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盼 Jacky
下笔写这篇文章,对我在教育培训行业过往经历、所见所闻做一总结淬炼,涤荡我内心的污泥浊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我来说写作是一种自省的方式,心灵的自我疗愈,只有这个时候我的心能够静下来,放空自我,开始审视自我。伴着我最爱唱的一首且时常赐予我力量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听我娓娓道来。
01
敬畏之心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 敬畏之心
我把同样的系统模式在不同的地方运作为什么结果差距如此之大?
现在想想,我掉入了点式思维的坑,曾经带团队业绩不错,在校区经营业绩方面有点小成,自以为深得精髓,感觉自我良好。进入过嚣张狂妄,无所畏惧的状态一段时间,自诩为人中骐骥,感觉天下尽在我股掌之间。也陷入过颓废沮丧,碰壁吃瘪的状态一段时间,分分秒秒感觉自己就是一堆渣渣。人不轻狂枉少年,回顾过往,根源在于曾经的那个我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
其实自己当初只是平台系统中的一个执行环节,并不是我厉害,而是曾经的公司系统厉害。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往往身在庐山不知真面目,盲目的觉得自己行。
当我独当一面去操盘的时候, 我才发现,曾经我是站在一个点上思考问题。我才意识到一个团队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业绩高或低也罢, 这东西只是一个象,在这个象后面有无数东西在做支撑,比如 团队建设、奖罚机制、企业文化、组织力、薪酬机制、晋升机制、执行力、公司发展方向......
我一直这样打比方,就像明星开演唱会,你以为唱歌好听就能开演唱会?靠一个人努力就能开演唱会?虽然舞台上的焦点是这个明星,但是他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去支持他,脱离了这个系统他成为路人甲是大概率事件。
当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感觉内心沉淀了好多未解之谜,以学习开放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心中就有了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
02
商人之心
很多外行投资人进入教育行业,最初觉得做教育有面子,现金流好,利润高,但那是七八年前的市场环境了。
现在的教育培训市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对校区经营者的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要求极高。
就拿基本的开业筹备来说吧,千万不能随随便便开业,开业前要做很多筹备工作,每一步非常重要。装修一定要和招聘培训员工同步进行,开业前一定要至少做一个月的市场预热活动(课程预售、创始会员优惠名额招募)。这个时候很多校长不理解,对我说Jacky老师学校刚刚筹建啥都没有,人员组织不到位,老师课程也没有打磨成熟,没法做预售。我反问道万科、恒大、碧桂园...... 地产商是不是等到楼层封顶、绿化好、甚至装修好才开始准备卖房子。
不懂预售的校区开业就是找虐,招生是体系化系统性的工作,不是单点思维模式靠一个方案、一个人。前端流程疏忽做不好,就是给后端挖坑埋雷。
我给很多筹备校区建议三点:
①至少1000条纯地推数据
②至少150个小课包或者创始会员名额预售
③至少3名懂市场销售&课程体系介绍的人员
开业一旦哑火,不能够借势打开市场局面,后面校区运营的会非常吃力。开业成败与否至少决定校区最近一年的运营状况。
很多教育投资人要么跨行加盟品牌入局,要么之前是代课老师,80%的群体认知是老师式的产品思维,既然你要投资做教育必须学习商业运营思维,要有商人之心,要用经营企业的思维经营学校,不然给你什么品牌你都会做成小作坊,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成为孤芳自赏的手艺匠人。
我每年至少要到40多家校区内训,和很多投资沟通过程中发现经营好的校区,投资人的思维往往比较系统,校区团队组织架构很全,开业前团队搭建培训、预售做的非常好。
那些脚踩西瓜皮溜到哪算哪的校区,基本上都经营惨淡。我遇到最典型的一所山东临沂600平的少儿英语校区 5个员工,其中4个是老师,一年半招了80个生员,投资人还告诉我自己是英语专八水平,校区老师做销售告诉我不好意思和家长谈钱,我真的建议这种校区抓紧时间关门,不适合这么烧钱做教育,太佛系了。
拿自己举例来说,我来自陕西关中农村, 从小到大,村子邻里之间互相很少谈钱 。父母也是地地道道农民,在我印象中小时候想吃什么水果蔬菜,邻里之间都是互相置换的,农村各家各户种着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都不花钱。 但是在城市里或者商业场合不能带有这样的思维, 一定要在商言商,我曾经对于商业方面没有任何概念,吃过好多这样的亏,被骗过好多次。所以我们经营学校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有商人之心,否则你早晚会陷入困局。
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产业,同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需要用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商业之心,一条腿是教育情怀,少一条腿你就是瘸子。仅有商业之心走不远,仅有教育情怀做不久。
03
成就之心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一个校区的带头人太重要了,校长要有成就员工之心,校长的高度就是校区的天花板。我之前在这篇文章《校长的思维,一所学校发展的天花板》里面有过详细描写,大家可以直接点击标题阅读。
陕西西安某校区一直发展不起来,邀请我们团队入校诊断咨询,我去看了一下他的执行校长,觉得发展不起来是正常的。如果发展起来,那就是不正常的。
投资人聘请的那执行校长不光是因为经验欠缺,更可怕的是他性格软弱,开会有气无力,对于员工没有要求,安排工作思路混乱。拿着执行校长的工资,干着课程顾问和保洁员的工作。这要是能把团队带好,那猪都能上树了。
一个培训学校就是一家公司,所有行为必须符合企业管理。
一个校区对于执行力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校区投资人或校长没有强硬的手段和执行力,没有一份“铁石心肠”,光靠“以德服人”很难带领校区在本地向前发展。
所谓校区领导的狠,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赏,一个是对罚。
赏,要舍得下本钱,员工既然为校区做出了贡献,那就得根据贡献程度,对其嘉奖;罚,必须要狠得下心,既然校区制度摆在那里,触犯了校区底线,就必须受到惩处。
作为校区领导者,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和稀泥”。高层狠,严要求,下面的人才会拼。
校长如果是软蛋,没有领导力,凡事抹不开情面,校区就如同泥捏的软柿子!
