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姐出书了,我连发了两条朋友圈。
这一点都不符合我的性格:不转发与自己无关的一切信息,不给自己不认同的推送点赞。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认识婧姐,我们没有任何的交集。不是同乡,不是同事,不是同学,更非交往甚深的朋友。
推动我这样去做的原因有且非常简单:因为真实,所以喜欢。
2014年我开始在家工作,偶尔会读读书,看看豆瓣,慢慢地一个叫mumudancing的人进入我的视野,一发不可收拾,她的文章越来越好看,直击我的内心,像是一个久违的老友在跟我叙述她的过往和经历,尽管我们只是处于网络两端毫无交集的陌生人。
我却在断断续续地两年里读懂了她的孤独,她的挣扎,她的坚持,她的冷静,她的疯狂以及她所有在文字一端深刻剖析出来的,让人看起来战战兢兢的另一个与我近似的人。
而这两年的时间里,我自已一个人去了厦门,青岛,北京,大理,双廊,丽江,杭州等等城市,却没有任何一人与我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藕断丝连。
她游离在上海-南京两座城市,辞职,离婚,创业,写作,人生就像拧紧的发条,丝丝入扣,诉诸笔端。而同样深处水深火热的我在另一个错乱的时空里看得心惊肉跳,就像是一部真实的电影一幕一幕断断续续地上演。
如果说我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能唯一的联系就是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上海。
我不止一次地读过婧姐的那篇《上海,一座我永远无法亲近的城市》,直到我看到她发起的百城公众号,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那里诉说对一座城市的情怀。今年的某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留了一句话:我也想写上海。
手机那端收到的一条回复,我永生难忘:写!!!
后面是三个大大的感叹号,充满鼓励,笃定和一种说不清的信念。
我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写完了《上海,我想看一看你的脉络》,一气呵成。一个字未改动,一个字未停顿。
因为,对于上海,我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向谁提起,又有谁在意一个人在莫大城市里的喜怒哀乐呢?况且我那样普通,我就是一座孤岛,无人问津的孤岛。
因为投稿,我算是认识了婧姐,还有George哥,还有Bonnie,还有婧姐口中的花花以及一个在咖啡馆小票上写诗的,神一样的人物马老师。虽然未见过面,却因为最初一年多的带入式的情感铺垫和足够的心理暗示让我觉得这是一群年轻,有活力,热爱生活并富有理想的年轻人。
尽管这与我并无关联,我却像是被重新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感到好奇又新鲜。
我重新返回豆瓣去看婧姐的文章,而之前,她已经写了10年,看了1000多部电影。
我知道,所有的爆发都有积淀,所有的天赋都需要磨练,所有的坚持都是因为热爱。我被这样一种精神带动着,感动着,鼓舞着,思索着......
我惊讶于婧姐也不过是三十而立的年轻人,思维逻辑竟然这样磅礴深刻,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由表及里,让人折服,有一种天然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我冠之以“天赋”的东西,许久未见。
从婧姐那里我知道了应该如何读书,比如:
1 建立广度:从一个国家开始,读全集。读完法国所有大家的著作,读俄罗斯的,依次下去......
在时间上,按一个个时期,读完古代的,读现代的。
2 建立深度:在某一个学科深挖下去,例如:哲学,读完尼采全集,读其他全集;商业,故事,莫不如是。
3 阅读时需要找到本质,直击重点,不要浪费时间在不重要的书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建立坚固的方法论。
我常听到很多人读书依然是会为了当下有用,这有悖于我的初衷,就像是人生这条路一样。只有明确自己的方向才是珍惜时间,因为衡量其有用无用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它能否给你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而是它能否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有价值。
我不是一个逃避苦难的人,因为我从来都知道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
谢谢婧姐,在我还是20多岁的区间出现,告诉我很多我从别人那里学不到的一切。
期待更多好的作品出现,成为想成为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