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流行教育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新课改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改革热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不少新的教育观点,诸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愉快教学……;也总结出很多教学模式,诸如“三三六”教学模式,也称“10+35”模式。“三步六段”教学法,也称“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 “尝试教学法”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这些观点和方法、模式中,有的经领导提倡和媒体宣传以后,流传很广,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但也有的一时被炒得火热,过了一阵就凉了起来,甚至遭到批评,原本火热的改革劲头被泯灭了。因此,如何对待流行教育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关系到改革者积极性的保护问题;另一方面也关系到防止形式主义和极端化倾向蔓延的问题,如果出现形式主义和极端化做法,原本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模式也会背离初衷、走向反面的。所以,提出正确对待流行教育观的问题是必要和适时的。
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流行教育观?牵涉的方面可能很多,但我以为以下两点是很重要的。
一、不要套用形式逻辑
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情况下,一门科学的每一个概念、命题都是使用科学语言来表述的。但教育科学的概念和命题有的不可能像数学那样用科学语言严格界定,其中不少是用借于生活语言和科学语言之间的话语。这样也就不可能用三段论式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和演绎。如果用三段论式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就会出现诸如下面的谬误: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的,所以“没有不会教的教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也是对的了。为防止这样的谬误,在研究一种新的教育观点时必须连同原命题的背景和当下的条件。“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命题是国家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的座右铭。她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重在强调教者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脱离了她的学生实际和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把“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简单的似同一个数学命题,用举反例法加以否定,甚至说这是假命题、是教育万能论的另类说法,那就不对了。
二、要提倡理性的自觉行动
教育观点不同于教育技术和教育规则,它不能对具体的教育活动做出技术性的规定。因此,不能企望有“灵丹妙药”式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模式。对于任何一种教育观点和教育模式不能照本宣科、拿来就用,必须研究当下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用。对于流行教育观和教育模式更应如此。
当一种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模式流行的时候,我们的态度要积极,但不要赶时髦,不必急于照搬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从形式上去模仿。要提倡理性的自觉行动。一方面要研究其精神实质,从积极的角度汲取改革动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地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去粗取精,总结自己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比较,升华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一种教育观念的形成决非一早一夕之事。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研究,足足做了20年实验。无庸讳言,我们在教育实验方面,往往是宏观的多,微观的少;宽泛的多,扎实的少;人云亦云的多,真知灼见的少。如果说,这种现象在课改前期存在不足为怪;那么,在新课改进行二十余年后的今天,若仍这样笼而统之的搞下去,新课改的初衷恐怕就难于实现了。
现在需要的是,能有更多的人,以其理性的自觉积极行动起来,下决心进行教学实验,搞它几个春秋,然后静下心来,耐得寂寞,披沙淘金,得出一二真知灼见。这样的人多了,新一轮课改才能不仅以其理念先进、规模宏大、行动迅速而自豪,更能以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得出的能站得住、行得通、效果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而夸耀于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