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黑龙江,但是我的故乡却不是我父母的故乡,他们的故乡在河北。
在我爷爷那一辈就开始“闯关东”了,当年拖儿带女的来到了冰雪覆盖的东北,从故乡来到了他乡。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由于贫困。在老家,因为人多地少,我爷爷那一代人只能给人家“扛活”(打工的一种),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口粮,连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都难。于是他们效仿许多人那样,开始“闯关东”。
“闯关东”的好处是,到了东北,特别是到了黑龙江,这里虽然冬季寒冷,荒无人烟,但是土地有的是,只要有个好身体,只要力气,你就能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撒上种子,你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粮食,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是解决温饱已不成问题。
那么留在家乡的人多?还是出来闯的人多?我问过父亲,他说他也说不清楚。
现在想想,对一个人来说,家乡就像母亲,有的人会守着母亲一辈子;有的人虽然说也热爱母亲,但是到了青春叛逆期,便有些看她不顺眼,急着离开她去外面闯荡。当然,也有的人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或被其他不相干的人抚养,从来不知道母亲是谁,家在哪里。
遥想当年,父亲和他的父亲,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生养他们的故乡,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来的。记得昆德拉说过:一个人想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在那里生活的不快乐。
我常想,他的话说的并不完全,像我爷爷他们那些“闯关东”的一代人,何止是因为生活的不快乐?他们是在老家无法生存了才想到出来找一条活下去的路,快乐对他们那一代人来说,是太奢侈的东西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甚至连“快乐”是什么都不知道。在他们心里,想到的只是有什么办法,让一家人活下去。
至于说到,是“安土重迁”,守在故土一辈子对?还是“志在四方”,离乡背井的出去闯世界对?对于始终贫困的他们,是来不及思考的。
女儿在北京定居后,又生下了她的女儿。如果说女儿的故乡在哈尔滨,那么她的女儿的故乡则是在北京。现在,女儿一家又去了加拿大。如果将来在那里定居,她的女儿也要结婚生子,她的孩子不管是不是混血儿,加拿大就成了他(她)的故乡。
所以有人说,有时候盼着归乡,有时候盼着离乡。归乡,是为自己寻找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一个新的故乡。
所以,我们的故乡,在儿女眼里早已变成了他乡;而我们眼里的他乡,正在变成儿女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