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其一生是孤独的,没有第二个人会经历跟你一模一样的历程。自己的旅程只能自己走,自己回味。爱能毁人,但也能成就人,治愈人。
蕾妮爸爸:越战战俘,被俘期间遭遇虐待,身心都遭到重创,人也变得焦虑、暴躁、甚至愤世嫉俗。一直在寻找改变的方法,但一直向外求,以为环境的改变就能让一切变得美好,这种信念从一开始就注定爸爸不可能疗愈自己。于是最亲近的人(家人)成了他的发泄口,一不如意就殴打自己的妻子,而且把这种行为以爱的名义合理化。何其可悲,也许终其一生,爸爸都不会觉得自己做错,因为他一直在自圆其说。我们未必不是如此呢,陷在自己的自圆其说里,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把原因都归咎于外部。其实自己感觉到的问题只有向内求,直面内心,不断逼问自己,改变自己的认知,才能解决。
蕾妮妈妈:妈妈不满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想要自由。碰到蕾妮爸爸,各种观念和自己都很契合,觉得找到了救赎。尽管家里反对,也毅然决然追随蕾妮爸爸而去。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妈妈最终迷失了自我,把蕾妮爸爸的意愿作为自己的意愿,一直忍受着蕾妮爸爸的毒打,也是把种种畸形的行为以爱的名义合理化。虽然因为女儿,最终幡然醒悟,但代价昂贵,她杀死了蕾妮爸爸,身上背了一条人命。在逃离的余生中,她活得也不快乐,最终得病去世。也许从一开始,她知道两代人的思想终归是殊途同归,能理解体谅自己的父母,也不至于把蕾妮爸爸当做救赎从而导致后面一系列的悲剧。也许她早一点幡然醒悟,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和蕾妮以及想帮助他们的人一起反抗蕾妮爸爸,甚至逃离蕾妮爸爸,她身上也就不会背负一条人命了。
蕾妮:在世界本应该是美好的年纪里,经历了只为生存下去的艰难困苦(阿拉斯加冬天的夜晚极长,生存环境其恶劣),也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之间畸形的爱。可能是书籍的力量让她没有被他们同化,也一直在试图让妈妈反抗,可是永远也叫不醒一头沉睡的狮子。她一直活在孤单当中,一开始是因为频繁的搬家,后来是因为不敢袒露自己的家庭情况。 一直到迈修的出现,迈修先是用友情温暖了她的内心,丰富了她的内心,让她对正确的爱有了模糊的定义。然后用爱情教会了她正确的爱,正确的自我认知。虽然这过程有点坎坷,但他们最终收获了爱。迈修因为爱,最终战胜了病魔。蕾妮因为爱,最终学会释然,学会如何用爱去教导下一代。相信,他们的下一代会过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