严格要求员工,培训员工,就是成就员工。
告诉员工不是校区对他要求严格,是这个市场竞争环境对我们要求严格,是客户对我们要求严格,如果我们还不能自我严格要求,继续放飞自我,我行我素,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尊容,被市场淘汰是迟早的事情。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成人达己。我也在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价值,苦思冥想着各种方式去成就我的客户。
04
学习之心
很多教育投资人给我说 校区招生越来越难做,员工越来越不好招聘和留用。
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么?
因为现在专业选手越来越多了。
校区和校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不是招生方案&方式的竞争,而是团队组织力之间的竞争, 包含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我在很多培训会上重点提到组织杨三角理论,一定要注重校区内核打造,不要天天想着搞百团招生引流或者教育节引流。校区内核没有打造好,搞那些就是自杀。
有些校长没有学习之心,不注重自我提升,不注重团队建设,不懂得培训员工,在如今激烈的教培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非常合情合理。因此校长一定要打造学习型团队组织,团队成长进步校区才能稳健发展。
市场如战场,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校区想实现业绩倍增,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校长就是在做白日梦。
曾经亲眼见证过这样一件事情,苏州一个少儿英语加盟品牌A投资人,她是英语老师出身,当初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在校区筹备期我给她提建议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自己在校区还带着英语课程。A告诉我自己教学多么有经验,带过多少学生...... 她懂得抓师资教学,只要教学没问题,不愁没有生源,至于我告诉她的很多运营知识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后来的结局是A经营校区1年,招生30人,投资几乎血本无归,校区经营的一塌糊涂,整个500平方校区算上她就5个人,团队组织架构混乱。A无奈之下将校区转让给B投资人, B接手校区之后,重新组建团队,6个月招生了100人。同样的场地,同样的项目 ,为什么经营的结果差距如此之大?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培训行业从业人士思考么?
做饭厨艺高的厨师就能经营好餐厅吗?
技术高的工人就能当包工头吗?
所以不能用单点思维去考虑问题,现在的教育培训行业要做到以下五点:
①教学上要像专家一样 精益求精
②经营上要像商人一样 精打细算
③招生上要像战士一样 无所不能
④服务上要像三陪一样 面面俱到
⑤营销上要像病毒一样 无孔不入
倘若做不到的话,你还没有一颗学习之心,你在竞争激烈的教培市场环境中将会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05
仁爱之心
前一阵我在河北某地讲课时候, 遇到一位母亲告诉我,她在超市理货一个月3200元, 经孩子托管班老师介绍,背着老公花了7800元 买了一台 英语学习神器,平板电脑。
她来参加完校区试听课没有钱给孩子报名,一年英语学费也是7800元 ,160节课。
这位母亲问我孩子在 该英语学习神器上学英语管用不? 和在我们学校学一年有什么不一样? 那位母亲当时看我的眼神,期待我鼓励一下她。
我当时的心情很复杂,
我对她说 该神器是挺好学习工具,可以替代老师教学&英语兴趣班,既然给孩子买了就好好使用。
我很想告诉她真相, 但是不能打击她。
做教育,不是造福 就是造孽。
总结
为什么我会有以上这些思考感悟呢?
均源于最近读完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新书《心》,我也在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同时,不断追问自己的灵魂,在万丈红尘之中我唯一不变的追求是什么?百年之后我能留下什么值得后世子孙称道的东西?我在教育培训行业如何将自我价值最大化?
很多朋友说人不就是为钱么,我也爱钱,渴望赚钱,但我不想为钱所奴役自己的心灵。钱只是我给别人提供服务价值之后获取的回报,我思考的是我能为多少人提供服务价值,我如何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倘若一个人没有价值,能力&认知低下整日埋头苦干,不知道看路,脑子里面整日想着赚钱,钱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雪花酝酿已久,只待冬来。
这就是我在教育培训行业的五心:
敬畏之心、商人之心、成就之心、学习之心、仁爱之心
在我坚持写微信公众号这5年的时间里,我不断思考着未来的商业价值呈现,刚刚开始只是想不好意思说。除了公益组织,其实任何东西实现不了商业价值,那么它将无法持续,后继乏力。
这两年我做了付费社群,线下培训,最近和老朋友组成团队成立公司,也顺便把这样的好消息告诉给关注桃李邦简书号的朋友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也会一直笔耕不辍去分享,希望我的分享越来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