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整8月的夜读时间都给了以前收集的动效文章,读完后发现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干货文有几篇,空话文也不少。趁今天有空,把笔记理了理发出来。
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个思路是这样写的,所有的交互都是通过『交互对象_交互行为_交互反馈』呈现出来的。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扩展和修改成了
『动效原理_交互行为_交互反馈_交互细节_交互作用_动效评定』
作为这段时间学习动效的一个思路。
实践操作,就是要先看步骤,再看细节
1.动效概念
动效原理是指导动效设计的一些原则
界面通过动效清晰的展现页面逻辑
A.界面的维度
B.界面与动效的关系
C.动效分类思路
2.交互行为
交互行为是指人机交互的方式,现在仍然多见于手势交互,分为PC端和移动端
3.交互反馈
动效都是模拟现实产生的
交互反馈是指在发生交互行为后符合心里预期的响应方式,比如向上运动、扩展运动等
动效类型 该链接包含各种动效基础类型 能在前期构建动效时起到一定作用
4.细节特征
a.动效需要动线安排:
要保证有层次和逻辑顺序
b.影响动效体验因素:
持续时间、幅度(位移、大小)、节奏、属性(色彩、透明度)等
c.动效原则:
c1.越符合日常的动效,越容易忽略;越不符合日常、日常后的添加动作、移动的控件,都容易被关注
c2.反弹频次和静止速度都和物体质量有关【体现重力和惯性】
c3.炫酷动画是靠碎片化运动构成的,通过时差和变速实现
c4.在有Z坐标的情况下,越靠近动效越快,反之
c5.缓动
5.交互作用
A.得到有用信息
a1.吸引用户,看他看过来
a2.表达层级,能让人知道我在哪,要去哪;逻辑清晰,界面有生命;简化信息展示,降低操作难度
a3.描述状态:
引导:通过动效暗示控件方向和位置
过渡:使两个没有关联的控件通过动效连接起来
反馈:了解正在经历的状态
B.有趣:能增强记忆,愉悦用户、让人惊喜
6.交互评定
1.基础动效越简单越短越好
2.组合动效不要一次太多,少即是多
3.动效设置要明确、简单、清晰;不唐突出现、不让人困惑、不干扰操作
4.动效路径不要交错,方向不要过多
5.动效速度要快,不超过1s
6.动效操作要好用
7.动效反馈要自然,符合用户心理模型
8.不卡不闪不跳
9.『1+2+6原则』:1个好闪屏+2个招牌动效+6个coach marks
10.元素进入界面时,使用『缓入』;元素离开界面时,使用『缓出』
11.动效本身起到的作用象限划分
7.动效制作流程
1.静态稿:梳理好元素间的前后关系
2.逻辑整理:梳理清楚动画的出现次序,估算制作成本(包括所需插件和难点)
3.软件实现
4.体验优化:对调整好的大致参数进行微调,使界面层次更清晰
5.发布
又记:
总的来说,磕磕绊绊把第一期收集的动效文章都读了一遍;其实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还是力图使自己写的东西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对未来自己做动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学习路漫漫,现在自己摸索,没有什么被反馈的机会,希望现在的积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