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温度计只有1-2的蛤蟆曾想过自杀。
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生活一团糟,不像别人活得那么好,最让他受伤的是周围人对待他的方式:让自己感觉像个笑话。
蛤蟆住在父母留给他的大房子里,父母过世后,那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朋友河鼠与鼴鼠生活在一起,他每天忙于生活,也照顾着鼴鼠,在他们的生活里,河鼠是那个控制者,因为他总是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他觉得蛤蟆先生的行为是冲动无脑,却没有真正了解过蛤蟆为什么要这样做。
面对他的忽视和指责,蛤蟆刚开始是生气,但因河鼠曾救过一命,而他又想别人喜欢自己,所以总是不自觉迎合,将自己的烦恼放在一边。
更可怕的是来自獾的严厉批评,獾是蛤蟆父母的同辈人,自认最了解蛤蟆的父母,所以他总站在高处俯视,批判,甚至是羞辱蛤蟆的行为和成就。
他们总觉得自己做的才是正确的事,看到出格的某个人倒了霉,
就会在心里不太善良地说:"看吧,我早知道会这样。”
这样的人以为只有自己看透了人生,并自以为正确地想要当个救世主。
他们擅长规劝,却缺乏耐心。
伤害往往来自最亲密的人,因为联系更深,想得到对方认同的需要就会越大。
蛤蟆想起了之前受到的所有不愉快的对待,这让他感受痛苦难耐。
苍鹭却让他放下那些外来的攻击,仔细想想当时他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像一个小孩?
苍鹭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儿童自我状态”。
这让蛤蟆感到不满,因为他认为自己早已长大,况且人进入哪种状态其实没办法控制。
就这样,苍鹭的第二次咨询也结束了。
这一次的见面中,蛤蟆留意到那把“自己的椅子”,因为苍鹭全身心地关注和投入。
可怜的蛤蟆以前从未得到过别人如此的专注,甚至他也留意到,自己从未如此专注过别人。
专注于双方的人,不会需要再次确认对方是否明白,也无需为胡扯而道歉。
如果表达不准确,你会更专心去找一个更贴切的词汇,而对方始终耐心倾听。
当对方没能理解时也会如实相告。
这是受到关注和倾听的最普通状态,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因为每个人都游离于别人之外,这太奇怪了。
倾听并不断发问的方式,能让自己觉察到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能帮助每一个人开始自我觉察。
持续的倾听与关注才是真正有质量的陪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去疗愈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