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作品。如果满分是5分,该书在有评价系统的购书或者评书网站上基本平均都超过了4分。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
每一个想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人几乎都读过这本书,很多畅销书也都基于本书的核心理论。虽说畅销书不等于好,事实上,有许多不值一看的畅销书,纯属精妙营销+羊群效应导致,但本书不在此列。
相信大家都听过系统1和系统2,形容大脑的两种运作方法的这个表述方式已经是很多书上约定俗成的称呼了,那么他们究竟各自掌管着什么?在运用起来的时候又有哪些特点?
让我们走近大脑去看看。
用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作为开头:
请你思考下文问题时,记得史蒂夫是从一个有代表性的的样本中随机挑选出来的。
“史蒂夫非常缅甸,少言寡语,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人或者这个世界没有兴趣。他谦恭有礼,做事井井有条,中规中矩,关注细节。”请问史蒂夫更可能从事哪种职业,图书管理员还是农民?
很显然,很多人第一映像肯定是图书管理员,这跟农民有啥关系呢?
我们的大脑一见到描述性的东西,就容易产生画面感,描述的越具体,画面感越强,而这种画面感会调动起我们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把“相似”当成一种最初的启发手段。
在美国,农民跟图书管理员的比例大约是20比1,因此只要20个农民里有一个是中规中矩、谦恭有礼的,即使所有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完全符合上述描述,史蒂夫也更可能是一个农民对不对?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这种因为不了解大脑的运作原理儿产生的刻板印象或者是偏见,比喻娱乐圈都爱乱搞那女关系等。如果卓伟愿意偷拍你身边的人,你也许会发现你的身边也净是这种情况。 身处娱乐圈,尤其是大牌明星,蛛丝马迹都逃不过那些利用他们的新闻来赚钱的人。所以并不是你在新闻中见得越多,脑子里出现的次数越多,就代表越频繁。
大脑很容易产生很多系统性失误,有些失误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要更好的进行判断和决策,就必须搞清楚大脑的运作原理。
系统1,类似于我们的直觉,对事物进行无意识且快速的判断,不用怎么动脑,也可以叫快思考,比喻你看到一条狗对你龇牙咧嘴,发出呜呜的低吼。你的大脑会启动系统1,判定这只狗对你不太友好。
系统2会费点脑子,需要进行各种复杂运算,比如138*29是多少?你需要花点时间才能算出来,或许还得用上纸笔;又或者是一道复杂的逻辑题,你可能没法一下子给出答案,需要用系统2一步一步去求解,这个过程可以叫慢思考。
很多人可能认为系统1比较低级,就什么事情都得用系统2才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系统1的自主运作背后是有一系列的复杂计算的,这些可能不一定精确,但它足够节省时间。因此,系统1和系统2各有利弊,也各有合适的应用场景。
比喻见到类似蛇状的东西,我们下意识会先避开再观察,这就是系统1的作用。若是等我们仔细分析它究竟是蛇还是绳索再做决定,多试几次后可能就没命了。
系统2通常需要耗费你的脑力。我们常说的一心不能二用,大多数情况指的就是两件同时需要耗费较高注意力的系统2的事。比喻你可以边走路边唱歌,但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就不能边走路边计算138*29.
系统1非常高效、快速,一旦遇到熟悉的场景或类似的状况时,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起作用,不过它有时也会遇到麻烦。它总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行事,有着严重的成见,为此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三思而后行”,尤其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系统2的更多参与。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只想着系统2介入的时候不让系统1进来?这很难,因为几乎所有的事,都是系统1率先介入的,相当于它会先将现有的状况进行一遍审视,只有当它搞不定时,系统2才能接上任务。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想在貌似简单的复杂事情上变得更不容易出错,就必须对很多事失误细微差别有足够的敏感度,这样你的系统2就会比别人更快的接管大脑。
end
我是江大虾,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