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同梵高一样,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世界各地掀起一阵阵“卡夫卡热”。
卡夫卡是小说家,小说是讲故事,那《审判》的故事讲的怎么样呢?
就拿叙事本身来说,有太多不相干的东西,比如莱尼,搞不懂她存在的意义……这个其次,重点是有很多前后不搭的现象,包括太多人物行为的描写,情节出现的毫无道理,简直是从天而降,表达主题晦涩难懂,半天就只看出两个字:困惑。但本书的作者是卡夫卡,而且很多大佬又一致推崇本书,所以我怀疑是我的阅读方式不对。
散文我看文笔,小说我看剧情、人物、构思,科幻我看脑洞,卡夫卡大概是文学中比较另类的存在吧——我不知道怎么看。
本书译者序中有言:“卡夫卡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构思虽然奇特,细节描写却具体真实。”“卡夫卡作品中人物有很多潜意识、非理性的内心活动。各章联系甚少,人物出现不打招呼,前因后果不做解释,作者、读者和书中人物似乎处于同样的困惑状态。”卡夫卡是标准的内向性格,原因大部分来自于他的父亲——一个只关心自己的生意的人,对卡夫卡热衷的事情表现出的只是鄙夷,给予的只有嘲讽。腼腆的卡夫卡几乎不再说话了。
毛姆读书,总是从作品延伸到作家,探究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后,再回到作品中观察。作家不是神,很多作家的品性和行为简直是作品中的反面典型。既然是普通人都有人性,那透过作家生平、性格去看他的作品才看得真切。作品当然能映衬出作家的内心,但总也是一角而已,而人心往往有太多的角,毛姆的阅读方法是翻出这些角,然后站在里面看作品,真是妙极。而且我相信,这是能把收获无限大化的阅读方法。
与卡夫卡类似的,王小波应该算一个,他们的笔下满是荒诞,人和社会,充满着象征意义,但不同的是卡夫卡的荒诞透漏着绝望,文章读起来令人压抑,而王小波则对社会有着超前的意识,属于乐观一派,文章读起来让人止不住拍大腿。早期读《黄金时代》,简单的故事读懂了,可背后有个朦朦胧胧的东西总在若隐若现,一直以来都看不清,而一次新的阅读就是往前新的一步,慢慢往前走总会看清的,尽管那大概率会是个千面观音。
严谨意义上来说,本文不属于书评,不是读书随笔,因为读书随笔最终要回归到对作品的评审。虽然《审判》一书的阅读体验是艰难的,但读后的思考的收获却来的更大,这些收获零零散散,很碎片化,大多与本书无关,总结为:读书要记笔记、坚持写作。
承上,这又一次证明了阅读序文的重要性,尤其对我这种大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