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第五天,按计划完成了78%的阅读进度。内容是第六章《辨是非》和第七章《虚拟货币体系中的比特币》。计436页。
不了解比特币原理及系统的人,很自然地会有“挖矿有意义吗”、“比特币是合理的金融系统吗”、“比特币有价值吗”等等诸如此类的疑惑和问题。作者在第六章中从比特币的本质回答这些问题,倡导大家“正确看待比特币的发展”。
有一些听了比特币挖矿故事的人,质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电力用于挖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实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目前的现实世界,而还没有了解到:挖矿通过大量的计算来确保比特币的正常交易并防止重复支付,从而维护真个比特币系统的安全。而顺带生成比特币作为奖励而已,比特币生产并不是目的。从比特币世界的角度来说“挖矿”这种称谓其实名不符实。
尽管比特币并不仅仅是一种金融系统,但是目前仍然被认为是现实金融系统的强劲对手及未来的替代者。然而,高昂的交易费用为人诟病,费用太高不利于流转,太低又不够安全。什么样的运转成本才是合理的呢?作者通过与现实世界的银行相类比,其5%左右的年运转成本也同样适用于比特币系统。随着挖矿设备的不断升级、算力的大幅提高,比特币的市值也变得更高,这就导致5%的运营成本也水涨船高。由于比特币的数量是固定的,这也导致其价格升高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价格上扬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同步会带来另一个结果:51%的攻击设备价值不菲,难度(代价)也变得越来越大。
比特币还面临这样的责难:没有类似黄金那样锚定的商品价值、没有政府信用背书,它看上去既没有价值又没有信用?当然这种一般性的认知来自现实世界一种长期的惯性思维,只有摆脱了它,才能理解并认同比特币价值的所在:首先,点对点分布式结构使比特币无比顽强,除非网络关闭,否则它会一直存在。其次,设定的发行上限使比特币天然有保值的功能。最后,写入算法里的天然防伪功能与基于互联网的支付匿名、自由、安全。这似乎也佐证了一个辩证的观点:比特币的自由和匿名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这就是高额的手续费和缓慢的转账速度。
除了存储、交易、流通的功能与价值,比特币还会启蒙更多的持有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哪种方式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所匹配的。正如雨果在200年前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莫过于应运而生的思想。”