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大家能对“孩子的归属感”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过度保护,可怜孩子,助长恐惧。论述了因孩子“寻找归属感”而带来的三种不同表现。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说明:本文大量、成段的引用了书中的观点,凡引用的地方我都做了说明。
我在上一篇文章(《拆书-《孩子:挑战》-基于“民主”的家庭教育》)中提到:民主的家庭有利于孩子找到归属感,建立安全感,最终实现人格的完整塑造。同时引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3~6岁是孩子寻找归属感的关键期。
按照本书的观点,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寻求归属感,以此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也因此会和父母发生很多的冲突,出现很多的问题,样式繁多。本文打算以此为切入点,向各位读者介绍一下,因追求归属感而产生的众多问题。
提醒各位家长:作者的这种观点常会给人以“阴谋论”的感觉,面对纯真的孩子,我们以“阴谋论”来分析他们背后的行为时,容易忽略孩子需要被关心的层面,也因此这个观点在某些时刻并不容易被接受。所以作者也再三强调:我们了解孩子背后的动机,并不是要用这些知识“对付”孩子,而是要在明白孩子的这些心理状态后,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问题一:过度保护
书中的例子:“约翰!约翰!”妈妈站在门口,呼唤正在玩耍的儿子。约翰没有反应,妈妈走到他面前:“约翰,穿上毛衣吧,今天有点冷!”,“没有,一点也不冷”“我觉得挺冷,听话!”,妈妈把毛衣拿来给约翰穿上了。
相信妈妈们对上述情景都很熟悉。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的你,其实于无形中,由于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已经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了。难道不是嘛:约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妈妈却忙前忙后,被一股力量指挥着,且很乐意的做着这件事情。
身边的例子:孩子能不能好好吃饭,成了很多家长的大难题,但不断的提醒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吃饭,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断的提醒孩子就是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吃饭本是一件最符合人性的事情,我们却在过度关注中将“人性”扭曲,将吃饭顺利的变成了别人的事情。家长退一步想想,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一个道理:孩子绝对不会因为饿一顿出现什么问题。但却会因为“饿”,让他真真切切的体会到,饿是怎么回事儿,最终让事物回归其本质。
引用书中的观点,作为本节的小结:
我们不会对孩子撒手不管,更不会让孩子忽略面对生活的所有打击。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不应该只是一味的保护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的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
问题二:可怜孩子
书中的例子:七岁的克劳德打算去郊区的农场过自己的生日派对,他对此充满了期望,并且约上了自己的好友一同去,但事不凑巧,当天正好赶上暴雨,一切都泡汤了。克劳德伤心的哭了,妈妈觉得孩子好可怜“宝贝,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真的很抱歉,让你失望难过了…”…“太不公平了,所有的事情都和我过不去。”“宝贝,别再哭的这么伤心了,我真的没办法让雨停。”然而克劳德却哭得更加伤心,妈妈对于这样的事情充满了愧疚和怜悯。
这依旧是一个我们常常会碰到的事情。说好的,而且孩子也很期盼的事情,由于突发事件,不得不被迫取消。
我们应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应对这类事情的方式。
这件事情中,妈妈可怜孩子,让孩子认定自己是值得可怜的,这样的定位,让孩子确信自己是个值得被同情的人,他的痛苦也因此会更多。由于妈妈错误的示范,阻碍了孩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转而去寻求他人的帮助,这进一步失去了锻炼自己机会。同时妈妈认为孩子无法面对这样的难题,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她认为孩子太脆弱,没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身边的例子:孩子学习骑自行车,有一个卸掉辅助轮的过程,很多孩子能够很快的学会,有些孩子却需要很久,挣扎了半天后还要继续挂着辅助轮,反复很久后才能彻底学会。
很多家长给出的解释是:我家孩子运动能力不强,协调性差。其实根本原因是,你不相信你家孩子能够做好——生怕孩子摔倒、不断的提醒他要注意、一直守护在身边、当孩子受伤后表现出责备…。于是这种感受便传递到孩子身上,他只是将你对他的这种定位表现了出来,在你无意识的定位中,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不光成功的做到骑车很笨,其它运动估计也不会太好。
