惹出点小麻烦。
话说这少妇看到一个年轻小伙竟敢这么轻浮,一下就火了,大呼道,“你这臭小子想干嘛?”这厢沈复还在思考怎么应付,那厢我们一向温柔的芸娘已女汉子附身,一把扯掉帽子,大声道,“我TM也是女人好吗?”这少妇瞬间懵逼,心里大概在想,“竟然还有这种操作?”不过短短几秒后,便一笑泯恩仇了。于是夫妻二人留下来继续喝茶饮酒吃点心。酒足饭饱后,便叫了个滴滴回家了。(相与愕然,转怒为饮。留茶点,唤肩舆送归。)
据说现在的男人,最喜欢的两位武侠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一位是《鹿鼎记》中善解人意的双儿,一位是《倚天屠龙记》中同样善解人意的小昭。善解的是什么人意,大家都懂的。话说芸娘也是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
那个年代一夫多妻制,但沈复本意也没想过要纳妾。沈复自己都说,“咱俩这么恩爱的,还讨啥小老婆?(我两人伉俪甚笃,何必外求?)”但芸娘却一心一意想帮相公觅得一位好妾室。
此人名为憨园,是一位名妓温冷香的女儿。这小女子颇有风韵,略有才情,年纪不大,与芸娘非常合得来。于是芸娘千方百计要帮丈夫讨得此女回家。
借着坐船归家途中独处的机会,也不知道芸娘用了什么办法,就约到了憨园第二天来他们家中拜访。第二天,憨园果然如约而至。饭桌之上,彼此心照不宣地行酒令,却不提纳妾之事。待憨园离开之后,芸娘悄悄告诉丈夫,再度约了憨园这个月十八日来家里,两人结为姐妹。届时会留下暗号,如果愿意嫁给丈夫呢,就戴上翡翠玉镯,若不愿,就罢了。
十八日到来,憨园冒雨而至,果然戴上了玉镯,三人皆心知肚明。这时候最开心的可不是沈复,而是芸娘。她兴奋地告诉丈夫,憨园并没有其他意中人,并亲口答应嫁与沈复。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能不能成,还得问过母亲。于是离去。
可惜的是,到最后憨园并未能如约相嫁,而被权势之人夺去,纳妾之事也就此作罢。
芸娘最后说: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才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强而求之,致干造物之忌,即有情魔之扰。总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因又呜咽而言曰:“人生百年,终归一死。今中道相离,忽焉长别,不能终奉箕帚、目睹逢森(其子,不久后夭折)娶妇,此心实觉耿耿。”
可见在芸娘心中,与丈夫沈复的这一世爱恋,真如神仙眷侣一般可贵。所以即使很多人对沈复评价不高,他们的结局也并非完美,我仍然觉得,他们这样平凡而美丽的爱情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所以说啊,爱情真美好,一定要相信爱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