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洋菜妈妈!
跟妈妈们的“初次见面”,总是感觉还是得叨逼叨几句:
“我是谁?”“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公众号?”
“这里有什么?”
“妈妈们又能得到什么?”
这样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1
记得在几个月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很火的新闻,BBC推出了一部三集纪录片,叫《中国老师在英国》。
讲的是有一家英国当地的公立学校,请了几名来自中国重点学校的老师,为其中一个班上课,最后还要跟接受传统英式教育的学生进行“成绩比拼”!
结果毫无疑问,在拼成绩拼分数这一件事上,“中式教育”完胜!
但我要说的其实是,这部纪录片直观地呈现出“中西教育”之间的区别:
我们经常戏称中国的教育就是“填鸭式”教育,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塞进去了再说,这其实是二百年前一位德国教育学家提出了一个教育理念,以适应当时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这个理念就是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而我们所看到的“西方教育”:
一百年前,由一个美国的教育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以改变过去教育理念的弊端。这个理念就是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所以,我们看到西式课堂上的学生全部“小班教学”,以玩带学,边玩边学,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氛围更轻松自由。
当时,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
西式教育的所有条件,普通家庭其实都具备。
既然在中国,我的孩子长大后在学校接受“中式教育”不可避免,那在家庭育儿这一阶段,是不是可以“全盘西化”,培养出一个“中西合璧、有全球化眼光”的新时代宝宝!
因此,我创立这个叫“西洋菜妈妈育儿笔记”账号,把我运用“西式方法”的一些育儿经验、育儿故事写成笔记,跟各位妈妈分享共勉!
2
而我,一个正宗80后
(具体是哪一年就不说了,不是说好“年龄是女人的秘密”吗哈哈哈)
3年留洋经历,7年外企经验,坐标广州,现在有个刚满3岁的小男宝。
为什么叫“西洋菜妈妈”,而不是西兰花、西红柿呢?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因为孩子的小名就叫“洋洋”,而“菜”在粤语来说也有“喜欢、着迷、专注”的意思,类似于“XX控”,所以“西洋菜”就顺理成章啦! 各位如果觉得“西洋菜妈妈”太复杂,平时叫我
“菜妈”
也是可以的,么么哒!
3
在菜妈这,你究竟能看到什么呢?
菜妈并不是专家也不是育儿网红,所以这里就是妈妈们唠嗑的地方。
我很喜欢看外国育儿方面的书籍和资讯,特别是不同于东方教育方法的部分,所以妈妈们可以看到我精选过的内容,外国的宝宝怎么吃、怎么穿、怎么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智力开发方面外国专家和妈妈们是怎么做的。
我不会像大多数育儿书籍那样,不断强调“你应该这样做”“宝宝应该这样做”。
妈妈就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没有那么多“应该”,只有你觉得合适的选择,让宝宝吃得好,玩得欢,学得快的自然就是选择的结果。
当然,这里不止有宝宝,你们,妈妈们也是我重要的伙伴。
照顾宝宝兼顾家务,婆媳关系要怎么降火,跟升级奶爸的丈夫如何相处,在职场拼搏怎么兼顾宝宝的教育,你们不是女超人,你们每天都有烦恼和担忧。
我也有!
所以这里也是妈妈们的俱乐部,无论鸡毛蒜皮还是人生大事,只要你想说,我就会听。
当然,妈妈们除了八卦和新闻,最关心的就是宝宝用品的性价比了。
无论是奶瓶手推车宝宝零食还是绘本点读机有声读物,反正就是要比过才放心。
菜妈也不例外,所以不定时为你们奉上菜妈的心水推荐,看菜妈的西洋货合不合你们胃口!
说了那么多,还没有看到菜妈的私家分享?
不用急,西洋菜妈妈育儿笔记下周正式开聊咯!
想看西方育儿大法的妈妈们记得来打卡哦!
西洋菜妈妈
2016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