这是一个可怕的逻辑:不是孩子的运动能力不强,是我们的想法/感受指引了孩子的归属感,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定位,最终将孩子成功的塑造为家长所“期盼”的那种人。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只是随便想想,从来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而实际情况是:你的身体/行为会出卖你!思想-行为-习惯-命运,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
那么,面对孩子的挫折,我们什么都不做了吗?我在这里附书中对“同情”和“怜悯”的区别,供各位家长参考。
同情传递出的信息是:“我要理解你的感受,你受了很多伤害,我明白这对你来说是很大的困难,我会帮助你度过难关”。怜悯传递出的信息是:“你很可怜,我为你难过。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你承受的痛苦做出弥补。”同情是就事论事的态度,而怜悯是无原则的可怜人。
问题三:助长恐惧
书中的例子:“唉,我五点以前必须回家。”妈妈跟朋友说。“为什么?”“因为我答应了贝蒂,她肯定会从窗户往外看呀看。如果我没准时回去,她会非常害怕,撕心裂肺的哭。”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贝蒂妈妈的体会。而事实是,贝蒂在用自己的恐惧操控着妈妈(这种解释一定有不少人无法接受)。虽然孩子的恐惧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个恐惧却是自我想象出来的一种东西,而当这个恐惧给她带来某些好处——得到妈妈额外的关注时,她会更加“爱惜”自己的恐惧,而不愿意出来。贝蒂在和妈妈的这种“互动”中找到了对恐惧的定位,孩子反而会更加痛苦。
自己的例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小朋友开始怕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常常以此为借口让妈妈陪着他,这样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善,直到现在!
我们所担心的是:对孩子的恐惧置之不理,强迫让他去战胜“对黑的恐惧”,会造成孩子内心的阴影,所以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一直不够明确。我想孩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便不自觉的利用自己的这种恐惧,让并不可怕的东西变得更加可怕。
作为家长,我们忘记了克服恐惧也是一种能力,就如同“让自己放松”也是一种能力,否则我们容易掉入:因为我紧张,所以我做不好,也因此没什么可抱怨的错误中。
“恐惧”和“惊吓”有着有趣的联系,引用书中的观点向你解释:
恐惧发生在事前或者事后,当我们开始想“将会怎么样”或者“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的时候,才会产生担心、害怕、恐惧的感觉。假如一个人发生了交通事故,他的脑子会忙于处理眼前的情况,根本没有精力感受恐惧(我们称此种状态为“惊吓”)。危险结束后,他才会害怕、发抖、心有余悸。
所以,恐惧无法避免发生危险。事实上,由于恐惧让我们失去了判断,它经常增加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面对惊吓时,父母如何正确的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遇到惊吓,父母都无法做到冷静和从容,那么这种情绪就会传递到孩子身上,并且让孩子以此来“做文章”。
最后,以文中的一段话作为本节的总结:
没有那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但我们必须明白,疼痛和苦难不可避免。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会更少。恐惧让痛苦增加、扩大,恐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面对及接受疼痛和苦难。当我们被孩子的恐惧影响时,我们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
至此,本书全部拆完了,我个人受益良多。
家长们在应用书中观点时,可能会发现:“度”是最难把握的。这是一个难以度量的标注,因为每个人对外界的压力,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心情,都有很大的不同。我想:理论再多,最终还是要实践,一个牛逼的父母一定是理论和实践的良好融合体,而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和成长的过程。
# 心理学知识-13 #
自我01│自我的稳定性和灵活度:本阶段所讲的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是武志红老师自我的经验总结,包括:自我的稳定性、自我的灵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组织力。自我稳定性,是指自我中的外壳,稳定性高的人能够承接他人的负面情绪且不受影响,低的人自我认知度较低而不愿意交往;稳定性太高就缺乏一定的灵活度。自我的灵活度,灵活度高的人能够敏感的感知他人,及时调整自我的状态。稳定性和灵活度好像一对对立的概念,又需要稳定有需要灵活,但最好的状态是:一个人即有高自我稳定性,又有高自我灵活度。
心理学故事:一个自我灵活度高的女性,可以在妈妈、女人和女孩这三种状态中自由切换,有时候甚至也可以切换到男性的相关角色上。灵活度高的男性也是如此,可以在父亲、男人和男孩之间自由切换。
——来自《武志红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