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讨论了2节课后,今天的连堂课(每个班2节)就到了提交小组讨论成果的时候。这每个班2节课,基本上都用来谈论对冰心《谈生命》的看法。
上帝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组内基本上是一个人负责记录。
上台来讲,在5班,基本上是一个人,即使是讲组内的异见,也是由这个发言的上帝代为转达。
在6班,小组内安排让不同意见者(下图门边站着的同组其他人),自己来陈述看法(有的组,让组内最少数最微弱的声音,先来讲)。这一点,体现了对不同意见的更具体的姿态,比5班安排得更好。
5班先上。6班后上。在不同班级听课,对我个人来讲,这样一点顺序差异,于我自身也有变化。
在5班,学生讲述,我飞快板书要点。
在6班,则是先问:谁愿意来当这一节课的记录员,把各小组的发言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徐君请缨,当此任时,我基本上放手。
为了节省空间的需要,有时候我提醒更简练的提炼方式。这一点,可以再加自我约束。
6班的课上,自己改进的是:增加一个对板书摘要确认的环节。徐君与发言同学同步板书结束后,请发言同学再过目一下,是否合意。
这单元课文质量排序的游戏规则之一:给这单元的4篇文章打分(5,4,2,1),去掉了中庸的3分。打分和陈述的理由之间的冲突,在5班很明显。有一个小组陈述了一堆优点,给出的分数却是1分。给他们一个最后整理发表看法的缓冲,等所有的小组发言结束后。一堆优点,还是要再次回答大家的质疑,为什么是优点,具体体现在哪里。他们最后还是给出了1分。颇有己见,确实要有理有据之后,才能真正坚持下来,或者更改,都会赢得掌声。
要点板书,必然呈现不同小组之间,甚至小组内部不同声音的碰撞。
下课后,询问5班的上帝的听课感受,有答:有点云里雾里,但是催促了我整节课在思考。
6班,下课后,有上帝问我:这篇文章原文呢?我回答他:为什么这么问?他答:因为它明写着,这是有改动的文章。会不会是《愚公移山》课堂“后遗症”:要放到《列子汤问》里去看那样,要有原文意识。
还有上帝问:老师,你的看法呢?
等下课才想到我(另一种声音),上课忘了让我当仲裁,这大概就对了。
课堂上,推动思考,回想昨晚在《讲故事的人》一书中看到的一句,化用在此:勾起一个本质上无法满足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