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成长路上不可少的角色,我们有好友,也会是其他人的好友。那么,友情,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什么角色。
面对不一样的朋友,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有的朋友让你觉得,陪伴就是一起鼓励,结伴成长,给予力量;
有的朋友让你觉得,价值观一致,相处愉悦;
有的朋友让你觉得,不必多说互相都懂;
还有朋友,会跟你说一些生活琐事,偶尔一些感性的负能量也少不了。
这么多类型的朋友,朋友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存在?
现今的时代也让我们有各种类型的朋友,有隔几天就能见面的,有能随时电联的,有微信联系的。朋友的角色是在朝那种趋势发展?
互谈成长的?想必这只能是同侪好友了。
互诉烦恼的?谁的成长路上不会有一些烦恼,而你的烦恼有必要加之于朋友,成为朋友的烦恼吗?“这么点烦恼都解决不了,是否说明你这个朋友太不独立自主了,这么点小事也需要麻烦人?”或者是“如果小事作为朋友都不愿意解决,朋友为何称之为朋友。”朋友这个角色应该如何扮演?
谈论家常或工作的,简言之闲聊?如果是互相成长的好友这么闲聊有必要吗?
以上引出来一个问题:朋友,为什么要有目的呢?有必要上升到目的的层次吗?这我倒是不知道,我只知道某位朋友如果是受害者思维,经常处于负能量状态,离友尽也不远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交个朋友,最起码图个内心愉悦吧。
先看看朋友的定义:
朋友是什么?
朋友(友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以上定义是百度百科上的,看到定义之后我有点震惊,竟然提到了认知模式,互相分享美好事物,给予。这仿佛是任何一段关系中都应该注意的点:价值观一致,正能量,分享,关注给予。几句话把朋友的定义说的这么到位。
这种震惊程度堪比当时看到马克思对于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也写道:
对于朋友、友情的定义,背后是个简单、清晰的过程:依附-独立-共生。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每个人的友情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
我们熟知的友谊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著名的友谊,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再如: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高山流水的钟子期和俞伯牙,汪伦与李白的情谊。
熟知的值得道起的友情,少不了价值观一致,你不说我都懂的默契,互为对方考虑的在乎。而以上友情之所以著名,也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概念与关联,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核心,随之产生的是价值观与方法论。
概念不同,随之产生的价值观也不同。那么与同样关注自我成长的好友谈无关成长的事是不是一种友情内耗。
最初我的答案更偏向于谈无关成长的事是一种友情内耗,现在需要加一个条件:当你真把那些琐事当回事的时候。如此多人不愿意听琐事,更多是在琐事描述中,朋友将其结合负面的价值观,否则不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今后,当你不愿意听某位朋友描述的生活琐事,注意是否是因为所描述的是带有消极情绪的,个人主义浓重的。
毕竟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百度百科上还有这么一条对于友情的提示
不要将朋友理想化: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尽管朋友跟你气质相仿、兴趣相近、性恪相投、可朋友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跟你总会有些不同之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总会有自己不愿人知的秘密。所以,跟朋友交际,不要过于将朋友理想化,不可把朋友的一切言行都以“我”为参照物。1、要容忍朋友的缺点,所以,你一旦发现朋友的缺点,要抱着“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宏气度,容忍朋友的缺点,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善意地帮助他克服缺点。2、要让朋友保留“自我”。你与朋友交际,不可强求朋友必须是你的“翻版”。3、要让朋友拥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个性。4、要尊重朋友的隐私。
感谢一路有你
我们是朋友,所以互相信任,偶尔的争论不会内耗友情;但是当你真把争论的情绪代入了,内耗就开始了;作为朋友,当有一天我们渐行渐远,更的可能是负能量在将我们推开。
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一路向前,车子始终没有停,不知道下一站互相还会遇见谁,或许我们会停在某站,因为站台上有想遇见的人。
因为有你,互相才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因为有你,我时刻不敢放慢进步的脚步。等到某一天回过头去看时,发现我们已经肩并肩走了很远,并且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