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记者周轶君刚参加工作时,因为能力出众,是单位重点培养的新人。
但她的顶头上司,报社里的副主任,却时常刁难他。
一次研讨会上,副主任又当众羞辱她,将她的稿件摔在她面前,说她写的东西不知所云。
周轶君又急又气。
因为稿子是她熬了好几个通宵写的,事先也给编辑组的同事们看过,都得到了认可。
面对副主任的存心刁难,气头上的她直接拿起稿子,甩到了对方脸上。
当时的确很解气,但多年后在《圆桌派》谈论此事时,周轶君却说自己非常后悔。
原来,副主任是被下放到他们单位的。
自知没有上升空间,对表现优异的新人常常明里暗里打压,生怕他们有朝一日会爬到自己头上。
但他虽能对稿件进行评论,却没有拍板的权利。
周轶君当面对他进行攻击,只是驳了他的面子,事后他依然在副主任的位置上混日子。
而周轶君本人却因此被通报批评,还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晋升机会。
周国平先生说过一句话:在烂人身上不值得浪费任何感情,哪怕是愤怒的感情。
在单位里,这样的烂人随处可见。
有人干活时偷奸耍滑,抢功时却比谁都积极;
有人喜欢背地里搞小动作,给你使绊子,甩黑锅。
遇到这样的人,你千万不能和他们针锋相对,硬刚到底。
非要撕破脸,最后闹到不体面不说,为此买单的还是你自己。
最好的办法,就是忽视他,不理会他。
狗咬了你一口,你没有必要咬回去。你最该做的,是避开它,远离它。
美国作家邦妮·加莫斯,有个化学家朋友,叫伊丽莎白。
从读博士学位,到去研究所实习,再到后来发表论文,伊丽莎白遭受过太多恶意。
有人说她与导师有不正当关系,有人说她窃取同事的研究成果,还有人说她贪图名利。
加莫斯本以为伊丽莎白会很痛苦,但事实上,伊丽莎白从来不理会这些烂事。
她沉浸在学术研究中,年纪轻轻就成为全国知名的科学家。
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烂人烂事。
正确的姿态不是回以恶意,而是敦促自己离开那个圈子。
当你变强大了,你讨厌的人,连背影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