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夏,麦卡锡、明斯基等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开会研讨“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这一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促使智能机器会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会看(图像识别、文字识别等)、会说(语音合成、人机对话等)、会思考(人机对弈、定理证明等)、会学习(机器学习、知识表示等)、会行动(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期:
1.起步期:1956年~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后,相继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进入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
2.反思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突破性进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人们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但接二连三的失败和预期目标的落空,使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入低谷。
3.应用期: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这一时期,实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重大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走入应用发展的新高潮。
4.低迷期: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中。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狭窄、知识获取困难、推理方法单一、难以与现有数据库兼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5.稳步期:20世纪90年代中~2010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创新研究,促使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走向实用化。1997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6.蓬勃期:2011年至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感知数据和图形处理器等计算平台推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诸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知识问答、人机对弈、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
总之,人形机器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无法阻止他的脚步,但愿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的朋友,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