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生活是大部分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一种群居生活:一个宿舍随机分配4-8个人,这些人在来到学校报到之前不要说见面,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种种原因,一般大学宿舍没有隔间,几个人同时生活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独处空间,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也听听很多朋友提过,碰到奇葩室友;被排挤;宿舍里五个人有4个群等等。
最关键的是这种随机分配的方式背后,没有快捷的宿舍调换方式,一般一住就到毕业。而偶尔有换宿舍的同学,也都会被贴上不合群等各种标签,在新的宿舍也注定得不到热烈欢迎。
大学同学去读了研究生,宿舍有个同学,有什么事就联合其他人孤立她。她跟我说:“宿舍的同学本来在聊天,欢声笑语,然后我推门进去,宿舍就立马安静下来,大家都回到位置上各做各的事情。”
家有小侄女,有时送她去幼儿园,会发现幼儿园的小孩子们发生矛盾之后,是不会去想着两个人解决问题的,只是会去寻找老师或者家长,其本质就是寻找认同,用自己的角度来讲解这件事,让家长或老师认为是另一方的过错;或者就是跟周围的人说对方的坏话,然后让大家都不要理他。
所以当同学跟我说她的遭遇时,我意识到过了将近二十年,在大学中的学生的行为模式跟我那上幼儿园的小侄女的同学们的行为模式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老师和家长的角色不再那么重要,同伴便成了孤立、打击对方的最重要方式。
关键是这样的做法从来都不能解决问题,只不过是给小团体带来更多的谈资,使其更加狭隘。而如果你面临这种情况,也不要一味去自卑焦虑,觉得自己融入不了集体中。成年人是不需要寻找认同的,只需要去寻找解决办法。那我们在无法避免宿舍生活,不违背自己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怎么求得基本的生存或者让自己过得更好呢?
1、调整心理预期
调整心理预期,你并不能与所有人成为好朋友,你也不需要与所有人都成为好朋友。
宿舍分配都是随机的,大家的习惯都不一样,没有说让谁去适应谁,但也没必要说一个宿舍的必须是朋友。有些人被宿舍排挤很伤心,自卑,怀疑自己为什么融入不了那个所谓的集体,可你想想,这个所谓的集体,无非就是随机产生的结果。如果能幸运得一两好友,那是偶然,如果性格、生活不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才是常态。所以不必为所谓的道德绑架买单,这个世界,多数人手中掌握的不是真理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2、面镜思过
你不会因为镜子照出了你的瑕疵而怪罪镜子,只会依照显现出来的瑕疵去改变。将宿舍的这些人当成你行为的镜子,在一段时间内观察他们对你行为的反应,自己在哪些行为上会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甚至反感,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正。
当然这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去迁就别人,融入圈子,而是在充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的情况下,将自己人生的方向盘掌控在自己手里。
有次在聊天,宿舍有个人说你怎么那么爱讲大道理啊。她是脱口而出,对我行动的直观反应,然后我就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因为在宿舍最大,有过工作经验,所以可能就有些好为人师了,但其实她们并不需要,所以我就在之后有意识地收敛。有时候觉得可以提建议的,也会说“有某种方法,你可以考虑下”,而不会用“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这种说法。
3、专注自己
如果矛盾无法避免,就调整自己的时间,尽量少待在宿舍,图书馆、社团活动、科研活动,只要你想认真做一件事情,你在宿舍的时间就会大量减少。
“打不过就跑”这句话很适合用在宿舍中,没必要跟一些人浪费时间,那就躲着,专注于自己能力的提高。一时的孤独或者不被理解都很正常,关键是你将其转化为力量,支撑你前行。
我们一直讲究“以和为贵”,在生活中很多人忍气吞声维持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争吵什么的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可是发泄有时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平时无法说出口的话,都借着生气的当口全说出来,说不定能因此知道了原因,解了心结,解不了心结,解解气也是好的。所以,何苦为难自己,坚持自己的目标,强化自己的能力,在忍不了的时候吵一架,人生也很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