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知识
剧情简介:爱达(霍利·亨特 Holly Hunter 饰)是语言表达上有障碍的女人,她所有的心思情绪全都凭着那美妙的钢琴乐曲飘然而出。丈夫早逝,她只好带着女儿一起远赴新西兰改嫁给当地的殖民者斯图尔特。当他们到达新西兰的海滩时,丈夫嫌搬运钢琴麻烦,想把它扔在海滩。爱达在海滩边疯狂地弹奏 着钢琴,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与苦闷。
邻居贝因(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听出了爱达内心的苦闷,于是用八十亩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了钢琴,并请爱达天天到他家来教他弹钢琴,承诺一堂课可以换回一个琴键。爱达欣然同意了。贝因深爱着爱达,通过一节节钢琴课,两人的情感渐渐滋长。
演员:女主:霍利·亨特出生于美国,小时候一直在辽阔的牧场里长大。田原旷野造就了霍利豪爽、大方、开朗的性格。1993年,霍利主演了《钢琴课》(The Piano),在片中成功饰演了一位新西兰农场主的哑巴少妇,通过对眼神及肢体语言的刻画,充分展示了霍利那含蓄而富有暗示性的表演才能,强化了电影的思想深度。她也因此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从此蜚声国际影坛。
起初,只觉得女主长得像男人。后来才发现,这种禁欲的气质才是影片所要渲染的。女主在点明影片主旨方面很重要。
哈威·凯特尔HarveyKeitel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二、电影本身
1、海滩与钢琴
此处应该配《Le Onde》……
在那有片海,在那有片沙。断崖下,沉默无语的女人。画面被海水浸蓝,钢琴声落入深处,流向远方。对于不能说话的人来说,她更懂得,声音的力量,生活的嘈杂。
2、那些情欲
她不说话,只是默默忍受着他的骚扰。钢琴声与情欲慢慢此消彼涨,在一线光明中,沉沦、跌落。
她还是不说话,眼神里却充满了渴望。无声的爱啊,多么难懂。
三、剧本改编
本片的结局很开放:可以让三人中一个人死去;可以让艾达与钢琴一起沉入水底,也可以先现在:艾达尊崇了自己的意志,与他在一起。
在我眼里,这些结局没有最好的。本片的结构完整不需要改编。
四、个人观点
此处列出一组观点,可以作为电影的解读:
自闭,高傲,隐忍,内敛,优雅,坚强,情绪化且活在幻想世界。
希区科克说过,出租车上一个文雅的英国女教师会突然解开你的裤子,这就是典型的悬念。一个这么柔弱的女人,看上那么去苍白,却有着烈火一样的激情,橡树一样坚韧,在那样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那样一颗酷烈的灵魂。
为什么?为什么你和别人,大多数人不一样?为什么你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外界无动于衷?
这才是最大的罪过。
女导演想的太多了,而且想表达的太多了,完全没有一个独立成熟的表达体系,拍出来的就四不像了。女主的长相实在是惊恐,而且极度自私,她谁都不爱,她只爱自己,无道德,无规矩,她不要束缚,反而来伤害其他人。她最后怎么不和自己的钢琴一起去死?!
即使我没有任何立场,我也能够在这两级的评论中看出这个世界难解的端倪了。回到那个问题:如果我们对外界世界无动于衷,孰对孰错?
世人总是对特立独行的灵魂格外的严苛。因为他们的哲学就是,我们总要一样。我们不能有异端。
在对错以外的,是冷漠的心啊,而究竟是谁更冷漠呢?
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冷漠,一个人对他人与自己的心冷漠。后者,是没有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